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篇「盤點37年來(1980~2017)的台灣人均GDP」被ptt網友引用之後造成不少點閱,先跟這位不具名轉載的朋友道謝。這幾年全球經濟又經過中美貿易摩擦及COVID-19的蹂躪,也藉此重新整理台灣與韓國、新加坡、香港等昔日「亞洲四小龍」,以及東亞兩大工業體:中國大陸與日本的對比。
本篇文章完成時,2021年尚未過完,因此關於在本文中與GDP有關的數據只有在2021年10月之前是實際數據,之後是IMF估計值。此外COVID-19的新變種珠Omicron正準備造成新一波影響,因此經濟數據可能還會有許多調整。在此提醒。
下圖是2016~2021的GDP成長百分比,可以看到2020那一年全球大都因為疫情實施封鎖經濟而造成嚴重衰退,但就算是這麼辛苦的一年,率先把疫情控制下來的中國大陸還是正成長2.342%,而幾乎沒有疫情的台灣則有3.123%,都是非常優秀。IMF預估中國大陸2021年GDP會成長8.015%、香港6.435%、新加坡6.029%、台灣5.864%、韓國4.278%、日本2.358%。
GDP成長百分比。資料取自IMF。 |
下圖為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及日本的GDP總量,以百億美元計算。很明顯看到中國大陸(16862.979)總量最為龐大,日本(5103.11)居次,再來是韓國(1823.852)、台灣(785.589),新加坡(378.645)與香港(369.722)總量相當。顯然還是與人口總數有相當關係。以總量來看,斜率變化告訴我們中國大陸的成長還是非常迅速。
GDP。資料取自IMF。 |
下圖是人均所得,可以觀察到新加坡跟韓國在2018年中美貿易開始摩擦之後開始受到一些干擾,在2020年則因為疫情而衰退,以貿易為主的新加坡尤其明顯;不過很快的這兩個經濟體人均所得預計在2021年又可回到疫情前的水準。2021年IMF預估下圖經濟體中,人均所得最高的是新加坡(66263.418美元),接著是香港(49485.084美元)、日本(40704.304美元),韓國(35195.522美元)與台灣(33401.709美元)的差距正在縮小中。中國大陸(11891.202美元)也在成長,不過速率比起其他經濟體(除日本外),並不算特別陡峭,畢竟人口總量大;而日本人均幾乎沒有變化。
人均所得。資料取自IMF。 |
下圖為指數的比較。第一個紅色箭頭標記的是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許多股市開始受到影響,那一波最嚴重是滬深300;接著是2020年COVID19在全球大爆發,全球股票市場應聲下挫,無一倖免。2016~2021年成長最猛烈的是台灣的加權指數,成長109.01%,其次是日經50.10%、韓國44.75%、滬深29.51%,最不理想的是香港恆生指數7.12%。但就算如此,比起只投資台幣的報酬率只有2.12%,結論還是資產要配置一些在股票市場。
礙於工具的緣故,沒辦法一次比較更多指數。還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挖掘更多資料。
從股市對比上面GDP,可以發現好像有點關聯卻有沒這麼明顯。舉例來說日本GDP沒有成長,但股市卻很明顯地在成長;而台灣及韓國的GDP顯示正在成長,而股市也明確地反應這塊。比較值得關注的還有香港,自2020年通過港版國安法之後,很多機構預言香港的經濟會崩潰,不過從GDP有關的各項數據來看,香港毫無疑問還是在成長;但同時恆生指數毫無疑問,表現確實是幾個市場中表現最差的。香港後續會如何,值得繼續觀察。
指數比較。資料取自富邦人壽。 |
以上給各位朋友們提供參考。
OTORI
民國110年12月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