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讀中華經濟研究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對台灣景氣之預測

本篇文章收錄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對台灣景氣之預測。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台灣經濟研究院於2025年10月發布的最新預測,台灣經濟在人工智慧(AI)與半導體產業的帶動下,2025年可望維持約5.5%至5.9%的高成長率,創近年新高,並延續出口與投資的強勁動能。不過,成長動能主要集中於AI、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顯示經濟結構仍偏重外需導向。兩院同時預期,隨著全球AI投資進入成熟階段,2026年GDP成長將放緩至約2.3%至2.5%,民間消費雖緩步回升,但仍難與高科技產業的外銷榮景匹敵。整體而言,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亮眼,但內需復甦與結構平衡仍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

中經院之經濟預測

台經院之經濟預測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下表為中經院以及台經院的預測對比:

中經院與台經院的預測對比

經濟成長動能強勁但短期集中於外需

2025年台灣經濟將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HPC)與半導體需求帶動,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出口與設備投資。然而,2026年GDP成長明顯放緩(降至約2.3%~2.5%),顯示AI基礎建設的高峰期可能逐步過去。


民間消費復甦力道有限

雖然物價上漲趨緩,民眾實質購買力改善,但消費成長仍低於整體GDP增速,反映內需復甦不均。


投資仍為主要驅動力

固定資本形成維持兩位數成長(尤其半導體與雲端設施投資),但2026年成長明顯趨緩,意味企業投資動能可能逐漸平穩。


物價與勞動市場穩定

兩機構均預測通膨維持在 1%~1.7% 區間,屬低通膨環境;失業率維持 3.3%~3.4%,顯示勞動市場健康。


2025年台灣經濟展望樂觀,出口與投資為雙引擎,AI與半導體支撐強勁成長。然而,經濟成長過度集中於高科技產業,內需復甦仍緩慢。2026年起成長動能預期趨緩,顯示若全球AI投資放緩或外部需求轉弱,台灣將面臨結構性調整壓力。



參考資料:



民國114年11月8日
子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