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 - 至宋朝

上一篇《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 - 至春秋戰國》文章寫到趙氏一族的起源,從三皇五帝到了春秋、戰國、秦與漢。本篇繼續來閱讀到宋朝的部分。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網址。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 - 至春秋戰國

民國93年先父離世之後,回苗栗家裡掃墓的工作自然而然落在我們兄弟倆上面;反而因此對於家族的歷史更加好奇。就OT自孩提以來的認知,是先父從小家裡很貧窮,要幫著祖母放牛,憑藉著自己努力考上大學公費生,從老師、調查員、最後是公務人員的身分退休。先父還在的時候常說我們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當時只以為先父是在隨便胡謅,聽聽便罷,也沒想要認真考證。後來隨著叔叔們講述更多先父生前的故事,發現自己對家族的理解誤謬甚多,也導致對家族歷史越發感興趣。

直到去年年底,發生了一件事情,更直接導致OT認真考證族譜。記得有一次在跟女兒聊天,我順口說了一句:「我們中國人常說...」 結果立即被女兒打斷:「爸爸,可是我們不是中國人啊!」 OT才警覺到,「中國」這個原本是文化上、歷史上的上位概念,因為近幾年的政治氛圍,已經成為一個思想清洗的政治工具。不過本篇OT沒打算批判政治問題,只單純好好考究一下趙家族譜,究竟現在的家族是從何而來?

本文所引用圖片的手抄本來源據考究是在宣統辛亥年(西元1911年,即辛亥革命成功的那年)重抄,這是翻拍自苗栗老家的舊筆電中;因為Wi-Fi連線、USB驅動老舊等問題試過幾次沒辦法將原始檔拷出,因此OT用手機翻拍。OT本篇摘錄序言至春秋戰國時期,因為要參考的史料有點多,雖然在以前國、高中時期都略讀過一二,但隨著族譜重新複習,更加有帶入感。特別感謝三叔多年來一直維繫著與趙氏宗族的關係,提供許多珍貴的資料給OT參考。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網址。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2024年投資型保單投資組合檢討

本篇檢討OT投資型保單的配置,主要想做一個實驗:透過合理的投資配置,投資型保單也是可以投資的。從2020年開始,OT開始撰寫系列文章從《2020年投資組合檢討》、《2021年投資組合檢討》、《2022年投資組合檢討》、《2023年投資組合檢討》開始記錄在投資型保單的配置狀況,保單還原報酬率從7.53%、6.90%、-0.93%、8.34%到2024年的14.29%,證實了如同教科書所說,累積投資的成果確實需要時間累積,很多時候都需要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堅守紀律。

2024年OT的投資型保單,資產成長約為29.15%,報酬率大約是55.90%左右。總結來說,2024年最正確的選擇是沒有配置任何債券型基金,完全避開了「送分題變送命題」的玩笑話;倒不是OT有甚麼先見之明,其實OT從2023年就決定降低債券型基金的配置,主要原因如下:

  1. 仗著自己年紀還不算太老,應該多配置一些積極型的投資標的。
  2. 往年在配置債券型的基金時,發現報酬率比起股票型的基金報酬率少得可憐:多頭時沒有股票型基金漲得多,空頭時也是會跌的,只是跌不多而已。
雖然OT也有配置其他金融產品,但大多都是定期定額,不太需要動腦,唯獨公司的股票以及這張投資型保單,算是一個對自己投資性格的觀察。2024年最低估的投資應該就是黃金跟比特幣了。


本篇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盤點民國105年至113年(西元2016~2024年)主要經濟數據

如同前一篇《盤點民國85年至民國113年(西元1996~2024年)經濟成長率(YoY)》所述,可以看到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我們不能說在蔡英文前總統主政時期的經濟很好,但要說經濟差恐怕也不盡公平;比起同時期台灣的主要貿易國家,台灣的經濟表現甚至還是表現比較好的那一群。那麼為什麼還有些民眾覺得台灣的經濟差呢?我想問題應該主要是出在結構問題,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


    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折線圖)

    本篇資料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盤點民國85年至民國113年(西元1996~2024年)經濟成長率(YoY)

    本篇文章盤點民國85年至民國113年經濟成長率,即中國民國開始總統直選後,經歷李登輝前總統、陳水扁前總統、馬英九前總統、蔡英文前總統等四任總統任內的經濟成長率(YoY)比較,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會想要查詢這個資料,主要是因為聽謝金河先生在「數字台灣」節目中多次提到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經濟很好,股市表現也很好,特別對比的就是馬英九前總統任內;從直觀上來說,OT感覺也沒錯,身為泛藍長期的支持者,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八年,OT自己也感覺到財富確實是有感的增長,不論是來自於薪資或是投資方面,所以特別好奇這樣的直覺是不是可以經得起驗證。


    自民國85年至民國113年經濟成長率(YoY)

    本篇資料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歡迎轉載並註明原文出處。

    夏遊北海道 - 中島公園

    《夏遊北海道》系列隨著離開小樽之後,也來到了旅程的尾聲;最後一天的晚上是安排吃蟹吃到飽,但實話說由於是招待團體客的餐廳,OT並不覺得品質有多好,因此不想多作介紹。不過最後一天要離開北海道的早上,OT起了個大清早,在酒店附近閒晃時,赫然發現一個很漂亮的公園—「中島公園」,後來問了領隊才知道中島公園也是日本的百選公園之一!

    有些事還真的挺講緣分,當OT才踏進公園沒走幾步,便見識到這公園的美,立即回到酒店call了岳父岳母;幸運的是平常早起的岳父岳母,也正好想趁著早餐前短暫的時間去附近走走,我們一拍即合,一起去到了中島公園。

    中島公園

    夏遊北海道 - 小樽

    這次的北海道之行,完成了許多人生的里程碑,但還是略帶遺憾;除了在札幌因為沒有現金而錯過爆O裝辣妹的夜晚外,另一個便是小樽了。因為在小樽停留的時間實在太過短暫,讓我跟Amanda決定下次可以安排一個只有小樽的深度旅行。

    小樽街景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夏遊北海道 - 北海道神宮

    從札幌前往小樽的路上,我們先去了北海道神宮(Hokkaido Jingu),北海道神宮是札幌市著名的神社,也是北海道的精神象徵之一。北海道神宮位於札幌市中央區的円山公園內,周圍環境清幽,四季景色各異。北海道神宮建於1869年(明治2年),明治也是日本歷史上極為關鍵的轉型時期,這一年處於明治維新的初期,也是日本從封建幕府體制過渡到現代國家體制的重要階段;而北海道神宮建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祭祀守護北海道開拓的神靈,為當時的移民提供精神寄託。


    北海道神宮

    夏遊北海道 - 札幌

    《夏遊北海道》系列的文章還沒寫完一半的行程,2025年都已經結束了第一個月;還好今年春節沒有出國旅遊,待在宜蘭的酒店內悠哉地過了三天,不然遊記肯定不知道要累積到甚麼時候了。不過2024年下半年不知怎麼了突然變得超忙,這部分在以後的文章中再分享吧!

    札幌電視塔

    讀《晶片戰爭》 - 「一個可以說No的日本」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他也是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Jeane Kirkpatrick客座院士、外交政策研究院(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的歐亞主任,以及總經與地緣政治顧問公司綠罩(Greenmantle)的董事。米勒著有《普丁經濟學》(Putinomics)等書,他也經常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外交事務》、《外交政策》、《美國利益》等媒體撰稿。他於耶魯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於哈佛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米勒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

    本書總共可以分成八個部分:

    • 第一部  冷戰晶片
    • 第二部  美國世界的電路
    • 第三部  失去領導地位?
    • 第四部  美國的復興
    • 第五部  積體電路,整合世界?
    • 第六部  創新外移?
    • 第七部  中國的挑戰
    • 第八部  晶片鎖喉

    OT再歸納成三個部分:「始於美國半導體的創新」(原書第一部到第二部)、「日本的挑戰」(原書第三部及第四部的前半)、「晶圓的全球化分工」(原書第四部的後半到第六部)、「中國大陸的挑戰」(原書第一七部及第八部)。本篇文章是閱讀「始於美國半導體的創新」及「日本的挑戰」的摘要,OT覺得「可以說No的日本」很符合「日本第一」的那個年代,所以決定把本篇文章子標題訂為「可以說No的日本」。

    本圖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