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家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夏遊北海道 - 中島公園

《夏遊北海道》系列隨著離開小樽之後,也來到了旅程的尾聲;最後一天的晚上是安排吃蟹吃到飽,但實話說由於是招待團體客的餐廳,OT並不覺得品質有多好,因此不想多作介紹。不過最後一天要離開北海道的早上,OT起了個大清早,在酒店附近閒晃時,赫然發現一個很漂亮的公園—「中島公園」,後來問了領隊才知道中島公園也是日本的百選公園之一!

有些事還真的挺講緣分,當OT才踏進公園沒走幾步,便見識到這公園的美,立即回到酒店call了岳父岳母;幸運的是平常早起的岳父岳母,也正好想趁著早餐前短暫的時間去附近走走,我們一拍即合,一起去到了中島公園。

中島公園

夏遊北海道 - 小樽

這次的北海道之行,完成了許多人生的里程碑,但還是略帶遺憾;除了在札幌因為沒有現金而錯過爆O裝辣妹的夜晚外,另一個便是小樽了。因為在小樽停留的時間實在太過短暫,讓我跟Amanda決定下次可以安排一個只有小樽的深度旅行。

小樽街景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夏遊北海道 - 北海道神宮

從札幌前往小樽的路上,我們先去了北海道神宮(Hokkaido Jingu),北海道神宮是札幌市著名的神社,也是北海道的精神象徵之一。北海道神宮位於札幌市中央區的円山公園內,周圍環境清幽,四季景色各異。北海道神宮建於1869年(明治2年),明治也是日本歷史上極為關鍵的轉型時期,這一年處於明治維新的初期,也是日本從封建幕府體制過渡到現代國家體制的重要階段;而北海道神宮建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祭祀守護北海道開拓的神靈,為當時的移民提供精神寄託。


北海道神宮

夏遊北海道 - 札幌

《夏遊北海道》系列的文章還沒寫完一半的行程,2025年都已經結束了第一個月;還好今年春節沒有出國旅遊,待在宜蘭的酒店內悠哉地過了三天,不然遊記肯定不知道要累積到甚麼時候了。不過2024年下半年不知怎麼了突然變得超忙,這部分在以後的文章中再分享吧!

札幌電視塔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夏遊北海道 - 旭川動物園

第三天到了旭川動物園,這裡的動物照顧得非常好,因為空間大,每個動物看起來都很有活力;其中女兒最喜歡的是水豚(Capybara)了!

旭川動物園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夏遊北海道 - 富良野

早上從十勝丘公園散步回到酒店,剛好趕上大清早的熱氣球活動;岳父岳母趕了個大早,成了旅行團第一批搭上熱氣球的團員,殊不知... 其實我還去了趟十勝丘公園才回到飯店,把照片秀出來的我當下真的很「丘」呀!

可惜清晨下過雨,四周都是霧氣,視野並不好。不過搭熱氣球這種經驗,我們一家人應該都是第一次吧!

用過早餐後,一行人往富良野前進,大約也是兩個小時的車程。每次期待的就是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可以看看休息站有沒有甚麼特色食物。不過第二天因為OT清早跑去十勝丘公園拍了很多照片,還抓了寶可夢,順手佔了兩個道館(話說守道館的寶可夢們都有點弱啊...)!導致手機沒電,而且電腦前一天晚上也忘了充電,剛上車不到一小時只能哀怨地把手機開成省電模式,一整天都沒辦法工作,結果這一整天都「丘」不起來了。

說到充電這件事情,高速公路的休息站竟然沒有充電的插座,而且整趟旅程下來,不論是餐廳還是商場,這種開放給旅客的插座還真是寥寥無幾。路上跟領隊聊到這件事情,導遊是說日本人的習慣是使用者付費,所以不會有「免費的」充電插座給遊客使用,所以自然這種插座也少。

從十勝前往富良野的路上,經過大片的平原,平原的盡頭處有些丘陵;讓OT想到十幾年前跟耘媽一起去過九寨溝,當遊覽車行駛在青康藏高原時,一望無垠的高原上遠處矗立著山峰上還白雪皚皚,立即被這種大氣磅礡的景色所吸引。這次來到北海道,類似的大景也頗令人心神嚮往。

行車期間的隨手拍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夏遊北海道 - 十勝

隨著COVID-19疫情逐漸減緩,從2022年起各國紛紛重新開放國境,而日本向來是各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之一。對台灣人而言,除了距離近、出入境便利外,豐富的觀光資源以及日幣的貶值,也使得日本成為首選旅遊地。2023年暑假與寒假,我安排了兩次大阪與京都的自由行,這些經歷讓我更加期待即將到來的北海道之旅。

今年暑假,我與Amanda特別討論是否要帶岳父岳母一同出國旅行。這個念頭萌生於今年冬季關西之旅後,趁父母身體還健朗、行動自如,帶他們一起出遊,為全家留下珍貴的回憶。然而,隨著人數增加,行程日期的安排變得更加困難。原本我們考慮郵輪旅遊,但當所有行程敲定後,才想到船上的網路連接可能不穩定,OT如果需要處理工作可能會遇到困難。接下來,我們的第二選擇是沖繩,但考慮到暑假期間天氣不穩定,再加上當時盛傳「琉球海溝」可能會發生大地震,我們也放棄了這個選項。最終,我們決定選擇避暑之旅,往北到從未造訪過的北海道,於是便有了這次的旅行計劃。

圖片來源:北海道官方旅遊網站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春遊台南 - 「吃吧,飯桶!」

春節前的日本行因為走到哪吃到哪,回到台灣後立馬先量了體重:71.6Kg,比起出發前量的71.9Kg還略瘦一些。在花蓮吃完年夜飯加上初二陪Amanda回娘家又是吃好料的,初二量體重已經變成73Kg,有點胖,雖然不多,但已經差不多想放飛了。結果去完台南之後再量,74Kg... 春節五天胖3Kg... 因此OT將春節期間台南行的旅程代號命名為:「吃吧!飯桶!」 到底台南的東西是怎樣可以這麼好吃啦!😂

來不及殺到七股潟湖的日落

冬遊大阪 - 道具筋

2024年冬遊日本關西的最後一站,我們空出搭機前的白天前往「道具筋」,因為在安排行程時我們發現在京都沒有時間去逛和菓子的工具店,Amanda查到了大阪有這樣的一條街,是專門賣各式各樣工具的地方。第一次來到這裡,一家三口都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實在太好逛了!仿佛琳琅滿目的每樣東西東在喊著:「買我!買我!快帶我回家!」 Amanda買到了她要的工具,CC找到了許多可愛的飾品,OT則是看到了許多好刀(可惜最近剛買了一把,不然鍛造的花紋實在吸引人!)

道具筋

冬遊大阪 - 海遊館

一趟家庭出遊,不僅大人要玩得開心,也要照顧到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玩得開心。京都的氛圍是我跟Amanda喜歡的,但對孩子來說可能太「大人」了!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一直拍照,究竟有甚麼好看的?顯然她想像中的「好玩」,跟我們想像中的「好玩」是有段落差;想想以前跟父母一起旅遊,自己好像也曾經是這樣不耐煩的小屁孩 😌

旅程中加入的新夥伴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冬遊京都 - 伏見稻荷大社

在關西幾天沒遇到雪,倒是迎來了冬雨,有別於前一天到東山區的好天氣,加上人潮不少,伏見稻荷大社變得特別不好逛。看新聞說同一段時間關東暴雪,聽說導致交通不便,但對於我們這樣的觀光客來說反而是引頸企盼!

伏見稻荷神社-千本鳥居

冬遊京都 - 東山區的神社群

2023年第一次跟Amanda還有CC來京都的時候,當時上午安排了清水寺外,其實還安排了好幾個幾個景點,印象中應該是還有南禪寺、京都御所、金閣寺... 等等;但短短的清水坂我們逛了兩個小時,在OT半哄半騙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才進到清水寺,最後只完成了清水寺跟金閣寺兩個行程。原因不為別的,正是因為清水坂兩側的小店實在有太多特色商品,讓Amanda跟CC每間店都得逛上好長一段時間才可罷休。

法觀寺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冬遊京都 - 祇園

吃完午餐後的下午,沿著白川回到住所,煮杯咖啡望著鴨川發呆。午後的陽光正好,明明是寒冷的冬季,幸福很簡單。

冬遊京都 - 祇園又吉

有鑑於前一趟來京都沒有吃到代表性的特色美食,這次預先訂了「祇園又吉」。許多米其林餐廳因為不接待12歲以下的孩子,「又吉」是京都少數我們可以選擇的米其林餐廳之一,作為結婚十週年紀念餐廳,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摘星,毫無疑問的合適!(順便提前慶祝情人節算是賺到吧?😂)

OT@花見小路(Photo by CC)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秋遊墾丁


墾丁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墾丁位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計18083.50公頃。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海域。墾丁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

南灣海灘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走過的城市 Vol. 8 - 「家庭旅行」

第二次全家出國旅行,是女兒七歲的這年,距離第一次全家出國旅行時才三歲,明顯在這趟旅程中感覺到女兒長大不少。經過三年的疫情,雖然說期間我跟Amanda各自都是有些機會在海外出差,不過全家一起出國旅行又是不同的面貌了。


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Elnath - 「半途而廢」

今天上完直排輪之後,原本出門前答應媽媽還要再上一堂進階課程,可是我真的好不想上,便對爸爸賴皮起來;沒想到爸爸好生氣,不僅在直排輪場罵我,還要我自己收拾輪鞋、護具,我可憐巴巴的看著爸爸,沒想到爸爸一點都沒有要幫忙的意思。我自己收完輪鞋、護具後,還自己揹著回家,然後爸爸自顧自地走在前面,也沒牽我的手,好哀怨喔!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Pottery and Willow 9 Years Anniversary

西方稱結婚第九周年為「陶器婚」或是「柳婚」。陶器精美,不過仍需小心呵護,一個閃神可能就會打破;柳樹在風吹雨打下,依舊不折不撓,兩者都是很有趣的比喻。從2013年寫完婚紗照系列文章《邂逅》、《書香》、《大器》、《翱翔》後,跟Amanda的婚姻也即將進入第十個年頭,如今回顧這四篇文章,感動仍在,而基本上的四個主題確實還架構了我們部分的家庭經營哲學。

趁著九周年的時候重整一下2013年寫的內容。

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Alpha - 送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爾時,拔管已逾半柱香的時間,看著阿姨呼吸逐漸變慢,Alpha忍住悲傷即從座起,合掌恭敬,請出隨身攜帶的佛經,信心堅定的頌起《心經》、《金剛經》、《佛說阿蜜陀經》、《普門品》 ...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開經偈》如是說,但願眼前往生的親人在天之靈,業障消除,增福増慧。誦經畢已,Alpha彷彿看到病床上的親人緩緩吐出最後一口氣。

時間過得很快,生離死別的場合不知不覺見多了。二十年前Alpha父親離世的那會兒,看著父親冰冷的大體,Alpha第一次感到手足無措,只有傷心與氣憤;禮儀社在停靈期間,安排了許多場法會為父親誦經做功德,但年少的Alpha對於誦經帶來的功德一無所知,做了多場法會之後便開始感到厭煩。直到告別式封棺儀式的那時,才發現自己對於佛經的輕蔑,沒有好好為父親做功課而感到懊惱;在棺木前的嚎啕大哭不僅是為至親的離去難過,也埋怨自己的不成熟。

多年後Alpha因為婚姻關係的受挫,因緣合和開啟了短暫在道場潛心學習的緣分,對於佛法的微妙不可思議有了些粗淺了解;在祖母、阿姨的相繼離世時,也能生實信心,誦經回向。

回想起這個過程,佛法不可思議的調服剛強眾生,從原本的一無所知,到涕淚悲泣深感意趣。本來生不帶來的,死後也帶不走,有的只有一顆清淨無無明的心;放得下的、放不下的,那一刻起都得了無牽掛。看著阿姨後事圓滿,Alpha也願阿姨離苦得樂,早登佛道。


OTORI
民國111年9月26日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Elnath - 開學

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成為齋藤先生一家人難忘的經驗。因為Alniyat工作的關係需要到美國出差,大約三周的時間包含隔離沒辦法陪在Elnath的身邊;所以暑假的後半段以及小學一年級的開學由齋藤先生獨自包辦了。

台灣社會的風氣相對其他亞洲國家... 不,甚至是許多西方國家都來的開放,某種程度上確實落實了男女平等。就以Alniyat的出差來說,如果是保守派的思考,勢必覺得照顧家庭與孩子是女方的責任;怎麼可以放著孩子不管出遠門呢?但這套想法在齋藤家特別行不通,主要有兩個原因:

  1. 齋藤先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也常出差,Alniyat也必須單獨負起照顧Elnath;所以Alniyat出差,由齋藤先生照顧Elnath非常公平。
  1. 既然是強調男女平等,意思就是只要能力許可,男生與女生的工作是沒有區分的;例如照顧孩子,女生可以做得好,沒理由男生做不到吧?特別是齋藤先生與Alniyat的能力屬性重疊度極高,本來許多工作就是可以相互支持與替代。以社會分工上來說,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孩子依賴母親是天性,母親會擔心孩子也是天性。Alniyat的這段旅程對於自己、齋藤先生、Elnath都是很好的課題:對於Alniyat來說如何讓自己不過度操心子,相信孩子不再自己身邊也可以過得很好?而對於齋藤先生來說,則是實踐際社會分工的必然演化,男生是否可以顧家也可以顧好事業?而對於Elnath來說則是比較難,如何學會在不依賴母親的情況下將生活顧好。總結來看,除了齋藤先生的實踐課題差強人意外,Alniyat跟Elnath都表現得相當好。雖然Elnath每天早晚還是會吵著要媽媽,不過從暑假到小學開學其實適應得很好:作息、課業沒一個落掉。

齋藤先生為了讓Elnath先預先習慣只跟自己相處,在Alniyat出差之前,還特意安排兩周的時間帶Elnath到台中小旅行,也在Alniyat出差的第一個周末就請了幾天假帶Elnath到花蓮小玩幾天;對於這對父女來說都是很好的相處經驗,不僅讓Elnath知道齋藤先生的照顧方式和Alniyat的差異(一點點的放任以及一點點的嚴格...),也培養單獨相處的信任感。不過讓齋藤先生感到有成就感的,還是讓Elnath能跟搬家後就一年不見的幼稚園同學聚會,並清理Alniyat隔離用的舊家,並且讓Elnath順利開學。

雖然在Alniyat不在的情況下,突發的工作量以及開學的準備是有點讓齋藤先生有點兵荒馬亂,不過齋藤先生也算是見識到準備孩子的開學用品有多繁瑣,並且現代家長是多寶貝孩子了!

雖然Elnath有時會難過的發問:「為什麼同學的媽媽都不用出差,我的媽媽卻要?」但這就是齋藤先生跟Alniyat給Elnath的課題:妳終究會明白妳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媽媽也是。有一天Elnath會展翅飛翔,而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幫Elnath做好準備。



OTORI
民國111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