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讀中華經濟研究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對台灣景氣之預測

本篇文章收錄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對台灣景氣之預測。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台灣經濟研究院於2025年10月發布的最新預測,台灣經濟在人工智慧(AI)與半導體產業的帶動下,2025年可望維持約5.5%至5.9%的高成長率,創近年新高,並延續出口與投資的強勁動能。不過,成長動能主要集中於AI、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顯示經濟結構仍偏重外需導向。兩院同時預期,隨著全球AI投資進入成熟階段,2026年GDP成長將放緩至約2.3%至2.5%,民間消費雖緩步回升,但仍難與高科技產業的外銷榮景匹敵。整體而言,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亮眼,但內需復甦與結構平衡仍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

中經院之經濟預測

台經院之經濟預測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讀經濟部《當前經濟局勢》2025年10月版 - 談AI熱潮下的台灣經濟外銷榮景與潛藏的結構風險

本篇文章摘錄民國114年10月29日由中華民國經濟部發表的《當前經濟情勢》。

我們都知道今年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台灣身處半導體以及電子業的核心,在這波AI基礎建設的浪潮下為台灣經濟帶來很大助益。不過對於當前的經濟環境是否存在隱憂?以及從國際局勢來看,經濟是否存在下行風險?從這篇報告中可以略窺一二。本篇內容涵蓋國際與國內經濟概況,台灣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產業的帶動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維持強勁成長,但也存在若干潛在風險與結構性隱憂。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2025 IMF 世界經濟展望 - 「全球經濟變動中,前景依然黯淡」

IMF在2025年10月釋出了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儘管短期成長預測比起今年四月略有上修,全球經濟成長仍顯疲弱,因為新近推出的政策措施仍在逐步發酵。全球經濟正適應一個被新政策重新塑造的格局。部分高關稅措施經協議與重設後有所緩解,但整體環境仍不穩定。2025年上半年帶動經濟活動的暫時性因素(如提前下單、生產前移)正在消退。因此,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雖較2025年4月版略為上調,但相較「政策轉向前」的預測仍為下修。全球成長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 3.3% 放緩至2025年的 3.2%,並進一步降至2026年的 3.1%。

其中,已開發經濟體成長約1.5%,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則略高於4%。通膨預期將持續下降,但各國差異顯著:美國通膨仍高於目標且存在上行風險,其餘地區則相對溫和。風險整體偏向下行。持續的不確定性、更高的保護主義、以及勞動供給衝擊都可能削弱成長。財政脆弱性、潛在的金融市場修正及制度信任的削弱,也可能威脅全球穩定。

IMF呼籲決策者以可信、透明、可持續的政策重建信心:

  • 加強貿易外交並搭配宏觀經濟調整;
  • 重建財政緩衝;
  • 維護央行獨立性;
  • 加倍推動結構性改革。

IMF的報告指出,過去改善政策架構的努力使各國受益良多;而產業政策雖可能在推動成長上發揮作用,但必須審慎權衡其機會成本與潛在取捨。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