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閱讀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 法案摘要全文翻譯

本篇文章翻譯並整理了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法案摘要全文。根據先前媒體的報導,我們可以得知,美國藉由這項法案,對外國(特別是中國大陸)設下多重門檻,同時對選擇在美國投資的半導體產業提供了大力支持。然而,仔細閱讀法案內容後發現,這項法案涵蓋的面向遠不止如此,顯示出其全面且長遠的規劃。

這項法案由多個機構共同主持與執行,包括:能源部(DOE)科學辦公室、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以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總結來說,《晶片與科學法案》旨在全方位提升美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以確保美國在未來全球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能源部(DOE)
DOE負責的主要任務包括:
  • 半導體相關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如先進光子源、散裂中子源與高級光源等。
  • 前沿計算與量子技術,包括分散式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
  • 核融合與核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 推動全美清潔能源科技創新與應用。

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NIST的主要任務在於:
  • 測量與標準:支援半導體製造、材料科學及其他關鍵技術的計量學標準。
  • 供應鏈安全:促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透明度與韌性。
  • 量子與人工智慧標準:推動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的標準化。
  • 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尖端科技研究與開發活動,推動技術轉移與商業化。

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NSF的任務涵蓋:
  • 基礎與應用研究:特別是在半導體、先進計算技術、量子信息科學、清潔能源及生物技術等領域。
  • 科學教育與訓練:推動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普及,確保全美更多人能參與未來科技產業,特別是在社會弱勢群體和歷史上資源匱乏的社區。
  • 科技創新與商業化:通過技術創新與合作,確保「在美國發明的技術能在美國製造」。

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
OSTP的職責包括:
  • 制定全國科技與創新策略,促進跨部門合作,以維持美國科技的全球領導地位。
  • 支持政府間科技合作與研究安全,特別是防範來自外國的不當科技干預。
  • 協調聯邦機構在高科技產業上的資源分配與政策執行。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NASA的任務集中於:
  • 月球到火星計畫(Moon to Mars):包括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推動深空探索和技術開發。
  • 地球與太空科學:支持先進望遠鏡(如Nancy Grace Roman太空望遠鏡)的開發,以及地球氣候變化研究。
  • 航空與航太科技:研發低碳航空技術,並整合無人機系統進入國家航空系統。
  • 支援人類太空飛行,並持續運營國際太空站(ISS)至2030年。

我們可以看到《晶片與科學法案》不僅著眼於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還涵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前沿技術研究及未來產業的全面部署。這項法案的實施,將推動科技創新、經濟增長與全美區域均衡發展,並進一步鞏固美國的全球科技領導地位。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閱讀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 簡介與白宮新聞稿

最近在閱讀《晶片戰爭》一書,書中的開頭就提到了於2022年8月9日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該法案大幅加速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化,導致外資對中國大陸晶片產業的投資幾乎完全停滯;而在美國,該法案的通過也使得半導體業者紛紛宣布設立新廠的消息激增。這可視為美國通過國內法,憑藉其龐大的市場與技術優勢,結合「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及「微量原則」(De Minimis U.S. Content)作為護欄的經典案例。該法案的實施確實已幾乎徹底改變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格局。這使得OT更想深入閱讀法案全文,而不僅僅是看媒體上的摘要及解析。

所謂的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通常指一國在其管轄範圍之外,依據其國內法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行為進行限制或施加影響的能力。對於美國而言,這通常表現為利用美國的法律和經濟優勢,對外國企業或個人進行管轄。例如,在《晶片與科學法案》中,相關規定可能要求任何使用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公司需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即便這些公司並非位於美國境內。而「微量原則」(De Minimis Rule),具體來說是指如果某一產品包含了少量的美國原產技術或成分,當其比例超過某個最低限額(例如 10% 或 25%)時,即便該產品是在美國境外生產,仍可能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法的約束。這個限額通常根據出口的最終目的地來調整,例如對於出口至受制裁國家的產品,限制可能更為嚴格。這一規定對全球供應鏈影響深遠,特別是在半導體行業,因為美國技術、軟件和設備在全球半導體製造中占據關鍵地位,即使是含有少量美國技術的產品,也可能因此被禁止出口到某些國家或地區。

美國於2022年8月9日通過了《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旨在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該法案投入超過520億美元,用於支持美國國內的半導體研究、發展和製造。 法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 財政補助:提供390億美元的直接補助和其他獎勵措施,鼓勵企業在美國建立新的晶片製造廠。
  • 稅收抵免:提供25%的投資稅收抵免,減輕企業在美國設廠的成本負擔。
  • 限制條款:獲得補助的企業在十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或俄羅斯等國家設立高於28奈米製程的新先進半導體工廠,以防止技術外流。 

該法案的通過引發了各方反應。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助於緩解美國國內的晶片短缺,創造高薪工作,並保障國家安全利益。然而,反對者則擔心,這可能只是圖利晶片生產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引發國際間的經濟緊張。 

對台灣而言,該法案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台積電等台灣企業已宣布在美國進行重大投資,例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超過650億美元,並將獲得法案下最高66億美元的補助。然而,專家認為,台灣的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非常先進,具有獨特的優勢,難以在其他地方被取代。因此,該法案不太可能掏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 

《晶片與科學法案》反映了美國試圖重振其半導體產業,減少對外依賴,並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戰略意圖。這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和地緣政治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讀《以善意鋪成的地獄》 - 「如何不修補美國外交政策」

2024年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由已經當選過美國45屆總統的川普,挑戰成功拿下了第47屆總統,並即將在2025年1月20日就職。比起第一次當總統時的內閣安排,這次的節奏顯然明快許多。本書的第六章《如何不修補美國外交政策》,點出了作者對於川普第一次當選總統時,外交人士的安排以及走向,都很值得參考為何這次川普的人事布局,不再採用各領域的大腕,而是以忠誠度為最優先考量。我覺得本書中作者對於川普在外交政策上的觀察,也有助於我們對於川普重新執政後的外交政策理解,也解釋了為何原本想要大有作為的川普,後來卻趨於與美國傳統外交政策逐漸一致。

本圖取自: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