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ET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T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2022年投資組合檢討

2022年對於投資來說還真不是一個容易的年,雖然OT身邊確實有朋友仍靠著金融商品大大發利市,但顯然OT不是這掛的,帳面上目前的投資都還處於負報酬的狀態;唯一的萬幸是沒有投入虛擬貨幣。所以本來沒有動力寫這篇文章,不過既然都說自己比較善於用文章總結自己的思考,再加上本系列也寫了兩年,繼續以一貫之吧!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2021年投資組合檢討

如同前一篇「投資組合檢討」文章所述,OT相信實業興邦,因此樂於投入工作的時間高於投資理財許多;並且相信認真工作,定期定額投資,財富自然可以累積。時間過了一年,來檢討看看這個信念是否有動搖?

下面這張圖是自2020年5月21日紀錄以來的資產走勢以及報酬率走勢。左邊縱軸原本顯示是資產價值,被OT拿掉,灰色區塊跟長條圖對應到此軸;右邊縱軸表示報酬率,紅色及灰色曲線對應此軸。資產走勢是看灰色的區塊,柱狀圖跟灰色區塊的不同是有沒有加上了新台幣的價值;所以整體資產走勢要看灰色區塊。灰色曲線跟紅色曲線同樣是報酬率,但是灰色曲線表達的是柱狀圖區塊的部分(即不含新台幣),紅色曲線是自OT擁有這張保單以來的報酬率。

圖中有三個紅標,第一個紅標是自從2019年COVID-19爆發,因為FED不斷QE推升了全球股市的一波漲勢,OT在2020年7月做了一次獲利了結;第二個紅標是做了第二次獲利了結。在第二個紅標後因為新台幣占有比例太高,因此影響了成長;從現在這個時間點檢討可以發現第二個紅標做獲利了結這個決定可能是對的,因為看灰色的曲線可以發現當時OT手上的配置組合報酬率並不好。第三個紅標不是因為全球股市突然飆漲或是買到甚麼很厲害的基金,而是因為公司比較賺錢所以調整薪資,因此增加了投資金額。

資產走勢與報酬走勢

目前OT的投資組合中資產占比如下圖。目前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的依序是野村中小基金、聯博-國際科技基金、聯博-永續主題基金A股美元、貝萊德新能源基金。最賠錢的是摩根亞洲增長基金、摩根中國基金以及瑞銀生化股票基金。摩根這兩檔基金雖然是輸給北京政府的監管機制,但長期來看OT還是很有信心。

因為台幣升值的緣故,美元資產的報酬率因為匯率被吃掉不少。債券型的基金這段時間OT發現其實它作為「保護傘」的功用不太大,之後應該會計劃降低債券型基金的持有。


資產組合

下圖為今年報酬率較高的五檔基金報酬率:野村中小基金(59.14%)、聯博-國際科技基金(23.75%)、聯博-永續主題基金A股美元(23.44%)、貝萊德新能源基金(18.72%)、聯博-國際醫療基金(18.61%)。

表現最好的五檔組合自今年以來報酬率

這五檔基金對比台股及美股大盤表現如何?標普500(25.64%)、納斯達克(24.09%)、費城半導體(39.51%)、道瓊指數(17.20%)、台灣50(17.19%)。雖然不能說都能贏過這些主要指數,但至少看起來是可以跟上大盤走勢。

台股及美股主要指數自今年來成長

今年表現較糟的五檔基金分別是:摩根中國基金(-12.73%)、瑞銀生化股票基金(-6.41%)、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3.08%)、摩根亞洲增長基金(-2.74%)、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2.28%)。加上美元的匯損,報酬率可想而知。比起2020年,摩根中國基金、瑞銀生化股票基金、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摩根亞洲增長基金報酬率其實還挺不錯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自FED QE以來就從來沒好過。OT對於大陸市場還是很有信心,看這段時間摩根中國基金及亞洲增長基金有從谷底反彈的趨勢,希望後勢可期。

表現最差的五檔組合自今年以來報酬率

下圖是新台幣對美元的趨勢,今年初新台幣28.134對1美元,到11/18號止是27.747對1美元,漲幅1.3%;美元指數今年很強勢,新台幣對美元還可以升值,可見新台幣更加強勢。

OT有幾個啟示:

  1. 錢要投資
  2. 認真工作,提高收入
  3. 要慎選投資組合,更要了解自己的組合
  4. 常關心財經新聞,不僅了解整體趨勢,對工作也有幫助
  5. 定期定額,分散風險
  6. 每隔一段時間檢討,在學習中成長

這幾年幣圈雖然狂熱,不過OT覺得賺錢賺得扎實就好;把心力放在將公司往上市的路徑上推進,才是OT現在真正想做的事情。沒有高超的投資技巧,基本上投資組合跟前一年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標的會有所調整;然後,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有推出「智動e-Go」的投資組合,那是由中國信託的專家選定,使用者無法自定義;OT也同時放錢進去對比上述的投資組合,目前看起來是智動e-Go較穩健、手續費低,但成長性OT的組合略勝一籌。可能還要再放長時間觀察,再跟各位網友分享。

回到文章的最前頭,答案是:是的,目前信念尚未動搖。


~本篇獻給那些覺得「步步為營賺錢也不錯」的人們~


相關連結:


OTORI
民國110年11月19日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2020年投資組合檢討

本篇以自己做為投資人的觀點出發,檢討購買的理財工具。

做為上班族,OT不願意投入時間精力關注主動投資類型的工具,例如股票、期貨等,所以其實能夠使用的投資工具也很有限;再加上股海茫茫,確實也有點選擇障礙症,所以至今唯一敢投資的個股只有N公司。

ETF是近年流行的投資工具,是不是一檔好的ETF,要看的是這檔ETF對它標的的指數追蹤偏離度如何。以元大暢銷的「元大卓越台灣50基金(0050)」以及「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0056)」這兩檔為例,根據元大證券官方(https://www.yuantaetfs.com/#/FundTracing/3)公布的偏離度如下:

元大官方各檔ETF追蹤偏離度

可以看到「元大台灣卓越50」對於「台灣50報酬指數」偏離度相當低,也就是基金淨值走勢貼近台灣50報酬指數;而「元大台灣高股息」對「台灣高股息報酬指數」偏離度較高,也就是基金淨值走勢跟台灣高股息指數存在較大的偏差。下圖是從MoneyDJ理財網(https://www.moneydj.com/)一年來的走勢圖來看,今年以來兩檔ETF與對標指數的走勢都是相同的,所以有購買到這兩檔ETF的朋友資產應該都有跟著成長。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對標「台灣50報酬指數」

「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對標「台灣高股息報酬指數」

OT自己是有入手「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因此在本篇也記錄下此檔ETF的持股比例。以產業來分半導體約佔57.28%,已經佔去一半,第二名為金融保險約佔13.08%;台積電約佔48.07%,鴻海約4.27%,聯發科約4.15%,三者相加也超過佔比的一半,所以很明顯這檔ETF的持股是朝半導體業傾斜。以上都是公開資訊,投資人很容易就可以查到。(以下來自MoneyDJ理財網):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依各股持股比例

就跟投資工具有分主動型以及被動型兩種投資工具一樣,基金也有分主動型跟被動型兩種。ETF就是屬於後者,被動去追蹤指數。而常見的共同基金、對沖基金、平衡型基金等,就是屬於主動型的基金,會去主動調整持股比例。

而 「基金可不可以買?」這個問題是在各大理財節目、書籍常探討的議題,答案是見仁見智;不過OT身邊有在買個股的朋友,對於基金通常是斥之以鼻。一個很重要的論述是「不論基金是否賺錢,你都要付管理費。」 的確比起ETF,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要來得高出許多。

很多年以前安泰ING還在的時候有推出一張投資型保單,這個保單可以讓被保人自己決定投資組合。起先會買這張保單是因為當時還在念研究所的OT,已經有朋友踏入保險業,當作是幫朋友做業績。這張保單裡面,OT有配置野村證券的「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是以投資台股為主標的,它的酬率如何呢?

以五年為區間,對比「台灣50報酬指數」(96.86%)以及「台灣高股息報酬指數」(69.60%),這檔基金的報酬率為107.20%,不僅報酬率超過台股大盤,也略勝「台灣50報酬指數」以及「台灣高股息報酬指數」。

「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對標報酬指數

可以來看一下「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這檔基金的持股情形(截至2020年9月份)。以產業來看,上市半導體佔28.49%,上市電子零組件佔21.82%,上櫃半導體佔16.01%,前三名佔50%以上;以個股來看,第一名的台積電佔8.45%,明顯比「元大台灣卓越50」佔比小許多。前50%依序為:世芯-KY (7.92%)、南電(7.52%)、力旺(6.40%)、美利達(6.31%)、嘉澤(5.51%)、欣興(5.33%)、聯發科(4.83%)。也就是說前50%各自都佔不到基金的10%,所以意味著主動型的基金操盤者比較具備彈性嗎?

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依各股持股比例

同樣在OT投資組合中,也有配置再比「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更積極的基金,包括「聯博-國際科技基金」、「摩根亞洲增長基金」以及「摩根基金-中國基金」。以「聯博-國際科技基金」為例,同樣以五年為區段來對比各指數的報酬率。五年來「聯博-國際科技基金」報酬率為202.35%,「台灣50報酬指數」96.86%,「道瓊科技指數」184.00%,「那斯達克100指數」150.02%,「費城半導體指數」245.63%。雖然跟不上「費城半導體指數」,但基本上報酬率還是可以的。


聯博-國際科技基金」對標報酬指數

而這檔基金的持股狀況如何呢?至2020年8月份為止,以產業類別來看,佔前面50%的產業分別為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16.68%)、軟體(18.16%)、其他(16.36%)、資訊科技服務(10.27%);而以個股來看,佔前50%的個股有Apple(8.64%)、NVIDIA(4.27%)、Microsoft(3,89%)、PayPal(3.46%)、Adobe(2.42%)、Visa(2.27%)、Tesla(2.07%)、Salesforce(2.06%)、Advanced Micro Devices(1.95%)、Alibaba Group(1.89%)。是不是大部分的公司不僅自己是使用者?或至少都是赫赫有名的呢?這也導出另一個議題:為什麼許多投資達人推薦投資美股了!


聯博-國際科技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聯博-國際科技基金」依個股持股比例

下面這張圖OT把「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聯博-國際科技基金」、「摩根亞洲增長基金」以及「摩根基金-中國基金」這四檔基金同樣以五年為區段拉在一起做對比。五年的報酬率,「野村中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107.20%)、「聯博-國際科技基金」(202.35%)、「摩根亞洲增長基金」(106.40%)以及「摩根基金-中國基金」(130.05)%。跟新聞報導的相同,明顯可以看出來今年以美國科技為題材的股票漲勢洶湧。

基金報酬率比較

同樣來拆解「摩根亞洲增長基金」以及「摩根基金-中國基金」這兩檔基金的持股比例。首先先看「摩根亞洲增長基金」,至2020年8月為止,佔前50%的產業是金融(22.40%)、資訊科技(22.20%)、消費品(22.10%)、通訊服務(15.10%);以個股而言佔前50%的是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中國大陸,10.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台灣,9.00% )、Tencent Holdings Ltd. (中國大陸,8.60%)、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韓國,6.70% )、AIA Group Limited (香港,3.60%)、JD.com, Inc. (中國大陸,3.20%)、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 Ltd. (香港,3.00%)、PT Bank Central Asia Tbk(印尼,2.90%)、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 (中國大陸,2.80%)、NetEase, Inc (中國大陸,2.80%)。

接著看「摩根基金-中國基金」,至2020年8月止,佔前50%的產業是消費品(25.30%)、資訊科技(14.60%)、通訊服務(13.80%)、金融(12.60%)、健康護理(11.30%)。以個股而言前50%的是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中國大陸,9.80%)、Tencent Holdings Ltd. (中國大陸,8.60%)、Meituan Dianping(中國大陸,6.20%)、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Ltd. (中國大陸,5.40%)、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 (中國大陸,3.10%)、NetEase, Inc (中國大陸,2.70%)、China Merchants Bank Co., Ltd. (中國大陸,2.50%)、Kingdee International Software Group Co., Ltd. (中國大陸,2.40%)、Ping An Bank Co. Ltd. (中國大陸,2.10%)、Country Garden Services Holdings Co. Ltd. (中國大陸,1.90%)。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依個股持股比例

摩根基金-中國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摩根基金-中國基金」依個股持股比例

為什麼總是拉5年呢?不拉1年或更短?除了OT自己本身是定期定額長期持有外,另外也是看這些趨勢可以提醒自己一件事:「投資要趁早」!OT相信實業興邦,因此樂於投入工作的時間高於投資理財許多;相信認真工作,定期定額投資,財富自然可以累積。而也因為是定期定額,所以任何一個時間都可以是進場點。

投資當然是要賺錢,不過追求報酬率卻不是OT投資的唯一標準。像是OT有配置一檔「貝萊德新能源基金」,這檔就是以永續能源發展為投資標的的基金,OT也希望自己的錢能有一部分透過資本市場支持這樣的產業,除了有前瞻性,也是對這樣的主題表達認同吧!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檔基金的報酬率,以五年為一個區段來看,報酬率為85.77%,對標台灣50報酬指數的96.86%差了約10%。以持股比例來看,至2020年8月止,佔前50%的產業有潔淨能源(23.18%)、建築及消費(20.90%)、汽車與永續運輸(20.17%);以個股而言,前50%的個股有ENEL SPA (5.00%)、NEXTERA ENERGY INC (4.99%)、RWE AG (4.07%)、EDP RENOVAVEIS SA (4.00%)、SCHNEIDER ELECTRIC SE (3.97%)、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3.35%)、VESTAS WIND SYSTEMS A/S (3.24%)、KINGSPAN GROUP PLC (3.17%)、SAMSUNG SDI CO LTD (3.14%)、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3.00%)。

「貝萊德新能源基金」對標報酬指數

貝萊德新能源基金」依產業別持股比例

貝萊德新能源基金」依個股持股比例

下圖分享的是目前OT的資產配置,很明顯目前是以新台幣最多,為什麼呢?主要是8月那波高點後OT將部分成長型的基金轉換,配置到了貨幣跟債券,做個守成;然後再透過這張投資型保單的「新台幣帳戶定期定額」重新配置到成長型基金。當然截至本篇完成為止,我們知道後來美股一直到10月都還在創高,而台股高點則出現在9月中旬;所以雖然OT在8月時先做部分轉換,但有收獲也不算吃虧吧?

資產配置比例

因為OT比較詳細追蹤自己的資產組合的時間很短,從今年五月左右才開始每天追蹤,不過以下資料還是可以分享一下。會想追蹤自己投資組合全是好玩,算是某種對數字的強迫症吧!😆

下圖是資產走勢與報酬率走勢。這張保單將「基金組合報酬率」與「保單還原報酬率」分開計算,所以會有兩種報酬率。基金組額報酬率顧名思義就是OT所配置的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加總起來的報酬率,但這其中並沒有計算貨幣的部分;而保單還原報酬率則是包含前置費用、已經贖回的金額等等,再加上貨幣的部分。可以看到下圖中6~8月基金組合報酬率有一個很明顯的成長,隨著OT部分轉換之後,報酬率明顯下降,但是保單還原報酬率還是維持在6~7%左右。

資產走勢與報酬率走勢

下圖是五月以來資產配置情況,可以看到把部分成長型的基金轉換到新台幣帳戶。
資產走勢

我認為投資型保單的還原報酬率必須要高於5%,對這張保單來說才算是有賺的;目前6~7%的報酬率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再加上其中也有配置過一些不賺錢的基金。現在資產的配置顯然債券跟貨幣佔大半部分,雖然保本卻影響成長的動能(很明顯資產成長在8月份後停滯),再加上美元貶值也侵蝕報酬率;預計在美選之後再把錢有計畫的投入回成長型基金。

這張投資型保單OT在民國93年就已經購買,當時是窮學生,這時會購買的商品一定是因為對方是很值得信任的朋友。可惜這張保單買了之後好幾年,這位朋友並沒有做好保單服務,直到2013年之後我才對這張保單的操作比較熟悉,也因此才開始有比較好的報酬率回報。所以購買金融商品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買甚麼樣的商品、有甚麼樣的特性。

希望這篇文章有助於自己往後的投資配置。



相關連結:


OTORI
10/2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