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科普台灣水情

台灣光復75年的今天,因為工作進展不順還被困於韓國,於是利用幾個周末在首爾四處遊晃;秋天的首爾正是遊玩的好時節,但多少人記得才在不久前、約莫8~9月那段時間,因為漢江水患而讓首爾發生嚴重水災?相反於韓國,台灣每年平均有4.5個颱風會經過,今年卻因為氣候變遷而沒有一個颱風進到台灣,造成台灣現在水情吃緊。

位於南投奧萬大的萬大溪

記得之前看過台灣大學的「展望系列演講」的兩堂課,讓OT對氣候變遷以及台灣水情的基本知識又有一些理解,以下兩支「展望演講」的影片也推薦給各位朋友觀看:

而在「水—人與環境的平衡」演講中,李鴻源教授有引用到已故齊白林導演的「看見台灣」空拍畫面,也推薦給還沒有看過的朋友們:

先說說展望系列演講,從主持人孫維新教授(國立科學博物館館長)的開場介紹來看,應該是科技部贊助的一系列科普演講;雖然主講人們都是各領域專門的教授學者,但是內容完全不會讓人感覺枯燥,並且因為主講老師們準備的素材有趣以及自己本身的口才都很好,所以讓人會一直想聽下去,一探究竟。

地球系統是一個複雜系統,包括大氣受地球自轉及季節變化而有高低溫的不同,再加上海水及陸地的溫度不同而形成高低氣壓,水氣沉降,因此造成天氣變化,而冷暖洋流也在這其中扮演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板塊運動造成的地形變化,進一步造成陸地上有些地方溫度高、有些地方溫度低、有些地方潮濕、有些地方乾燥,有些地方容易降雨、有些地方則否。地表植披的不同,造成不同的生態系統,不同的生態系統,又引導出人類發展不同的經濟活動。而人類經濟活動的產物,又會進一步影響生態系統,最後又反饋到海洋、陸地及大氣。有些因素疊加可形成正回饋,有些則形成負回饋。

台灣也是這個複雜系統中的一份子,吃的、住的、用的不僅受益於這個複雜系統,我們生活中產出的一切也會回饋到這個系統中。為了寫這篇文章,核實李教授演講中用到的空拍照片,OT重新看了「看見台灣」這部影片;影片中介紹到台灣的美固然令人感動,但是拍攝到滿目瘡痍之處也讓人怵目驚心。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參見2019年台灣氣候分析),台灣年平均雨量大約是2207.03毫米(見下表),比起全球陸地的平均雨量900毫米是降雨豐沛的地區。但是因為台灣地形狹長,約有超過250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因此降雨雖然豐沛,但是很快(大約6小時)就從台灣流出海。


政府為了能夠有效利用水資源排水防澇、蓄水灌溉,在主要集水區建立了水庫。下圖是台灣水庫的分布情形:
資料來源:水利署

2020年台灣迄今沒有颱風登陸,因此造成中南部水情吃緊,以下是截至2020年10月25日22:00止水庫蓄水量統計:
資料來源:水利署

可以看到石門、明德、曾文等水庫蓄水量還不到50%。根據水利署發布的供水情勢,桃園到台中這幾個縣市都是屬於供水吃緊的狀況:
資料來源:水利署

很多朋友都知道台灣水庫有泥沙淤積的情形,隨著泥沙淤積,水庫的蓄水量會越來越少,原水濁度也會越來越高。台灣水庫當初建設的規劃可以蓄水80億噸,現在大約淤掉了1/3,台灣一年少了26億噸了水;根據水利署預估以這種速度淤積,台灣到2030年會淤掉1/2,一年會少40億噸的水。而為什麼水庫清淤總是跟不上泥沙淤積的程度呢?根據天下雜誌2015年的報導(參見「水庫乾涸見底,為什麼不去清淤?」),李教授演講中也有提到:
  1. 地理環境限制:水庫大約都在山裡,砂石車不好到達。
  2. 成本高:一台砂石車能載運約12立方公尺的淤泥,一立方米的成本大約1000元新台幣,每天約清2000公噸;以石門水庫為例約有一億立方公尺的淤泥,要清136年,成本約1000億新台幣。
  3. 施工難度高:一旦砂石車開挖,會造成原水濁度提高,下游無法用水。
圖為霧社水庫淤積情形,翻拍自「看見台灣」

民國104-108年水庫清淤情形(資料來源:水利署)

除了天災,也有人禍。台灣自來水的漏水率有多高呢?根據水公司的「降低漏水率計劃」(https://www.water.gov.tw/ch/Subject/Detail/1134?nodeId=1346),民國101年底的漏水率為19.55%,民國108年底漏水率為14.49%,也就是水庫裡的1滴水,一般民眾只用到了85%,剩下的15%左右浪費在傳遞自來水的管線中。

記得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OT跟著一群年輕朋友跟隨法鼓山的號召到屏東林邊鄉協助清淤;當時聽到那邊的居民說林邊只要一有颱風就會淹水。不過OT當時不知道的是原來林邊鄉當時已經低於海平面兩公尺,而原因是來自當地養殖漁業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除了林邊鄉以外,雲林、嘉義等養殖漁業大縣都面臨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還記得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這議題嗎?全台灣大約有4萬公頃的魚池,而這些魚塭都是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生財工具;但當海平面升高,這些魚塭都會泡在海水裡,難道是取之於自然終究會回歸給自然嗎?

圖為魚塭空拍,翻拍自「看見台灣」

隨著京都議定書當時提到的許多時限來臨:2030、2050這兩個重要年份,全球減碳速度不減反增(今年初因為新冠疫情全球封城勉強達標),我們究竟要留下怎樣的環境給我們的孩子?我常跟孩子看到生態保育的議題時,會刻意的跟她說:「寶貝,對不起,到我們這代已經消耗太多的資源,你們這代會很辛苦,你們要救地球,不要讓地球繼續發燒下去...」。孩子總是天真的說:「好!我不會讓地球繼續生病」,而每次看到家裡哪個房間燈沒關時也會順手把燈關掉說:「救救北極熊喔!」 聽起來心疼而且沉重,但是不是從我們這代起就能做些甚麼呢?當我們正在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時,地球上某個角落的人們正在默默承受我們造成的環境成本。


OTORI
10/25/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