民國113年的1月13日即將迎來中國民國第16屆的總統選舉,任何傷害到執政黨的議題都被放大解讀。其中比較發燒的話題應該是台北第一女中區桂枝老師對於108課綱的發言引起軒然大波,OT比較關注的部分自然是在「文言文」這塊。事實上OT覺得文字、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命力,雖然政治力可以做某部分引導,但是屬於「根」的部分就是斷不了。例如近年來最大的去中化活動莫過於中共在上世紀70年代主導的文化大革命,絕對比目前中華民國的執政黨執行得更加徹底,但中華文化仍紮紮實實的深根在中國大陸;而就算是異族的日本政府在台灣統治了50年,也沒見到中華文化消失不是嘛?總之OT認為屬於「根」的東西... 那些早就融於血液裡的,就是刨也刨不掉。以文革為鑑,去中化的意義也許就是一場貫徹意識形態的政治運動而已,無辜的是一代代的莘莘學子。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A Brief Overview of Materials Evolution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technolog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evolution in its material utilization over the decades. This evolution, marked by generational shifts, reflects advancements in material science, catering to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better performance, higher efficiency, and broader applications.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202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背景介紹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Pierre Agostini、Ferenc Krausz和Anne L’Huillier三位共同得獎者,以表彰他們對於為了研究物質中電子動態,開發產生阿秒級光脈衝的實驗方法。Pierre Agostini1941年生於突尼西亞,1968年於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Ferenc Krausz於1962年生於匈牙利莫爾,1991年於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也是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教授;Anne L’Huillier於1958年生於法國巴黎,1986年於法國巴黎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為瑞典隆德大學教授。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讀2023諾貝爾經濟學獎 - History helps us underst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abour market
過去一個世紀中,許多高收入國家的女性參與有薪工作的比例增加了三倍。這是現代勞動市場中最大的社會和經濟變化之一,但顯著的性別差異仍然存在。直到1980年代,才有研究者採取全面的方法來解釋這些差異的根源。克勞迪亞·戈爾丁(Claudia Goldin)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對女性在勞動市場中的歷史和當代角色的新穎且常常令人驚訝的洞見。
歷史幫助我們理解勞動市場中的性別差異
全球約有一半的女性從事有薪工作,而男性的相應數字為百分之八十。當女性工作時,她們通常收入較低。理解女性和男性的就業和收入水平為何不同對於社會經濟原因非常重要,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社會資源最有效的利用。如果女性沒有相同的機會參與勞動市場,或者她們在不平等的條件下參與,勞動和專業知識就會被浪費。對於工作不被分配給最合適的人,以及如果同工不同酬,女性可能不會有動力工作和發展職業生涯,這在經濟上是低效的。通過結合經濟史的創新方法和經濟學方法,戈爾丁展示了多個不同因素在歷史上影響了——並且仍然影響著——女性勞動的供應和需求。這些包括女性結合有薪工作和家庭的機會、與教育和育兒有關的決策、技術創新、法律和規範,以及經濟的結構轉型。反過來,她的結果使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女性和男性的就業率和薪酬差異的原因。為了獲得這些洞見,戈爾丁回顧了兩百多年的歷史。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2023年諾貝爾紀念經濟科學獎學術背景
OT覺得本篇文章的好看之處,是整理了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oldin(本文翻譯成「戈爾丁」)自1990年以來的研究結果。Goldin研究了自十九世紀以來美國女性在勞動市場中的變化,但若僅僅是如此,似乎就太小覷了諾貝爾經濟學獎;Goldin系統性地從社會層面、科技的變化、性別、年齡、職務、教育、家庭探討了如何影響女性在勞動市場中的投入。而這樣的研究架構,也為後來的研究者們帶來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框架:
- 歷史視角的應用:戈爾丁使用歷史視角來理解性別差距的形成和演變。她專注於美國的例子,從長期歷史進程中探討女性在勞動市場中的變化,這種方法有助於揭示當代性別差異的根源。
- 經濟學框架的應用:戈爾丁將教育、生育率、生產力與女性的願望和身份認同以及制度變革聯繫起來,將女性置於分析的中心。她的研究探討了女性在家庭和市場工作之間平衡的必要性及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 從供需角度分析勞動市場:戈爾丁的研究提供了一種一致的視角,通過經濟基本原理來解釋勞動市場的性別差距,將女性面臨的限制放在分析的核心位置。
- 挑戰傳統觀點:她的研究結果經常挑戰傳統智慧。例如,她推翻了先前普遍接受的觀點,即女性勞動力參與是發展的正面函數。她展示了美國女性勞動市場參與的長期演變實際上是U型的。
- 結合多種數據源:她利用多種數據來源,包括早期的19世紀數據,提供了性別收入差距隨發展而演變的第一手證據。
- 考慮社會規範和期望的影響:她認為,社會規範和對女性生涯期望的變化對她們的教育投資和勞動市場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各位朋友轉載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