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說故事志工 - 為孩子點亮心中的閱讀燈塔

這兩年拜疫情所賜,大幅減少了出國差旅的機會,加上居家辦公,竟然變得有段時間幾乎每晚都可以跟孩子講說床邊故事,當然... 有些是自己編的。


有時候孩子喜歡我照著故事書念,按著她的步調;有時候她喜歡聽我編故事。故事編得好,她會專心聽著;如果編到的劇情不是她喜歡的,就變成了父女倆共同創作的時間。這讓我對小朋友說故事開始累積點信心。

大學時第一次知道「到偏鄉說故事」的活動,印象中應該是天下雜誌的「希望閱讀計畫」系列活動之一,當時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及熱情,不過因為當時參加的社團活動也很多,所以遲遲沒有付諸行動參與;想不到女兒讀了小學反而有機會跟小朋友們說故事。起先本是想著能進班陪陪女兒好像還不錯,彌補親子相處的時光,加上也想試試看對著一群小朋友說故事,所以便報名參加。

台灣近年發展蓬勃的「故事志工」,應該是受到國外「志願者朗讀計畫」(Volunteer Reading Program)的影響;這個運動原本的目的是將志工與兒童(尤其是那些因各種原因無法獲得足夠閱讀資源的兒童)連接起來,志工們會定期為兒童朗讀故事,可以鼓勵兒童閱讀的興趣,也可以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以及激發想像力,並培養他們對知識和學習的熱愛。

第一回聚會組長讓故事組的同伴分享經驗,才注意到原來只有我一個「故事爸爸」,真是萬花叢中一點綠!而看著其他夥伴們談論著自己說故事的技巧以及進班的注意事項,發現自己實在太弱了,只是有熱忱而已😅

志工其實有一個培訓過程,需要上政府安排的基礎課程、進階課程等,有一個完整的培訓管道;也是因為上了基礎課程才大概去了解原來故事志工在台灣也算發展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大約在1990年代末期,一些關心閱讀推廣的教育工作者和團體開始將國外的「志願者朗讀計畫」引進台灣;大約在2000年代初,這股風潮逐漸引起社會關注,並在各地興起成立故事志工團隊的熱潮。

為了培養更多具備朗讀技巧和故事敘述能力的志工,教育部和民間團體積極推動故事志工的培訓和研習活動,許多志工接受專業的訓練,學習如何選擇合適的故事、表達情感、創造氛圍等。隨著故事志工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團體加入其中,例如圖書館、社區中心、公益團體等各方合作,將故事朗讀活動推廣至更多的學校和社區,讓更多的小朋友受益。

近年來為了滿足不同小朋友的需求,許多故事志工開始嘗試多元化的敘事方式和內容,例如將故事結合繪本、手偶、影片等多媒體元素,或融入生活教育、性別平等、環保等主題;在政府部門、學界、家長和社會大眾的支持下,這樣的故事閱讀活動逐漸得到社會認同,不少學校將故事朗讀活動納入正式課程或課外活動,並鼓勵家長和社區志工共同參與。

閱讀這件事情的重要,從許多專家學者的分享中可以了解到包含提升語言能力、增加知識,也可以訓練自己的思考。中央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甚至認為閱讀可以幫助大腦建立新的神經網絡,從而提高語言和認知能力。

自19世紀以來,隨著教育制度的發展和改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兒童的閱讀教育;因此朗讀活動也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力。到了20世紀初,圖書館事業在歐美國家迅速發展,許多圖書館開始舉辦兒童朗讀活動,邀請專業人士或志工為孩子講故事。這些活動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進入20世紀中後期,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在世界各地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包括為那些無法獲得足夠閱讀資源的兒童提供朗讀服務。全球化和網絡技術的普遍發展之後,使各國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借鑒和學習對方的教育經驗和方法,其中當然也包括「志願者朗讀計畫」。

經過一個學期的熟悉,OT從孩子們的反應中發現,不同類型的故事都可以觸發孩子心中許多的想法,有些很有邏輯、有些則很有創意,常常也提供OT對於一個故事不同的思維。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播種者,挑選好故事,透過朗讀輕輕地在每個小朋友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

以下記錄OT已完成的故事:

  • 《蛀牙王子》:這是第一次進班說故事,配合學校衛教活動,教學「貝氏潔牙法」。雖然第一次進班級,還好OT老臉皮夠厚,一點也不害羞,很快跟同學們打成一片;也是第一次見識到活潑的小朋友們。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任性的暴龍》:跟老師溝通後,老師希望以情緒管理、人際互動的書籍為主,所以OT挑選了「任性的暴龍」;雖然這本書的內容很多小朋友都有看過,不過跟同學們一起聽、一起搶答、一起發表意見是不同的有趣。因為是第二次到班上,所以OT也透過這個故事問了小朋友很多問題,例如有沒有任性的時候?家長都怎麼辦?之類的問題。看著小朋友們分享著自己的故事,很多小朋友的互相笑了,氣氛也很熱鬧。
本圖取自:誠品網路書店
  • 《媽咪,我怕!》:原文是《Maman, j'ai peur!》,由法國作家Thierry Robberecht創作,並由法國插畫家Amélie Graux繪製插畫。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晚上獨自在床上時,擔心各種嚇人的事物,如怪物、士兵等。他的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讓他知道那些恐懼都只是他的想像。最後,小男孩學會了如何面對恐懼並勇敢入睡。這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書籍,幫助孩子克服夜晚的恐懼,並學會如何建立自信和勇氣。同時,這本書也提醒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並給予適當的支持和安慰。透過這本書,也是OT想跟女兒說的事,希望她也可以學著自己睡覺。
本圖取自:Readmoo
  • 《愛發脾氣的三角龍》:這是與《任性的暴龍》的小恐龍系列圖書之一,都是跟情緒管理有關,適合親子共讀。原文為《La colère de P'tit Nuage》,由法國作家Jean Leroy所創作,插畫家Camille Chincholle負責繪製插畫。講述了一個小三角龍,他總是容易發脾氣。然而,在他的冒險中,他遇到了各種動物朋友,並學會了如何與他們相處。在故事的過程中,小三角龍逐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並開始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這本書以幽默的方式向孩子們傳達了學會情緒管理和與他人相處的重要性。它鼓勵孩子們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保持冷靜,並教導他們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此外,這本書的插畫也相當吸引孩子,使其成為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讓OT印象很深刻的是,班上的小朋友們被問到爸爸媽媽如何料理發脾氣的自己時,都有著一連串有趣的故事。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媽媽,妳怎麼了?》:這是一本講述關於一位全職媽媽如何完成學鋼琴的夢想的故事,很溫柔的畫風,很奇幻的故事,很熱血,很感動。OT第一次看完時看到故事裡的媽媽跟內心的自己和解,有稍微鼻酸一下。這個故事應該是OT進班講故事以來,第一次感覺到說故事時每位小朋友都聚精會神地在聆聽;特別是聽到媽媽變成熊的時候,大家都想知道接下來媽媽到底怎麼了?會不會變回原本的媽媽呢?小朋友們對於如何照顧疲勞的媽媽還有調皮的自己,都意外的有想法。
本圖取自:誠品網路書店
  • 《爸爸的頭不見了》:由法國作家Antoine Dole(筆名Mr. Tan)創作,並由法國插畫家Camille Jourdy繪製插畫。該書於2018年出版,原文書名為《Papa a perdu la tête》;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讓OT感覺就是很有創意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敘述一位小女孩的爸爸在一天早晨起床後發現自己的頭不見了。故事隨著女孩和她的妹妹一起尋找爸爸的頭展開,過程中充滿了奇幻、幽默和溫馨的情節。這本書旨在啟發兒童的想像力,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找到樂趣和驚喜。此外,該書也鼓勵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這個故事提醒身為爸爸的我,工作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總在「自動模式」,要跟家人維持良好的互動。
本圖選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明天再說吧》:這本內容除了在講說不喜歡今日事今日畢的樹懶巴哥遇到生存危機並展現機智的故事,同時還隱含著森林、動物保育的概念。小朋友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畫風,故事裡的動物很有喜感也很可愛,都搶著要看。相當程度上,也鼓勵小朋友做事情要今日事今日畢。
本圖選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狼的女兒》:這是一本描述一個勇敢的女孩,為了保護朋友而成為狼的女兒的故事。OT喜歡這個故事以北方冰天雪地為背景,並且畫風中透漏著堅毅與勇敢,不同層次的黑色、白色精湛的運用,也是讓OT想跟小朋友們講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果然小朋友們也是聚精會神傾聽的故事,再加上這個故事還有點緊張的氣氛,經過女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究竟小女孩的朋友能不能得救?特別扣人心弦。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小火車做到了》:原題是《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是美國一本受歡迎的兒童繪本。故事的主題圍繞著自我激勵和樂觀精神。書中描述了一列小火車承擔起將玩具和食物送到山上另一邊的小孩子們的重任。儘管面臨著巨大的困難,但小火車不斷地對自己說:「我想我能,我想我能。」最終,小火車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地將貨物運抵目的地。這個故事強調了自信、毅力和努力的價值,對兒童來說寓意深刻。至今,《小火車做到了》仍然是一本非常受歡迎的兒童繪本,廣泛地融入了教育、文化和心理學領域。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我的海盜父親》:原文書名為《Mio padre il grande pirata》,是一本由意大利作家Davide Calì所創作、Eva Montanari所繪製插畫的兒童繪本。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幽默而感人的故事,主要圍繞一個小男孩與他的父親之間的親情。故事中,這個小男孩非常崇拜他的父親,認為他是一位偉大的海盜。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小男孩發現事實並非如他所想。他開始了解到,他的父親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位普通的煤坑礦工,並非傳說中的海盜;然而,這一事實並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親情,小男孩仍然尊敬和愛他的父親。OT在說到這段反轉的劇情時,班上竟然有小朋友哭了,讓OT自己也被感動到。這本書傳達了親情、勇氣和接受現實的重要信息,OT覺得對小朋友來說具有教育意義。透過幽默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的插畫,可以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親子關係的價值,並學會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停電了別害怕》:會說這個故事也是配合學校的活動,不過這是本很有意義的故事說,因為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視覺障礙的小朋友;透過這個故事,OT跟小朋友們分享了如何幫助視障朋友,以及OT的一些親身經驗。小朋友們果然心地都是比較善良的,希望這份純真可以一直在他們心中。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野天鵝》:這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創作的,講述了一個國王的十一個兒子被一個邪惡的皇后下了魔咒,變成了天鵝。故事的主人公,是國王最小的女兒,她為了拯救哥哥們,展開了一段艱難的旅程,織出了一件特殊的魔法外衣,成功地解除了魔咒,讓哥哥們重獲人形。這個故事講述了愛和毅力的力量,向讀者傳遞了尊重和關愛家人的信息。同時,它也反映了安徒生對於女性地位的關注,展現了女性的勇氣和決心。此外,這個故事的場景和情節也十分豐富和有趣,教導讀者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因為這個故事中公主的冒險有許多轉轉折,小朋友們也在故事的過程中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為公主出謀劃策,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讓OT覺得很有趣。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勇敢的小裁縫》:這是德國的格林童話。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小裁縫,他假裝自己非常勇敢,最終成功地打敗了兩個巨人,取得了勝利。在故事中,小裁縫使用了一些巧妙的策略,比如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躲避巨人的攻擊,用一把鈍針刺瞎了巨人的眼睛等等,最終成功地戰勝了巨人。這個故事向讀者傳達了關於勇氣、聰明和創造力的信息,告訴讀者們,即使沒有武器和力量,也能通過聰明才智克服困難和挑戰。這個故事還挺多小朋友聽過的,因為一開始小裁縫吹牛自己的「一擊七命」,OT確實也覺得這種行為不太好;不過好在他後來運用他的勇敢與機智打敗了巨人。這個故事有正面也有反面,提供小朋友們不同的思考方式。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拜訪太空人》:這是「魔法科學菀」系列童書的其中一本,也是我家女兒最喜歡的故事書之一。內容從太空梭起飛、進入地球軌道、太空人在太空梭的生活以及太空人如何維護人造衛星;因為近年他航太科技的突飛猛進,讓OT有很多可以補充的內容。這也是OT第一次試著跟孩子們說科學故事,還好內容本來就十分生動有趣,孩子們也聽得很開心。
  • 繪本中國故事寶庫:這是中國上古時代的神話,OT分了好幾週才講完,內容包括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夸父追日。其實OT很訝異這些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故事,現在小朋友竟然大多數沒聽過;更讓OT難以接招的是有小朋友問道:「老師你說這是『中國』的神話,那麼有『台灣』的神話嗎?」唉!中國的神話怎麼就不是我們的故事呢?本想細說這裡的「中國」是上位概念,並非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過想著這群孩子們背後都是不同的家庭背景,OT只能播種,種子怎麼長緣分自有安排了。重點是孩子聽故事覺得很新奇、很有趣,這樣OT也就滿足了。

參考連結


1st: OTORI
2nd: GPT
民國112年4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