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給不惑之年的我:謝謝17歲的你,致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謝謝17歲的你,致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今年生日一如往常,又是無法在家裡渡過。但站在客戶的立場想,這也是合理的;畢竟一年的尾聲,很多工作客戶們也都希望能完成到一個階段,過完年又是新的開始。工作是自己選擇,有喜歡的部分,但也得同時接受不喜歡的部分。

16歲剛上高中的那會兒,我一直覺得自己毫無疑問地會念文組。如果父親還在,我真想好好抱住祂,誠誠懇懇地說聲謝謝!

不確定父親是否看出我有唸理工科系的潛能?還是未來台灣的產業會向科技業傾斜?還是只是單純覺得男孩子就是不應該念文組?這些都不可考了。畢竟台灣文組的學生工作待遇除了律師之外,以文學院及商學院的學生而言,就業市場明顯要比理工科的學生競爭許多,而這十年來趨勢又更加明顯了!

17歲開始讀二類組之後,除了國文及英文外,基本沒有一科考試是及格的,讀書讀到開始懷疑人生。父親看我成績如此,我痛苦,他更痛苦,於是要我轉組;但OT個性何其倔強?硬是不轉!父子關係從那一年開始就沒有好過,而且每況愈下;我更加不願意面對課業,翹家、玩樂團,甚至還跑去考音樂系,學業是一蹋糊塗!

聯考前幾個月,看到同學們一個個甄試上大學,覺悟到自己真的該好好念書一下,不然真的沒學校念;想不到運氣不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還是考上了台北市的私立大學,重點還是考上應用數學系!數學,原本是我很討厭的學科之一,其次是物理跟化學。

也許這就是緣份。在應用數學系必修微積分跟普通物理,在課堂上發現好像比高中時更開竅了些,沒那麼艱澀難懂了;不然也不可能修完高等微積分、統計、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等。計算機概論當時是必修學分,竟然意外的讓我覺得學習程式語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之後更決定考資訊工程類相關的研究所。雖然運氣不錯考進台北科技大學,但是因為基礎不夠紮實,許多學分重修,比同屆大部分同學晚了半年畢業。不過出了社會才發現,晚半年一年根本也不影響甚麼。

從大學到研究所的那幾年,雖然成績也不怎樣,但卻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戾點:我變得很能接受數學模型做抽象思考,邏輯被整個重新訓練;抽象思考後,再把問題具象化變成工程。大學還沒畢業時就曾想過要做跟車用電子相關的工作,現在果然是在這個產業;若不是17歲誤打誤撞地堅持,可能永遠到不了這步吧?或是最終也是會進到這個行業,但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也說不定。而就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天,父親走了... 所以父親始終也沒能知道我是真心的喜歡這條路,甚至還讀完了研究所,以此為志業。

有時候看著懵懵懂懂的小女,總會想到17歲跟自己父親僵固的關係;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頭看,祂的判斷沒錯,最終我也喜歡這條路。然而,我懷疑可以像自己父親一般,在關鍵時刻指引女兒甚麼嗎?每次想到這點就覺得有點灰心。但父母是「真心為孩子著想」,也許比「想要為孩子指引甚麼」本身更加重要吧?況且有Feng在,這點擔心實在多餘!😆😅

年輕時輕浮與不成熟,讓自己沒能好好把握許多重要的關係,像是與父親的關係便是,直到最後都沒能好好跟祂說謝謝。對於陳家一家人也是如此:曾經無比挫折,但時間一久,誰對誰錯也不再重要了... 可能從來也都不曾重要過吧?人生難免有正在全力擁抱夢想然後突然摔得粉身碎骨的瞬間。如果有機會再見面,也許是句「謝謝」,也許是聲「對不起」,就這樣了。與父親關係的這份缺憾,在將來育兒過程中勢必會持續影響著我,姑且讓這份思念成為繼續推動前進的養分。

今年是在N公司經歷的第十個生日,慢慢地從新鮮人站穩腳步,也漸漸有了可以信賴的戰友們。隨著新能源車及自動駕駛技術的蓬勃發展,車用電子即將進入另一個黃金十年;工作有有趣的地方,同時也會有辛苦的地方。期許自己總能保持17歲那般傻傻的堅持與毅力,能更積極成熟的處理問題,並持續學習好好把握與珍惜每段關係。

四十歲,站穩腳步,展望未來,也期待修補每段還來不及癒合的關係。

偶而曬一下本尊



OTORI
民國110年12月1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