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Marriag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arriag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長風破浪會有時

四月是一整個忙碌的月份。月初出差協助客戶度過量產前的難關,經歷驚濤駭浪般的兩星期,專案總算穩定下來,進入第一階段的量產。在客戶端支援的最後幾天,看著客戶們久逢的在下班時間準時的清空辦公室,心裡跟著踏實許多。

在新年的時候,和Feng計畫好四月底要去蜜月旅行,偏偏四月有一半的時間在出差,所以行程只好辛苦Feng幫忙安排。利用在客戶端休息的時間,和Feng討論她精心挑選的行程以及交通工具,好方便在結束支援後可以立即訂下,緊接著兩星期的婚假。

我們的蜜月旅行主要是以夏威夷為主。去年一整年一面忙著工作,一面處理婚禮大小事,能夠出國度假讓我們非常期待,而實際上從夏威夷回來後也讓人流連忘返那裡的生活。在開始描寫我們玩得有多爽快時,有幾件事情還是必須要跟Feng懺悔(雖然也已經懺悔過了);關於幾件沒處理好的事情,好好寫下來,提醒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

Honolulu HHV Tapa Tower俯視

這趟夏威夷的行程,除了請旅行社訂購機票與酒店外,行程安排是我們自己負責。我們主要待了兩個島嶼,先後是Maui以及Honolulu。在Maui安排的行程比較單純,自己租車就可以完成;但是在Honolulu我們則是透過網站報名當地的Tour,線上繳完授權金後,到當地搭乘接駁車。這樣的Tour一共有兩個,一個是在Honolulu第二天參加的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以及第三天的浮潛;偏偏就是這兩次的接駁我都沒有處理好!

從訂完Tour後,Feng就時常耳提面命提醒我要確認接駁地點以及時間,連到了Maui之後還同樣叮嚀著;偏偏我自以為是的覺得Tour那邊會主動發E-Mail或是電話聯絡,畢竟現在是個服務至上的社會,所以便延宕了確認的時間。後來事實也證明主動聯絡這件事情是不會發生的!美國的服務文化跟台灣的服務文化截然不同;既然在電子票據上註明要在行程開始前48小時到當天的這段時間以內確認接駁地點以及時間,有沒有做到確認的責任就落在消費者身上。

參加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的當天清晨仍沒有收到任何的電話以及E-Mail,終於開始緊張起會不會錯過Tour,連累Feng也玩不成;一個人USD 125的行程,若沒有跟到可想而知緊接而來便是兩人的爭吵,然後整趟蜜月旅行大概也玩不下去。這種後果當然是大家都不想發生的,但事情擱在那邊沒人處理是永遠不會被解決的。

既然是自己桶的簍子,當然自己要負責,總沒有理由讓Feng收拾爛攤子吧!回想自己在工作上總是很積極去幫客戶處理問題,甚至是趕在客戶之前就先知道有哪些問題;即便沒辦法立即處理,起碼也可以給出一個粗略的解決方案讓客戶安心。相形之下在處理家務事上怎麼就沒那麼積極了?

好吧!當下還是先冷靜清點一下有哪些工具可用。用E-Mail聯絡可能緩不濟急,畢竟再半個小時左右就是接駁時間。那麼電話聯繫呢?好在飯店網路頻寬還不慢,可以先試試Skype,若通話品質真的不好,也只好用漫遊。

拿定主意後,鼓起勇氣打Skype到當地的旅行社詢問,心裡滴咕著好險有打這通電話,因為HHV根本沒有接駁點!於是我們再接再厲問清楚最近的接駁點有哪些地方、接駁時間等等,並請對方仔細幫我們將接駁點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拼出來。感謝小姐的熱心以及耐心!還好接駁的地方離飯店很近,步行10分鐘內可以到達。最後我們提早到達接駁地點,在導遊歡樂的開場中駛向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沿途風景

至於第三天接駁地點的警戒心則因為電子票據上清楚寫著「HHV Tapa Tower」,因此便很放心的在接駁時間前的20分鐘才聯絡旅行社確認接駁時間及地點,結果果然就出問題了!

到了Tapa Tower大廳詢問後,才知道有兩個接駁點;因為跑錯了接駁點,也害得我們錯失了最早班的接駁車。正當我們感到氣餒時,很感謝Feng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脾氣,而是一起冷靜的想解決方案;這時我發現手機顯示的WiFi訊號還算不錯,趕緊再打了通電話到旅行社,經過和Feng輪流跟對方溝通後,再次確認了接駁地點,也確認了10:00還有一班接駁車。我們可搭乘10:00那一班,並且不須再另外支付費用。在搭上接駁車後,前往到Hanauma Bay一整個心情大好,因為那裡實在太漂亮了!

這趟旅程並沒有因為兩次接駁車事件而敗了興致,反而也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更了解對方處理事情的方式;我們明白到彼此很願意為對方付出,也願意承擔責任處理事情,並且理性的解決問題。說真的,我的英文會話能力比不上Feng,特別是聽力這一方面(好吧,我承認還有文法、單字... 頂多再加上閱讀、發音...),當我很努力的跟對方溝通到語塞時,Feng很樂意接手溝通的角色,並且一起循序漸進的問到我們想得到的答案。

因為沒有帶到腳架難得成功的合照

忘記是哪部電影裡面的台詞,這句台詞是這麼說的:「信任是來自於了解」。透過這趟旅行,我們對互相更了解,也更信任彼此;基於如此,我們才能對往後的日子更有信心手牽手一起渡過。很感謝Feng幾天以來的許多包容,放棄抱怨的機會,選擇一起好好完成這趟難得的旅行;若非如此,我們也無法增添個可貴的回憶。這應該是比旅程中玩了哪些地方,看來哪些風景,最值得的事情。

O.T.
04/05/2014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無限感謝

  偶而沒賴床的周末早晨,捨棄包子饅頭,我會試著做些比較耗時的早餐,比如蔥抓餅之類的。因為忙著婚禮,一連好幾個星期未曾親自下廚,新婚的第一個蔥抓餅,更是全神貫注著火侯。這次特意不加一滴油,嘗試憑藉著炒鍋本身的溫度以及火侯的控制完成蔥抓餅的烹製。

  用手指輕觸鍋邊,是測試鍋溫的好方法,雖然原始卻很精準;這個技巧樸實無華,全賴分寸是否拿捏得當。當鍋子的溫度恰到好處,將蔥抓餅放入,時而不時地翻翻面,讓餅皮慢慢煎至金黃。餅皮開始略為焦黑時,拿起筷子隨意擠壓幾下餅皮,壓力的作用使得它一層層綻開。最後將蛋打入,然後翻轉餅皮覆蓋於蛋上,完成!

  仗著炒鍋厲害,總算是沒有失手。趁著Feng盥洗時間準備早餐,是再熟悉不過的程序,只是這個早晨洋溢的味道不僅是食物與火侯間曼妙組合,同時也是新婚的幸福。

  籌備將近半年的婚禮,在上周末圓滿結束。期間安排父母見面、與雙方父母溝通結訂婚流程的大小事、拍婚紗照、訂飯店、訂婚、結婚... 一件件處理下來,無不都是和Feng胼手胝足完成。說到底,最感謝的還是Feng。

  雖然我們盡量事事親力親為,但過程中還是麻煩許多親友們幫忙;沒有這些親友幫忙,便無法有完整的婚禮流程呈現。再加上當天飄著陣陣小雨又逢低溫時節,看見那些依約前來的賓客,心中無比溫暖。

  趁著週末假期的空檔,一一感謝了這些重要的人。如果有遺漏的朋友,請原諒OT的失禮;但是你們知道,因為有了你們的祝福,這場婚姻才更加圓滿!

  「謝謝!」 ... 簡單一句話,道盡我無限感激。


Overture Y. Chao
05/01/2014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婚紗照拍攝 - 「翱翔」

  如同往常一樣,起床後盥洗完成,接著便開始準備早餐。周末的早晨總是比較悠閒,泡了杯咖啡,完成沒有寫完的文章。約莫09:00,房間裡傳來鬧鐘聲響,本想再讓Feng多睡一會,不過想到還有許多婚禮的事情要處理,掙扎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叫醒她。

  進到房間看到Feng捲成一團,一副還想再多躺一會的樣子。我搖搖Feng,試圖叫醒她。

  「嗚... 我還想多睡一下,衣服還沒有買完...

  「咦?買甚麼?」

  「噢,我夢到我在買衣服,還有一條絲巾還沒買,好漂亮,還沒逛完說...」說完,Feng又繼續轉身「shopping」去了,留下哭笑不得的我乾坐在床邊。

  昨天開始有些傢具陸續到位,整修工程也正緊鑼密鼓的籌畫,再加上這兩週趁著周年慶採買了六禮用品,日子真的近了。雖然錢像流水般的灑出,不過我想Feng這幾個周末應該逛街逛得很開心,而且看到她這樣買到欲罷不能,身為一個男人,倒覺得有點意思。

  一年來,上班時透過工作調整生活步調,充實專業技能;下班後則是透過做家事,學習如何成熟的照顧一個家,也能因此和Feng交換許多經營家庭的概念。原本以為這樣會累得無法負荷,雖然不得不承認剛開始數度想放棄,但是熬了一陣子之後,事情慢慢上手,卻也樂在其中。我覺得目前的生活,心很自由。

  經歷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特別是在面對婚姻時,會讓我思考「自由」是甚麼?人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可以稱為自由?婚姻對相愛的兩人是場囹圄或是一種解放?我在德國的時候一個人無憂無慮,是種自由;但是跟Feng一起承擔生活,同樣感到自由。但這兩者的自由,很不一樣,不是嗎?

  對於未來,我們希望可以隨心所欲地看看世界,透過不同角度反思自己的存在。旅行,也許會成為往後我們生活中另一項重要聯結。


【後記】
  感謝板橋法緹新絲路協助婚紗拍攝,從挑禮服、拍攝、修片、美編,過程中對於我們的要求都能夠盡力達成。不過站立中立的立場,如果是同樣的價格應該會有更好的選擇,希望大家在挑婚紗時還是可以多比較。

  「大器」一篇中,照片是在監察院拍攝。監察院為新開放的景點,可提供民眾免費申請。

  完整婚紗照相片可至15/03/2013婚紗照相簿觀賞。

<<    1    2    3    4    >>

Overture Y. Chao
10/20/2012

婚紗照拍攝 - 「大器」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全的絕望不存在一樣。」這段話引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聽風的歌」-作品裡的一句話。

  因為Feng買了不少村上春樹的作品,如果想要了解Feng的想法,讀她所閱讀的書籍是很有效率的方式,所以我也開始讀起村上春樹。因為這個契機,當我們跟攝影團隊討論拍攝方式時,扣除掉婚紗基地這個絕對不允許的選項外,還萌生一個奇妙的念頭:「能不能拍出有村上春樹風格的婚紗照呢?」

  看在攝影團隊眼中,也許這只個荒誕不羈的想法,甚或是不知道我們所指的「村上春樹風格」是甚麼;但是我們能夠笑談自己婚事的當下,其實背後不知需要克服多少心理障礙,做足多少準備。

  在「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這部電影中,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飾演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之一的約翰奈許(John Forbes Nash Jr.)。電影的其中一幕,晚年的Nash上完課後正從教室內走出,此時他的同事已在教室外面準備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獎提名;這時年老的Nash知道自己仍未走出精神分裂症的陰霾,隨手抓住身邊的學生問道:「你有看到我身邊的這個人嗎?」

  即便沒有精神分裂,有時候事情過得太順利,也會讓人感覺很不真實。有一天開車上班的路上,我看著Feng心中頓時有種疑惑:「這一切是真的嗎?」我曾經懷疑過Feng是不是真實存在,會不會只是我對幸福的一種投影?想不到人在絕望時恐懼,面對幸福的降臨亦是戰戰兢兢。

  愛情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即便再契合的兩人,都需經過時間洗鍊;相對於自己只是在一無所有中求進步,Feng卻是賭上了所有來支撐這段感情。能讓她選擇我,是我的福氣。

  文章寫到這裡的同時,正好KKBox在播放林凡和郁可唯演唱的「聽你說」,恰到好處的讓我陶醉和Feng的相處時光:

  我們很開心因為努力生活 和你們分享榮耀的那一秒鐘 如果難過你肩膀最寬闊 你幫我帶走烏雲滿布的天空
  如果生活少了有你陪我 我整天開著手機也感到失落 因為我們都最想看到 彼此燦爛的笑容
  ... ...
  我唱的歌只希望你快樂 其他的我也不想要想的太多 因為我們都最想擁有自己最真的感動
  聽你說 聽你說 我們同時擁有一個真心的朋友 聊日出日落因為有夢 所以更認真的生活
  ... ...


  愛情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需要經過時間洗練;當人生不斷前進,工作的成就、家庭的經營,現實生活的變化會一直考驗兩人的關係。好比我們即將從情人成為夫妻,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就有許多事情必須學習;例如和雙方父母的相處與溝通、禮俗的準備、賓客的安排、尋找適合的婚宴場地、購買禮品、整修家裡、拍婚紗照等等。如何有效率地達成目標,而且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尊重不同意見,我們仍在不斷學習。

  當我們決定攜手走下去,望著遙遠的未來,步步為營每一步,然後還要大方優雅地走著。



<<    1    2    3    4    >>

Overture Y. Chao
20/10/2013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婚紗照拍攝 - 「邂逅」

  自從婚紗照拍完之後,一直有計畫寫篇以拍婚紗照為主題的文章。但是想到每每開啟Google搜尋「婚紗照」這個關鍵字,其實早就有不少婚紗公司或是部落客們大力分享如何拍出好看的婚紗照。在這樣的條件下,會覺得自己寫起同樣類型的文章,未必會比較精彩。所以第一個問題來了:「究竟可以寫些什麼呢?」

  婚紗照若用記敘文的方式書寫,雖然可以鉅細靡遺描述婚紗照拍攝的過程;但對於拍攝婚紗照這種難得的經驗來說,不探索箇中的辛苦與樂趣,未免有些可惜。但若是導入論說文式的結構,雖然可以理性分析、清楚指出其中所得到的成長;但同時似乎也很容易變成批判拍婚紗照這件事情。然而,單單只為了強調自己在拍攝時的情緒,過於澎湃的情感,也許會讓人讀起來覺得虛情假意吧。

  2012年遊學回來之後,就像是從巨人國回到地面的傑克;雖然帶著許多寶藏,卻也得重新面對現實生活。歷經找工作、建構新的社交網路、重新累積資產,然後在愛情裡展開新的冒險... 事情排山倒海般的接踵而至,也讓我經歷此生最貧窮的一年。但隨著事情一件件的處理完,反而更能體會爭取每一個機會的勇氣,砥礪自己不服輸的的志氣。誰說人窮就一定志短?

  假若以婚紗照這種主題作為延伸,反思自己所經歷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也許這樣的想法能恰到好處的註解出屬於我跟Feng的靈魂。我決定將婚紗照分成四個主題來寫,就如同我們對外景設定:「邂逅」、「書香」、「大器」、「翱翔」,總結我們對短中程生活的結論與期待。


  外景其中一幕是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我們拍婚紗照的季節,是天候狀況不算穩定的三月。當天飄著雨,天氣濕濕冷冷的,這種時候女孩子穿禮服拍攝,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故宮博物院遊客很多,雖然已經避開假日,但是還是一車一車湧進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

  故宮算是台北很有指標性的景點,建築也算是有特色;不過放眼四周,當天除了我們這對新人外,好像沒有其他人在這邊拍攝婚紗。也許就像是攝影師大哥跟我們說的:「現在年輕人都已經不來這邊拍婚紗了」。停車困難以及人潮眾多,或許都是令人望之卻步的原因。

  但是這個景點對我和Feng深具意義,所以一定要來... 因為我們是從這邊開始的!

  「人脈」這件事情對人生究竟有什麼影響似乎永遠說不清。有時候認識某些人,對生命的確是增添了許多色彩,但有時候情況卻恰恰相反。扶青團(Rotaract)是一個伴隨我四年多的地方,在這邊認識了許多朋友,藉由這些朋友也擴展了一些視野。也許是世間緣份往往冥冥中早已註定,交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那些不同的人,藉由扶青團這個媒介發酵,竟能同時勾勒著一段最沈痛的道別,以及最溫暖的邂逅。

  回到故宮這個空間,仿古的建築內四海遊客雜沓依舊熙攘;約莫一年前,與我們在此初次相遇時變化實在不大;但誰也沒想到一年前素昧平生,今日舊地重遊,轉眼間已決定共譜此生。


<<    1    2    3    4    >>

2013/10/17
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