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讀《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出版於1997年,作者是Jared Diamond (賈德.戴蒙),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本書從一個簡單的問題出發,來自於1972年作者在新幾內亞研究時當地住民問他的問題:「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的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甚麼名堂?」  從這個現代世界的不平等問題,引領讀者們回溯這條自冰河時期結束後一萬三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透過地理、演化、文化探索不同族群的發展軌跡。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的翻譯本於1997年就已經在市場上發售,OT現在手上這本是時報文化的25周年紀念版。在人類經過2002年的SARS以及2019年的COVID-19的蹂躪後,大約在幾個月前聽到廣播節目在介紹這本書,便從圖書館借閱來看;在此前OT雖然聽過書名卻從來沒有想翻閱過。由於作者的文筆實在很好,將人類歷史(應該說生產力)的變革描寫的生動有趣,決定在隔離前買入帶進隔離酒店閱讀。

作者試圖從地理、演化、文化的演變解答為什麼地球上有些族群比較「文明」,有些則過著相對「落後」的生活;有些族群成為征服者,有些則成為被支配者,甚或是整個群族被滅絕了;以科學的考證,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十九世紀(可能最早可追溯自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就曾有不少學者主張的「地理決定論」:即每個群族的天賦 、聰明、才智並沒有差距,而為什麼會造成現代社會的不平等,地理因素占了決定性的關鍵;因此「文明」相對於「落後」,並不存在哪個群族比較優越的情況。

身為中文讀者,中國同時是古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透過本書,能夠對比比中國同期甚至是更早的群族如何發展,建立更宏大的史觀。然而,也可以發現比中國存在更早糧食生產中心、更早的文明,但存續時間都不及中國久;中國本身也有著自十五世紀後(明朝中葉)創新就停滯下來的問題,這些疑問同樣可以在本書中得到部分解答。

地理因素有多重要呢?第二章作者講述了波里尼西亞毛利人與莫里奧里人的故事,原本同種的兩個群族,雖然生存在相鄰的群島上,但是因為地質環境的不同,發展出不同的社會結構,毛利人有更嚴謹的組織結構、更銳利的武器,最終毛利人消滅了莫里奧里人。這個故事之所值得探討,正是因為波里尼西亞幾乎是個天然的實驗場,以群島形式隔開不同群族,分別擁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所以對於其社會的發展是否與地理因素有關,很具備參考價值。第三章西班牙滅了印加帝國則是歷史上的經典課題,這裡就不加贅述。

Part 2中作者花了許多篇幅講述生產力的故事,以及生產力對社會組織架構的影響;而影響生產力又跟人類能否馴化當地物種又有直接的關係。為什麼有些群族停留在狩獵–採集階段?而有些群族可以進入到農業社會?在Part2作者給了許多具備科學證據的解釋,講述了當時糧食生產中心發生的過程。當時的人們對於選擇狩獵–採集或是要農業,完全是依據當下環境而選擇,哪種方式生存起來比較容易,並沒有想到生產力的問題;想想農作物或是豢養動物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收穫,但是狩獵–採集則是需要時就可以獲得,無疑狩獵–採集是比較方便的。所以作者提出一個疑問:究竟是人口增加造就了農業社會的生產力提升,還是因為農業社會的生產力提升造成人口增加,恐怕是不得而知。而這邊當然也必須探討為什麼有些地方明明土壤肥沃,在今日已經是世界的糧倉,但在白人殖民之前卻始終停留在狩獵–採集階段?遲遲沒有進入農業?下圖應該可以看成本書的架構,也是作者試圖從本書中不同角度解答的問題。

大陸軸線的方向可能是某個族群得以征服其他群族的終極因,由這個終極因引發的一連串因果的連鎖,最後會產生某個族群得以征服其他族群的直接原因,亦即槍炮、病菌與鋼鐵。上圖表是終極因與直接原因的因果連鎖。舉例來說,若一個地區有許多野生植物適合被馴養,也代表該區許多能將疾病傳染給人類的病菌生長進化,因為農產品的收穫及家畜的豢養有助於維持人口密集的社會;而這樣的社會,也有助於原本在家畜身上的病菌進化。

在書中的各篇作者也展現一種科學態度,不僅要告訴讀者「為什麼」,也告訴讀者在同樣的條件下,有些地區或是族群的「為什麼不」。例如作者會解答為什麼這地方會有文明,也會提出相反的疑問,同樣的條件下為什麼那個地方就沒有文明?又例如為什麼這個地方可以成為生產力中心,擁有類似條件的地區,為什麼就無法成為生產力中心?

本書越往後面越可以體會到作者的博學多聞,除了談農業植物及家畜的馴化,也談病毒的演化及傳播,書寫系統的創造,以及工具的創作,篇篇都很精采,毫不含糊。能把原作精隨如此原汁原味呈現,有賴一位優秀的譯者,本書的翻譯是王道還老師,是台灣知名的科普作家及人類學家;我曾經很多次在某個廣播電台聽過王道還老師介紹科學人雜誌,許多內容都講述得相當能讓一般人輕易入門,也許這也是OT從本書能收獲許多的原因之一。

Part4以不同區域的現代化,回頭論證前幾個Part作者提出的觀點,讓本書的論述更完整。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者便是散發著這種硬道理的實踐者風範。

  • Chapter 15 亞力的族人:論證大澳洲發展的故事(新幾內亞+澳洲大陸)。
  • Chapter 16 中國—東亞之光:論證中國如何發展,以及如何影響東亞、東南亞的故事
  • Chapter 17 飛航大洋洲:從印尼開始論證南島語族發展的故事
  • Chapter 18 歐美大對抗:論證舊世界殖民新世界的故事
  • Chapter 19 非洲大陸為何黑暗:論證殖民非洲大陸的故事

在OT文章的最後要特別回應一下Chapter 17,說道南島語族的擴張就不得不提到台灣;南島語族離開華南之後向外擴張的第一站就是台灣,作者也用相當的篇幅說明此事。OT在大陸出差時常聽到大陸同事常稱台灣的原住民叫做「高山族」,台灣幾十年前也稱原住民為「山地人」,其實這個名稱是有誤解的,它們的祖先剛到台灣時大部分是好端端地居住在平地並非高山;而是明鄭時期漢人大量移民到台灣後,他們才不得已離開原本的居住地被驅趕到山上。

引用Chapter 17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任何對世界史感興趣的人,都會覺得東亞和太平洋的社會發人深省,因為它們提供了許多例子,展示了環境形塑歷史的力量。東亞族群和太平洋群族,可以接近的自然資源不同,能夠訓話的動、植物不同,因為他們的家園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因此他們與其他族群也有不同的關係。老戲碼一再重複上演:生態環境有發展農務業的資源,地理位置又方便採借別處的技術,佔有這些優勢的群族,代換了不具有這些優勢的族群。


OTORI
民國110年11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