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冬遊廣州 - 餘蔭山房

離開黃埔軍校後,周遭幾乎沒有甚麼好吃的,要回到中山公園附近,那邊應該算是長州比較熱鬧的地方。中山公園以 孫中山先生為名,紀念 孫中山先生,綠草蔭蔭,很適合郊遊。建築物用了許多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類似的藍色琉璃瓦屋頂(俗稱KMT藍),在中共統治的中國大陸上就頗具特色了!

中山公園

從出了廣州大學城地鐵站開始,步行或是騎行,還算是段熱血旅程,本來離開黃埔軍校之後,OT就計畫一路騎到下一個點:「餘蔭山房」。以下是OT本日的里程紀錄:

大學城地鐵站騎行到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至長州的步行

長州至渡口的騎行

渡口至餘蔭山房

中山公園沿著珠江支流而建,2020年廣州市政府為了整治水環境並同時提供市民更好的休憩品質,開啟所謂「萬里碧道」的建設,長州就有一段屬於「萬里碧道」,沿著中山公園OT也騎行了一小段「萬里碧道」。相比台北市、新北市的河濱步道,首爾的沿江步道,萬里碧道品質已經不差了,應該會適合喜歡騎單車的朋友騎行。

長州「萬里碧道」

這段旅程比較特別的是需要坐渡輪,不過因為OT沒有把單車一起運到另一個渡口,在到達另一個渡口之後發現沒有單車,步行到餘蔭山房有八公里,計算之下發現關門之前可能到不了;最後決定改變路線從新造地鐵站搭車到板橋地鐵站,再步行到餘蔭山房。其實從黃埔軍校最快也最輕鬆到達餘蔭山房的路線,應該是回到大學城南地鐵站,搭車到板橋地鐵站,然後步行到餘蔭山房。

番禺渡輪

餘蔭山房又名餘蔭園,建於清同治六年,與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佛山的梁園併稱嶺南四大名園。名園故主鄔彬,是清朝舉人,官至刑部主事,後來被咸豐皇帝誥授為通奉大夫,官至從二品;他的兩個兒子也是舉人,所以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說。後來鄔彬看破世情,便告老歸田,隱居鄉里,興建了這座園林。為紀念先祖的福蔭,取「餘蔭」二字作為園名,同時期望子孫後代能永澤先祖的福蔭。

餘蔭山房

步入園中,首先見到的是門上的一副名聯,它與「餘蔭」二字分別作為上下聯的第一個字。上聯是「餘地三弓紅雨足」,下聯「蔭天一角綠雲深」,上下聯中的「足」字和「深」字,深刻表露了園主人告老歸田的心意。

在上海看過桂林公園以及古漪園後,對比餘蔭山房,可以發現嶺南園林在建築設計上更注重磚雕、木雕、灰雕、石雕,使得比起江南園林的清幽內斂,建築本身更是華麗及多采多姿。但不論是江南或是嶺南園林,園林共同的元素都需具備亭、台、樓、閣、堂、軒、橋樑、廊堤、石山、碧水。






這邊也是網紅必拍聖地,許多年輕女生租了江南古典服裝,便在這邊拍起照來,婀娜多姿,十分可愛。OT不好意思上前搭訕拍照,就留給各位朋友一點遐想吧!


參考資料:


OTORI
民國110年12月25日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冬遊廣州 - 親愛精誠,黃埔軍魂

國家的干城,革命的先鋒
文武合一,薪火相傳,為國為民盡忠
輝煌的歷史,光榮的傳統
如手如足,一心一德,個個都是英雄
親愛精誠,團結奮鬥肯犧牲
讓黃埔的精神,常在藍天上放光明

黃埔軍校大門,已是承平世的現代再無肅殺氣氛

廣州,南方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兩百多年來看盡近代中國演變的風華與滄桑。OT身為不專業的歷史迷,總想要用自己的腳親自走過那些歷史的痕跡。記得第一次來廣州出差,就趁著周末去看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雖然後來又來過好幾次廣州,時間方面始終不太允許到距離市區有點距離的地方。這次毫不猶豫的利用在廣州唯一的周末去了最想去的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距離廣州市區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OT選擇從大學城南站騎共享單車過去。廣州大學城是指位於廣州番禺區其中一塊島上,這裡面聚集了華南許多名列「221」或是「985」的名校,例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學院、廣州中醫大學等。這邊環境優美,從地鐵站出來一路騎行非常舒服。

大學城周圍道路

不過由於番禺還有許多工程正在進行,進入長洲島後就會發現塵土飛揚,路上隨處可見工程車,對於騎行來說還真是很大的挑戰!但既然選好了道路,就努力執行下去吧!

黃埔軍校位於長洲島上,雖也一名黃埔島,但當地人還是慣稱為長洲。長洲島是珠江的一個江心島,歷史淵遠流長,是清朝推展洋務運動的最前沿。鴉片戰爭後英國要求一口通商,清朝遂開放長洲作為對外海關,後來也在此展開洋務運動,是當時南方現代造船廠的重要基地。從民國之後直到現在仍是重要的軍事陣地。

1924年國父 孫中山先生有感於軍閥割據,憲法尊嚴蕩然無存,在中國共產黨建議下與俄共合作,創辦了黃埔軍校,並任命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蔣中正先生為首任校長;培育年輕菁英,為東征、北伐做準備。這個時期也稱為「聯俄容共」時期。

黃埔校訓,原來就是國歌的歌詞!

從黃埔軍校培育出的菁英不僅是中國國民黨的榮耀,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榮耀;這個論點對於不熟悉黃埔歷史的朋友,一定覺得很奇怪。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時年37歲蔣中正(中國國民黨)前總裁,27歲的葉劍英(中共中央)前副主席、24歲的周恩來(中共中央)前副主席,都曾在此共事過。從黃埔軍校培育出不論是東征、北伐、抗日的諸多名將,而這些將領們也在後來爆發的國共戰爭中交鋒。像是黃埔四期的戴笠與林彪曾經是同學,而林彪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戰爭結束之後成為中共中央副主席。

黃埔校舍。床位有限,沒辦法住在校內的學生住在校外草屋。

黃埔刺槍術教材。現在新兵入伍時必學的刺槍術原來這麼有歷史了!

OT感慨的是歷史的選擇通常是無意識的:從黃埔軍校成立直到清黨發生,這些大人物都曾經是同事、師生、同學、學長學弟,都有報效國家的熱忱,都希望名為「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能過得更好;曾經的惺惺相惜,變成在後來在戰場上的生死相搏。例如曾經是蔣中正嫡系將領的葉劍英,根據蔣中正的回憶,葉劍英決定起事的時候,蔣中正一開始收到情報根本不相信!是理念不同造成兩幫人馬互相廝殺嗎?還是為了權力鬥爭呢?還是老蔣總統的領導出了難以返回的致命錯誤?這個歷史謎題,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沉澱才能回答了。

黃埔軍校創立的組織架構,三長為中國國民黨總理、校長、中國國民黨代表

黃埔軍校三長:左起國民黨代表廖仲愷、國民黨總理 孫中山、校長蔣中正

總理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

孫中山先生故居



參考資料:


OTORI
民國110年12月19日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謝謝你們的閱讀

給OT的讀者們:

從2012年第一篇文章以來,累積了一些讀者;雖然不是一個以商業為主的部落格,也沒有明確的主題,重點是常常文章沒寫幾句就先放棄了。但意外的是一個以華文為主的部落格,讀者竟然可以囊括亞、美、歐!OT不會辜負各位讀者,今後還是會努力寫下去.. . 一個有態度的部落格 😉



讓我用筆寫穿世界。

OTORI
民國110年12月13日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給不惑之年的我:謝謝17歲的你,致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謝謝17歲的你,致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今年生日一如往常,又是無法在家裡渡過。但站在客戶的立場想,這也是合理的;畢竟一年的尾聲,很多工作客戶們也都希望能完成到一個階段,過完年又是新的開始。工作是自己選擇,有喜歡的部分,但也得同時接受不喜歡的部分。

16歲剛上高中的那會兒,我一直覺得自己毫無疑問地會念文組。如果父親還在,我真想好好抱住祂,誠誠懇懇地說聲謝謝!

不確定父親是否看出我有唸理工科系的潛能?還是未來台灣的產業會向科技業傾斜?還是只是單純覺得男孩子就是不應該念文組?這些都不可考了。畢竟台灣文組的學生工作待遇除了律師之外,以文學院及商學院的學生而言,就業市場明顯要比理工科的學生競爭許多,而這十年來趨勢又更加明顯了!

17歲開始讀二類組之後,除了國文及英文外,基本沒有一科考試是及格的,讀書讀到開始懷疑人生。父親看我成績如此,我痛苦,他更痛苦,於是要我轉組;但OT個性何其倔強?硬是不轉!父子關係從那一年開始就沒有好過,而且每況愈下;我更加不願意面對課業,翹家、玩樂團,甚至還跑去考音樂系,學業是一蹋糊塗!

聯考前幾個月,看到同學們一個個甄試上大學,覺悟到自己真的該好好念書一下,不然真的沒學校念;想不到運氣不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還是考上了台北市的私立大學,重點還是考上應用數學系!數學,原本是我很討厭的學科之一,其次是物理跟化學。

也許這就是緣份。在應用數學系必修微積分跟普通物理,在課堂上發現好像比高中時更開竅了些,沒那麼艱澀難懂了;不然也不可能修完高等微積分、統計、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等。計算機概論當時是必修學分,竟然意外的讓我覺得學習程式語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之後更決定考資訊工程類相關的研究所。雖然運氣不錯考進台北科技大學,但是因為基礎不夠紮實,許多學分重修,比同屆大部分同學晚了半年畢業。不過出了社會才發現,晚半年一年根本也不影響甚麼。

從大學到研究所的那幾年,雖然成績也不怎樣,但卻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戾點:我變得很能接受數學模型做抽象思考,邏輯被整個重新訓練;抽象思考後,再把問題具象化變成工程。大學還沒畢業時就曾想過要做跟車用電子相關的工作,現在果然是在這個產業;若不是17歲誤打誤撞地堅持,可能永遠到不了這步吧?或是最終也是會進到這個行業,但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也說不定。而就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天,父親走了... 所以父親始終也沒能知道我是真心的喜歡這條路,甚至還讀完了研究所,以此為志業。

有時候看著懵懵懂懂的小女,總會想到17歲跟自己父親僵固的關係;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頭看,祂的判斷沒錯,最終我也喜歡這條路。然而,我懷疑可以像自己父親一般,在關鍵時刻指引女兒甚麼嗎?每次想到這點就覺得有點灰心。但父母是「真心為孩子著想」,也許比「想要為孩子指引甚麼」本身更加重要吧?況且有Feng在,這點擔心實在多餘!😆😅

年輕時輕浮與不成熟,讓自己沒能好好把握許多重要的關係,像是與父親的關係便是,直到最後都沒能好好跟祂說謝謝。對於陳家一家人也是如此:曾經無比挫折,但時間一久,誰對誰錯也不再重要了... 可能從來也都不曾重要過吧?人生難免有正在全力擁抱夢想然後突然摔得粉身碎骨的瞬間。如果有機會再見面,也許是句「謝謝」,也許是聲「對不起」,就這樣了。與父親關係的這份缺憾,在將來育兒過程中勢必會持續影響著我,姑且讓這份思念成為繼續推動前進的養分。

今年是在N公司經歷的第十個生日,慢慢地從新鮮人站穩腳步,也漸漸有了可以信賴的戰友們。隨著新能源車及自動駕駛技術的蓬勃發展,車用電子即將進入另一個黃金十年;工作有有趣的地方,同時也會有辛苦的地方。期許自己總能保持17歲那般傻傻的堅持與毅力,能更積極成熟的處理問題,並持續學習好好把握與珍惜每段關係。

四十歲,站穩腳步,展望未來,也期待修補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偶而曬一下本尊



OTORI
民國110年12月11日

冬遊上海 - 南翔古鎮

這次在上海待得比較久,果然比較有機會到離市中心區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晃晃。有別於上周到佘山,那裡倚仗的是日自然山水好風光,這周OT來到嘉定的南翔古鎮。

南翔古名槎溪,與嘉定镇、松江镇、朱家角镇並列為上海市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以鎮中白鶴南翔寺聞名;歷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賽蘇城」的美譽。這幾年OT遊歷過大陸各地「仿古」古鎮,大約都是現代建築工法,徒具其型但沒有靈魂;而南翔古鎮雖然隱沒市區中,但看得出來建築都是有經過歷史洗鍊的痕跡。

到南翔古鎮的交通很方便,搭乘地鐵11號線,從南翔站下車後,步行20分鐘可到達。

南翔古鎮和平街入口

南翔古鎮北出入口橋上


南翔古鎮內一角

南翔古鎮內很熱鬧,有許多特色小吃與紀念品,像是白斬羊肉看起來就令人食指大動。可惜出門前OT肚子不太舒服,不然肯定大快朵頤一番。古鎮內的著名古蹟是南翔雙塔,建於五代梁朝,OT本篇沒有留下照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搜尋。

離開南翔古鎮往地鐵方向走去,就可以到達「古漪園」,與豫園、曲水園、秋霞圃、醉白池並列為上午五大古典園林。不知不覺OT已經來過其中三座:豫園、醉白池、古漪園。古漪園屬於江南園林風光,在裡面走一圈頗有尋幽探秘的趣味。古漪園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應是取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之意。園中小橋流水、綠竹、槐木、樟樹、槭木、楊柳五顏六色互相呼應,景色充滿中華文化的典雅;完全不辜負「蘇州園林甲天下,滬有南翔古猗園」的聲譽。










逛完古漪園約莫中午時分,就來籠「南翔小籠包」犒賞一下自己。




OTORI
民國110年12月11日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2016~2021 台灣及東亞主要經濟體GDP對應股市指數整理

繼前一篇「盤點37年來(1980~2017)的台灣人均GDP」被ptt網友引用之後造成不少點閱,先跟這位不具名轉載的朋友道謝。這幾年全球經濟又經過中美貿易摩擦及COVID-19的蹂躪,也藉此重新整理台灣與韓國、新加坡、香港等昔日「亞洲四小龍」,以及東亞兩大工業體:中國大陸與日本的對比。

本篇文章完成時,2021年尚未過完,因此關於在本文中與GDP有關的數據只有在2021年10月之前是實際數據,之後是IMF估計值。此外COVID-19的新變種珠Omicron正準備造成新一波影響,因此經濟數據可能還會有許多調整。在此提醒。

下圖是2016~2021的GDP成長百分比,可以看到2020那一年全球大都因為疫情實施封鎖經濟而造成嚴重衰退,但就算是這麼辛苦的一年,率先把疫情控制下來的中國大陸還是正成長2.342%,而幾乎沒有疫情的台灣則有3.123%,都是非常優秀。IMF預估中國大陸2021年GDP會成長8.015%、香港6.435%、新加坡6.029%、台灣5.864%、韓國4.278%、日本2.358%。

GDP成長百分比。資料取自IMF

下圖為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及日本的GDP總量,以百億美元計算。很明顯看到中國大陸(16862.979)總量最為龐大,日本(5103.11)居次,再來是韓國(1823.852)、台灣(785.589),新加坡(378.645)與香港(369.722)總量相當。顯然還是與人口總數有相當關係。以總量來看,斜率變化告訴我們中國大陸的成長還是非常迅速。
GDP。資料取自IMF

下圖是人均所得,可以觀察到新加坡跟韓國在2018年中美貿易開始摩擦之後開始受到一些干擾,在2020年則因為疫情而衰退,以貿易為主的新加坡尤其明顯;不過很快的這兩個經濟體人均所得預計在2021年又可回到疫情前的水準。2021年IMF預估下圖經濟體中,人均所得最高的是新加坡(66263.418美元),接著是香港(49485.084美元)、日本(40704.304美元),韓國(35195.522美元)與台灣(33401.709美元)的差距正在縮小中。中國大陸(11891.202美元)也在成長,不過速率比起其他經濟體(除日本外),並不算特別陡峭,畢竟人口總量大;而日本人均幾乎沒有變化。
人均所得。資料取自IMF

下圖為指數的比較。第一個紅色箭頭標記的是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許多股市開始受到影響,那一波最嚴重是滬深300;接著是2020年COVID19在全球大爆發,全球股票市場應聲下挫,無一倖免。2016~2021年成長最猛烈的是台灣的加權指數,成長109.01%,其次是日經50.10%、韓國44.75%、滬深29.51%,最不理想的是香港恆生指數7.12%。但就算如此,比起只投資台幣的報酬率只有2.12%,結論還是資產要配置一些在股票市場。

礙於工具的緣故,沒辦法一次比較更多指數。還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挖掘更多資料。

從股市對比上面GDP,可以發現好像有點關聯卻有沒這麼明顯。舉例來說日本GDP沒有成長,但股市卻很明顯地在成長;而台灣及韓國的GDP顯示正在成長,而股市也明確地反應這塊。比較值得關注的還有香港,自2020年通過港版國安法之後,很多機構預言香港的經濟會崩潰,不過從GDP有關的各項數據來看,香港毫無疑問還是在成長;但同時恆生指數毫無疑問,表現確實是幾個市場中表現最差的。香港後續會如何,值得繼續觀察。

指數比較。資料取自富邦人壽

以上給各位朋友們提供參考。


OTORI
民國110年12月6日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冬遊上海 -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之前在上海出差因為時間總是相當趕,總是趕飛機、趕高鐵到下一個城市,周末鮮少有機會待在上海。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隔離14天結束後還必須在上海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其中第16及第21天也必須自主的去做核酸檢測;換句話說,也就是被迫的必須待在上海了。

利用周末時間,從桂林路地鐵站搭乘同樣是九號線往松江區到達佘(ㄕㄜˊ,she)山站,準備去佘山森林公園走踏。佘山站距離桂林路搭車約半小時,也不是太遠的距離。不過從佘山地鐵站到森林公園大約還有4~5公里的路程,可以選擇搭公車,不過因為大陸現在共乘單車很方便,所以OT從森林公園來回佘山站都是選擇單車代步。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佘山森林公園可以分為東佘山園、西佘山園、天馬山園、小昆山園等。OT此趟只注意到東佘山跟西舌山,沒有注意到還有其他園區,有點可惜。不過連續走完東西兩座佘山園區也夠嗆了!東西兩座佘山高度都不高,不到100米,類似花蓮美崙山公園,不過面積要大上許多,樹種更多也更加漂亮。

從佘山地鐵站到森林公路唯一一條路是「林蔭新路」,冬天雖然天氣晴朗、太陽高掛,但反而在這時候騎車還挺舒服的!涼風輕撫,小橋流水,令人精神一振;而路邊兩側雖因冬意略顯寂寥,但是偶而滿是紅葉的楓香(葉子互生是為楓相)點綴其中,倒也不孤單。

林蔭新路

西佘山-秀道者塔。秀道者塔建幹北宋太平興圈年間(976~984年)。據傳當時有一位名「秀」,人稱秀道者。他募化建塔,故名秀道者塔。

西佘山-天主教堂。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稱為「遠東第一教堂」。

西佘山-苦路。順著天主教堂下山,可以看到苦路上有許多虔誠的信徒誦經。共14處像。

西佘山-三聖亭。從苦路在往下走,可以看到三聖亭,也有不少信徒在此禱告。

佘山的森林步道修建的很舒適,適合男女老少出遊。

西佘山出口,東大門。

東佘山-泊憩亭。


東佘山-將軍亭。


因為疫情的關係,佘山森林公園需要預約入園,也需要健康碼或隨申碼;入口及出口各只開放一個作為分流。園區內沒有餐廳,只有小販,所以最好自備水跟小點心;離開園區後街上有幾間餐廳,或是可以回到佘山站的樂匯寶廣場用餐。

以前一直覺得上海作為商業城市,美感的成分過於商業化;這次到佘山森林公園一遊,發現自然景觀也獨具特色。


OTORI
民國11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