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閱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閱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讀《出師表》

每當人生遇到難關時,OT總會翻出幾篇自己格外喜愛的經典文章來讀:諸葛亮的《出師表》、司馬遷的《太史公自序》、文天祥的《正氣歌》。這些篇章的作者都是在經歷一段蟄伏之後,試圖突破困局、尋求變局的關鍵時刻所寫。不僅總結了自身的理想與志業,也為後人留下深刻的思想精神標竿。每次讀完,總覺得血條又悄悄回血了一些些... 當然,真正走出低谷,還是得靠調整自己心態與努力前行了。

蜀漢建興五年(西元227年),時年二十歲的劉禪已登機五年,諸葛亮決意出兵北伐攻打曹魏。根據《蜀志》記載:『建興三年,曹丕殂,明年,曹叡立。五年,丞相亮帥諸軍北伐魏,乃上表。』以諸葛亮的視角來看,此時離曹丕篡漢也已有七年、劉備病逝也已五年,在益州秣兵厲馬多年,正是開創新局的良機。此時諸葛亮約四十六歲,已近天命之年,而戰場瞬息萬變、生死由命,很難說會發生甚麼事情;諸葛亮為確保萬一,特意留下了《出師表》給劉禪,簡短的630字,不僅回顧了自己的抱負及信念,也為後主劉禪留下了治國方略及期許。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網址。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快讀2024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對基因活動調控基本原理的發現」

2024年10月7日2024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共同頒發給了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蓋瑞·魯夫昆(Gary Ruvkun),表彰他們發現了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

兩位得獎者的發現揭示了microRNA這種微小的非編碼RNA分子,以及它們在基因後轉錄調控中的角色。他們的研究表明,這些RNA分子可以調節mRNA的穩定性和蛋白質的合成。這一發現揭開了一個全新層次的基因調控機制,與傳統的基因表達控制方式不同,microRNA通過抑制mRNA的翻譯來調控基因表達。這種調控方式在動物發育過程中至關重要,對於維持多細胞生物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影響。這一機制並不僅限於研究中的模型生物(如線蟲C. elegans),後續的研究發現,microRNA調控在動物界中廣泛存在,並且具有高度的演化保守性。例如,Ruvkun實驗室發現let-7這種microRNA在多種物種中(包括果蠅和人類)高度保守,說明這種基因調控機制對於多細胞生物的演化和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microRNA的調控功能與多種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關。由於microRNA能夠精確地調控基因表達,當這一調控機制出現異常時,可能會導致疾病。例如,某些microRNA的突變會導致先天性聽力喪失、眼部和骨骼疾病。這項發現也為microRNA作為診斷和治療工具的應用開闢了新的途徑,推動了醫學領域的發展。Ambros和Ruvkun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一個全新的基因調控層次,這對生物學和醫學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們的發現擴展了我們對基因表達和調控的理解,並且引發了後續大量的研究,尋找更多microRNA和它們的作用機制。正是這種對基本生命過程的深刻洞見,促成了這項發現在生物學和醫學領域中的核心地位。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快讀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 - 「破解蛋白質奇妙結構的密碼」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頒發給大衛·貝克,以表彰他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獎金共同授予傑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M·江珀,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學獎同樣都涉及了AI技術,但化學獎得主的研究核心是「預測蛋白質結構」,而AI在這裡僅作為輔助工具。AI的應用大大加速了蛋白質結構預測的進程,並證實了可以利用AI開發全新的蛋白質,這對未來的影響深遠,將促進新藥物的開發、疫苗的研製以及納米材料的創新。與此同時,AI不僅是理論探討的工具,還在分子層面的實際預測與設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儘管研究中涉及到許多與化學無直接關係的部分,例如如何設計和調整AI系統AlphaFold,但總體而言,OT認為這是一項真正的研究創新。AI系統的設計與調教雖然屬於技術領域,但這些技術最終服務於化學領域的重大挑戰,這使得它們在研究中的應用更具突破性。這一創新無疑將在未來生物化學和醫學領域中產生深遠影響。

有趣的是,這次的三位得獎者本科背景都與化學無直接關聯。傑米斯·哈薩比斯是一位軟體工程師,他創立了DeepMind,後來被Google併購。約翰·江珀因對宇宙的熱愛開始學習物理和數學,2011年攻讀理論物理學博士時,為了節省有限的計算資源,他開發了更簡單且具創意的蛋白質動力學模擬方法,後來加入Google與哈薩比斯共同開發了AlphaFold。大衛·貝克在哈佛大學學習時攻讀的是哲學和社會科學,後來轉向細胞生物學,並在1990年代末開發出預測蛋白質結構的計算軟體Rosetta。三位得獎者均憑藉自己開發的軟體參加了CASP(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競賽,並取得了優異成績。這三人的故事本身也非常鼓舞人心,說明只要懷抱興趣並願意投入,一定能在其中找到探索的途徑。

本文讓我們一起來仔細閱讀諾貝爾委員會如何詮釋今年的化學獎。


圖片來源:Nobel Price官方網站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各位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網址。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投資ESG為主題的基金報酬率如何?以「聯博-永續主題基金」為例觀察

 《投資清潔能源報酬率如何?以「貝萊德永續能源基金」為例觀察》介紹以潔淨能源為投資標的的共同基金,這邊再以OT實際投資的「聯博-永續主題基金」觀察以ESG為投資標的報酬率如何?

2023年9月「聯博-永續主題基金」投資組合配置

本篇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新學年新旅程,學習改變陪伴方式的新篇章

寫完《新月沃土》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福島第一核電站 ALPS 處理水的報告—Assessment of Consistency with Safety Requirements》有點沉重的主題,本來還想要補完2023的諾貝爾獎,但應該還要拖點時間才可以完成,想想先來寫點輕鬆的內容。本篇想寫新學年陪伴Charlotte方式的改變,不知不覺孩子也升上小學二年級了,孩子長大了,陪伴的方式也順理成章地做調整。

《神話地圖》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投資清潔能源報酬率如何?以「貝萊德永續能源基金」為例觀察

先前花了好幾個篇幅介紹完IEA 2023年潔淨能源的投資報告,那麼對於潔淨能源的投資是否能夠在資本市場中讓一般投資大眾獲得資本增值呢?以OT投資的「貝萊德永續能源基金」為例,在本篇中做觀察。

「貝萊德永續能源基金」近十年年度表現

本篇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節錄無國界醫生2022年活動報告

因為OT捐助MSF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前幾天收到了MSF 2022年的工作報告。其實許多NGO都會透過電子郵件為該組織的捐助者介紹近期的專案進展,像是MSF以及綠色和平,這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情;透過這一個一個的專案項目的說明,雖然不是身在第一線,但卻可以知道自己的捐款是不是被有效的應用。

OT也一直在想說怎樣分享這一個一個的故事或是事件,讓更多身邊的朋友可以一同專注這些議題。之前一直想著自己先讀過然後再把新的寫在網誌上,再分享在臉書;不過因為文筆反而沒有原文寫得好,想說乾脆用節錄的方式來進行分享。

感謝世界的某個角落總有些人默默的貢獻自己的專業及良知幫助那些不受關注的弱勢群體。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從盤古開天到拜訪太陽系,用神話串接STEAM的故事志工之旅

不知不覺女兒進入校園的第一個學年已經結束,暑假也過了一半,時間還過得真快!第一個學年的故事志工服務結束,即將迎接第二個學年的到來,也趁這個空檔整理一下對於故事志工服務的理念。

本篇承接《說故事志工 - 為孩子點亮心中的閱讀燈塔》一文,分享OT對於說故事志工故事安排的策略改變,如何讓傳統神話與想像力、科學素養串接起來。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讀《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延伸閱讀

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根據瑞典皇家院發布的獲獎理由是:兩人首先把心理學和實驗經濟學運用於決策過程的研究,康納曼的專長在認知心理學,史密斯則從事實驗經濟學。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共同基金觀察: 聯博—國際科技基金

從2022年第四季到2023年第二季全球股市都有波不小的成長,如同OT在「投資組合檢討」、「投資組合檢討(2021版)」、「2022年投資組合檢討」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的時間OT都專注於自己本職的工作上,剩下的就是定期(不)定額的的配置投資組合;股市空頭的時候帳面價值會跟著下跌,股市多頭的時候自然也會跟著增加。本篇對OT配置的其中一檔基金「聯博—國際科技基金」,對於其投資組合配置做觀察。

Figure 1. 聯博—國際科技基金 自2022/10/14至2023/06/30績效走勢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共同基金觀察: 聯博—國際醫療基金

從2022年第四季到2023年第二季全球股市都有波不小的成長,如同OT在「投資組合檢討」、「投資組合檢討(2021版)」、「2022年投資組合檢討」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的時間OT都專注於自己本職的工作上,剩下的就是定期(不)定額的的配置投資組合;股市空頭的時候帳面價值會跟著下跌,股市多頭的時候自然也會跟著增加。本篇對OT配置的其中一檔基金「聯博—國際醫療基金」,對於其投資組合配置做觀察。

Figure 1. 聯博—國際醫療基金 自2022/09/26至2023/06/30績效走勢


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共同基金觀察: 聯博—美國收益基金

從2022年第四季到2023年第二季全球股市都有波不小的成長,如同OT在「投資組合檢討」、「投資組合檢討(2021版)」、「2022年投資組合檢討」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的時間OT都專注於自己本職的工作,剩下的就是定期(不)定額的配置投資組合;股市空頭的時候帳面價值會跟著下跌,但股市多頭時自然也會跟著增加。本篇對OT配置的其中一檔基金「聯博—美國收益基金」,對於其投資組合配置做觀察。

本篇作為OT自我學習使用,若是覺得有幫助的朋友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Figure 1. 聯博—美國收益基金 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績效走勢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讀《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延伸閱讀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麥可·史彭斯(Michael Spence)和喬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三位經濟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對信息不對稱環境下的市場行為與機制研究所做的貢獻。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說故事志工 - 為孩子點亮心中的閱讀燈塔

這兩年拜疫情所賜,大幅減少了出國差旅的機會,加上居家辦公,竟然變得有段時間幾乎每晚都可以跟孩子講說床邊故事,當然... 有些是自己編的。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讀《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 - 「通膨與失業間的干擾因子」

 2022年因為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美國飽受通貨膨脹之苦,2022年竟然一口氣升息了17碼,企圖壓制通貨膨脹。200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德蒙.費爾普斯,最大的貢獻即在於他對於總體經濟政策在短期與長期效果之間關係的卓越研究。其中討論到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關係,在14年後是否也可以給政府很好的借鏡?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讀《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眾所皆知,是由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5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當初創立這些獎項的目的,是因為諾貝爾改良了矽藻土炸藥,使得炸藥更具破壞力,從而在軍火工業獲取大量的財富;但也意味著同時造成更多的人命在暴力中死亡。諾貝爾對此感到痛心,因此立下遺囑: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成立300周年時,設立了瑞典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Elnath - 《弟弟的世界》

Elnath每周五回家讀繪本的回家作業一如往常地進行著,每次週五回家總要爸爸媽媽說故事給她聽。偶而拿到的是有趣的故事,但是具有難度的故事也是有的。這次Elnath拿到的繪本是「弟弟的世界」,這是一本在談自閉症的繪本,不過在開始閱讀之前齋藤先生跟Elnath都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這個繪本在故事開始使用了許多深藍色、深灰色等暗色系的色調,和一般活潑的兒童繪本很不同,在描述弟弟情緒的多變,以及想法及相處上都讓哥哥以及媽媽、身邊的朋友難以理解;例如堅持穿著藍色衣服、早餐吃麥片粥,反覆畫著飛機,如果受到干擾就會尖叫,甚至是自我傷害。不過身為主角的哥哥,願意付出關心想去了解弟弟內心的世界。而這一切在弟弟撿到一隻受傷的小鳥後,有了很大的轉變:弟弟開始專注地為小鳥療傷,並且成為了好朋友。繪本也在這個階段開始用上大量色彩,暗示著弟弟心情上的變化。

這是一本讓小朋友了解身邊相處的人有時候跟自己會有很不一樣的地方,需要大量的包容及理解,因為這些天生的缺陷並不是他們自我意志的選擇。齋藤先生很開心可以跟Elnath閱讀這樣一本書,因為剛開始閱讀的時候,齋藤先生就知道故事中的這個弟弟很不一樣,再多讀一頁便知道是在說自閉症了。齋藤先生覺得這個故事很有難度,不僅是自身沒有經驗,也不確定Elnath是否能夠理解「自閉症」是什麼。

自兒時的懂事以來,師長總要我們少跟這樣的小朋友接觸;事實上是要能理解這樣的小朋友,不僅自身的力量要夠強大,心理素質也需要很高的強度。

「如果有能力就多關心他們,如果沒能力就學會離開,沒關係的!」齋藤先生這樣說著。



OTORI
民國111年4月3日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為妳而讀 - 《紫羅蘭永恆花園》

以前片段的看過一本書,書名是《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書中想要表達的觀點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斷的摸索中成長,而對於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有時候會感到迷惘;透過檢視自己屬於書中的哪種基礎人格,可以幫助自己了解現在的心態上正處於哪個階段,如何克服?而下一個階段又該往哪進?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一書中基礎人格分成六種類型:純真理想的「天真者」、等待救援的「孤兒」、孤獨探索的「流浪者」、熱血求勝的「鬥士」、犧牲奉獻的「殉道者」、獨當一面的「魔法師」。

這讓我想到小時候還對自己的形狀餛飩不明的時候,我們也會透過漫畫、動畫來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許多作品的男女主角固然是焦點,不過作者往往也透過主角以外的角色來闡述一些人生觀。例如OT一個很喜歡的角色是「勇者鬥惡龍」裡面的魔法師「何布」,他跟主角小呆不同,小呆天生有龍魔人的血統,是選定的勇者;而何布只是普通人,體力不如別人無法成為戰士,只能透過努力強背魔法。在戰鬥的初期,非常膽小,屢戰屢敗,常常需要隊友救援;但是在魔宮的最終決戰,他是唯一跟主角一起挑戰大魔王的人,並且破解了大魔王的絕技凱薩之鷹,還驕傲對自己說:「我果然是天才!」。

另一個經典的配角是「火影忍者」裡面的阿凱及小李,他們就無法成為主角的那種配角,他們既沒有優越的血統,也不會忍術,只能努力得靠體術成為優秀的忍者。但這樣也很厲害!例如八門都打開的阿凱,可以直接單挑宇治波斑。如果是當代最紅的動畫「鬼滅之刃」,大概就像是善逸吧!

就是這樣,我覺得天分很重要,但是願意努力的熱情更加重要。在二次元世界,何布、阿凱、小李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所以在《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一書中的測驗,毫無意外的就是「鬥士」跟「殉道者」的基礎人格了。

在「紫羅蘭永恆花園」中妳想探索的是甚麼呢?透過信件的代筆,談論如何模索及表達真實的心意;但願妳能在這部闡述如何感受「愛」的作品中,觸碰到那份感動。

本圖取自Wikipedia


OTORI
民國111年1月23日


#星空仙子 #阿仙 #妙妙 #喬喬 #corey #sen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Elnath -《山姆第一名》

Elnath轉學到新幼兒園之後,一個星期中除了周一外,學校都會規定作業;例如週二是數學,週三是唐詩、週四是注音符號,週五是閱讀。Elnath在有作業的日子,總會在回家後把作業拿出來寫,然後迫不及待的問爸爸及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儘管答案寫對時很開心,但偶而寫錯被糾正時也絕對會豪不猶豫任性的哭鬧;但不論如何哭鬧,最終還是把作業作完,然後心滿自足的讓Alniyat簽名。這讓齋藤先生感覺這孩子特別的地方正是這個:「就算哭哭鬧鬧還是要把事情做完」—和自己小時候真是很不相同!

有一天周五學校發給Elnath的書本是「山姆第一名」,這個故事讓齋藤先生印象很深刻。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山姆是個賽車手,常常跟朋友們一起比賽賽車,他總是第一名。有一天,他輸給了他的好朋友美琪;那天晚上他悶悶不樂,覺得為什麼自己會輸?在下一次比賽的前一天,他竟然緊張到睡不著!

在下一次的比賽,在起跑時山姆因為太緊張,沒注意到起跑的旗幟,因此在起跑線就已經落後;山姆回神後拼命的往前追。山姆靠著優越的技術一路超越其他車手跑到第一名的位置,並且遠遠把其他車手甩在後面。這時候,路上突然跑出五隻小雞,山姆如果不剎車就會撞到這五隻小雞。對於一直想拿第一名的山姆,究竟應該要直直衝過去把小雞們撞開?還是剎車呢?

齋藤先生讀到這邊,鼻子開始有點微酸。他緩緩地翻開下一頁之前,溫柔地問Elnath她會怎麼做呢?

「停車!不然小雞會受傷!」 Elnath露出驚訝的表情說著。

「可是這樣就拿不到第一名囉!」 齋藤先生微笑的看著Elnath。

「還是要停車!輸了也沒關係!」 Elnath肯定地看著齋藤先生,再度把眼睛張得大大表示驚訝。

齋藤先生笑著翻開下一頁,摸摸Elnath的頭說:「妳很善良」。

齋藤先生想起Marvel電影「鋼鐵人」的一句經典台詞:「Heroes are made by the path they choose, not the powers they are graced with.」


OTORI
民國110年11月17日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寫《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書摘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一書作者李弘,畢業於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與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為資深銀行人士,同時也是專欄作家;她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顧問、首席戰略官、董事總經理。

從作者的學經歷以及年齡來看,應該就是中共改革開放後首批海歸的菁英份子。從本書中不僅可以拜讀作者以自身的專業剖析中國自明朝起與西方在國家金融策略上的分野進而造成國力富強的差距外,同時也隱約可以感受到作者感慨於中國近五百年來落後於西方社會發展的那份民族情懷。


本書的副標題是「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作者挑選從明朝萬曆皇帝開始撰寫本書,除了是因為萬曆皇帝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亡國的皇帝,同時卻也是當時世界上擁有最多白銀的帝國國君;不僅如此,相對於當時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皇,兩個國家因為選擇的金融策略不同,而從此走上了國家發展不同的道路。

本書中很大的一個重點是在描寫英格蘭銀行的誕生如何為英國注入生命力,陸續贏得西班牙以及法國戰爭,團結國王與一般人民的士氣,讓國家的生存及利益可以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然而當大清帝國走到末路時,李鴻章等人如何借鏡英國的金融發展從而想打造出屬於大清帝國的金融體系卻功敗垂成。

除了英格蘭銀行外,OT覺得在描述國民政府如何「廢兩改元」,建立了中國近代真正的金融體系,而又如何因為貪婪而讓蔣介石丟了中國大陸的這段歷史,更是台灣教科書沒有提及的精采片段,可讀性很高!不過可惜的是對於中共貨幣改革的部分,僅少少的描述如何成功這段「奇蹟」,對於曾經改革失敗的歷史錯誤卻隻字未提。

最後,關於近代資本社會的形塑,也就是晚近我們所看到的現代金融架構,這如何讓美國從二戰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布列頓森林會議」,凱因斯如何思考重建世界的財金秩序,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章節。

此外在以往教科書中或是新聞中或多或少提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荷蘭西印度公司、匯豐銀行、上海銀行、中國銀行、葛林斯潘、中央銀行、美聯儲,在本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其歷史淵源以及對於金融世界的實質影響。

推薦閱讀本書,不僅可以增進金融知識,同時也可以品味作者對於中華民族如何在大時代的浪潮中蛻載浮載沉的情懷。


本書圖片取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2463



OTORI
6/1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