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新北市政府「飲食男」特展

孔子說過「君子遠庖廚」,也許意味著孔子本人不擅廚藝,但孔子對食物料理絕對是非常講究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論語「鄉黨」篇中有著這樣一段記錄: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

藉由對食物是否精緻、刀工、色、味、食材的時間、調味、食量等等的要求,可見得孔子對飲食的重視。

中國對於飲食文化的講究,不僅從論語中可窺見一斑,北宋詞人蘇軾、陸游本身也就是美食家,常在文章中透露出享受烹調食物的樂趣。吃素的陸游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中描述了甜羹的作法,說明即便是素食也可以很有樂趣:

溪友留魚不忍烹,直將蔬糲送餘生;二升畬粟香炊飯,一把畦菘淡煮羹。
 莫笑開單成淨供,也能捫腹作徐行;秋來更有堪誇處,日傍東籬拾落英。

搭著型男主廚正夯的潮流,新北市政府在捷運永安市場站的永安生活館2樓舉辦「飲食男特展」,展期是5/3~7/6。有別於電視上看到皆是職業廚師談料理,飲食男特展參展的不僅有料理職人,也有話題性極佳的非料理職人;這些不同背景的廚師、作家、雜誌總編輯、建築師,勾勒出對飲食的興趣及熱忱。職業廚師有來自「滿載屋」的一夜干達人林琛威、「Seasons」主廚洪守成;非職業廚師有來自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知名作家劉克襄、建築師鍾秉宏(也是此次策展單位Archicake Design負責人)。

走進展場會讓人喜歡這樣的空間配置。從入口處走進,右手邊「飲食男參見」是這次參展的五位參展人全身照並為這些參展人賦予不同的主題。左手邊的空間可以看見一個以透明玻璃圍成的教室,木頭做的中島兀自站立在展場中央,壓克力板製作的展品則懸掛在牆上,空間營造上讓視覺很放鬆。

在木色地板與黑色天花板之間,主色調為白色調系的壓克力板搭配內容或許是五彩繽紛的食材,呼應著水墨畫般豪邁的留白則讓人產生好奇的衝動著想一窺究竟!

展場主要分為五個區域再加上一間活動教室。五個展區為「飲食男參見」、「男人採買散策」、「愛菜羅密歐」、「美味關係」和「主廚推薦」;而教內室從6/7到6/29每週末共有12場左右的相關活動會在這舉行。當天跟Feng去參觀展覽時,教室內正在舉行啤酒品嚐,教室內的喧嘩聲迎合時而飄來的酒香與靜謐展場內沉思中的參觀人群相映成趣。

「男人採買散策」是訪問了五位參展人常去的市場,以及他們所推薦的餐廳;這些市場及餐廳對於他們的生活以及經營的事業各有不同的情感連繫。「美味關係」以影片形式錄製五位參展人制作料理的過程,在過程中參展人也侃侃而談了自己對於烹調食物的理念。位於中島的「主廚推薦」則陳列五位參展人蒐集的素材,其中劉克襄老師的手繪稿令人印象深刻

最五彩繽紛的就屬「愛菜羅密歐」了!策展單位運用巧思將不同的食物素材透過切片的方式拍攝,紋理結構顯而易見;即便只透過靜態照片呈現,彷彿這些食材也能活靈活現在眼前舞動著。

在寫這篇文章時,剛好在出差的路上看到「波登不設限」(Anthony Bourdain: No Reservations)。在第八季裡的某集他跟妻子Ottavia來到巴西里約,主要是陪他的格鬥家妻子參加巴西柔道比賽。

在看這個節目時,一邊構思著這篇文章,體會到美食跟其他藝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美食是基礎於一個分享的概念。料理並非只為了自己單一的飽足感而存在,而大部分的意義是為了分享食物的美感... 可能是香氣、味道、形狀或是色澤,然後跟愛人、家人或是朋友們分享這種烹調食物的樂趣。

波登在跟訪問中不時透露為妻子準備食物的快樂,而這種快樂確實也感染到當時在異地的我... 難得週末假期,也好好為老婆烹製食物吧!

歡迎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趁著展期還沒結束也去看看這個有趣的展覽。

【展覽資訊】
官方網站:http://www.yalac.ntpc.gov.tw/
展覽日期:103/05/03(六)-07/06(日)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 11:00 am-19:00pm
展示地點:美麗永安生活館 (捷運永安市場站二樓)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展覽策劃:archicake design
攝影:陳敏佳、汪德範
動態影像:參喜映畫
參展人:杜祖業、林琛威、洪守成、劉克襄、鍾秉宏


Overture Y. Chao
(Photograph by Yi-Feng)
28/06/2014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曙分林影外,春盡雨聲中 No.4 - 茂宜酒莊巡禮

已故的攝影大師Ansel Adams說過一段話:「攝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媒介,用來表達以及溝通。它提供不同面貌的感知、解釋以及行動力」。

"Photography, as a powerful medium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s, offers an infinite variety of per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xecution." (from Ansel Adams Qoutes.)

能夠一邊玩樂一邊攝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雖然努力想用不同角度的相片表達這趟旅程的觀點,但要能在玩樂中兼顧平衡,還是有限。有些時刻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到那瞬眼即逝的感動。流覽Maui Winery的網站後,發現有不少成功的照片,決定厚顏無恥的引用這張照片做為紀念旅程中帶不走的那片風景。

This picture is from Maui Winery

Feng在旅遊書上找到Maui Winery這個景點,由於之前我們都沒去過酒莊的經驗,所以很新鮮!Maui Winery每天在固定時段會有酒莊的工作人員導覽,透過導覽的介紹,不僅可以了解到Maui Winery的釀酒過程以及產品,更可以了解關於這座酒莊的歷史。

Maui Winery的歷史可追溯到1845年,當時Maui Winery所在的Ulupalakua還不是酒莊,是個農場,以種植農作物為主;1974種植葡萄之後,開始有了釀酒的行業。關於這裡也有個輝煌的歷史,夏威夷的國王Kalakaua在1874年即位後,就常帶著他的皇后Kapi‘olani來Ulupalakua做客;而現在Maui Winery的品嚐室,也是招待Kalakaua國王的地方。莊園內大多數的建築物是從十七世紀就流傳下來,但歷史悠久的不單只是建築物,像是莊園中的樟樹就經歷了2000個歲月年頭的洗鍊。

Maui Winery的庭園整理井然有序,還有不少主人製作的藝術品佇立其中;酒莊種植許多紫色及紅色的花朵裝飾,在綠意盎然的庭園襯托下,層次分明,別有生趣。紅花的應為劍蘭,紫色的話倒是沒有眉目。回台灣後努力Google關於這些紫色植物的名堂,有人說是薰衣草(Lavender),但我覺得應該是蔥屬百合(Allium);Allium在中國大陸被稱為山韭菜,台灣似乎沒有種植。Allium在西方常被用做觀賞用途,不過在中藥中它是種藥材,具有健脾養血、強筋健骨的功效。

在品嘗室中,可以免費品嘗酒莊的各種酒品。Maui Winery的特產是鳳梨酒,這與當地盛產鳳梨有關;以鳳梨做成的白酒及香檳,是很新鮮的體驗。

第一輪試喝以鳳梨為原料的Maui Splash以及Maui Blanc。Maui Splash的味道清淡,保留鳳梨的香氣以及乾澀的甜味,略有些礦物質的味道,不是特別討喜。Maui Blanc則是比較甜,口感也比較滑順,但也稱不上喜歡。

第二輪試喝以葡萄為原料的Ulupalakua Red。酒莊的葡萄酒是將2~3種葡萄混合釀造,似乎與傳統的葡萄酒釀製方式有所區別。像是這款Ulupalakua Red是使用Syrah、Merlot、Malbec三種葡萄一起釀造。

最後喝的是Hula O'Maui,這是以鳳梨為原料釀造的香檳酒,這支酒我們特別喜歡!鳳梨的香氣以及甜味配合氣泡在口中舞動,特別適合描述新婚時光的雀躍。雖然不太會喝酒,但要找個喜歡的味道還是不困難的;我們當場買下這支Hula O'Maui,做為紀念新婚的禮物。

This picture is from Maui Winery

閱讀郭正佩在「托斯卡尼‧鼓聲‧艷陽」一書中,作者描述自己到義大利奇揚第尋找酒莊的過程,引用了一段來自美國詩人芙蘭西絲‧梅耶斯「托斯卡尼日記」中的一段話,讓我覺得用來形容當天映入眼簾的Maui Winery也很適合:

假使有個聯想測驗一提到『風景』這個詞,我總是會想到這座經典的托斯卡尼酒莊-丘陵連綿起伏,田野植栽並列構成交叉圖案,遠處山丘綴有絲柏樹,晴朗的天空有白雲飛掠而過。那天是任何一天都比不上的美好。

這趟拜訪Maui Winery的美好,也讓Feng跟我更加嚮往那些位於法國、義大利的知名酒莊。


離開Maui Winery,我們前往下一個景點-海勒卡拉國家公園(Haleakalā National Park)。從Maui Winery到Haleakalā National Park的道路崎嶇許多,有不少彎道可媲美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這段路從低海拔一路爬升到海拔3000公尺以上,路面狀況尚稱保養得不錯,也相當寬敞;但蜿蜒時而突升的道路再加上山風,車型迷你的Versa搖搖晃晃,讓車內的我們感到有些吃力。不過畢竟在台灣是經過中橫公路的洗禮,屏除車況,應付倒也游刃有餘。



2007年跟耘媽去四川九寨溝旅行,那時因為旅費考量,從香港轉機到成都之後,再搭乘遊覽車到九寨溝。不比現在大多數的旅行團飛抵九寨溝機場輕鬆。這條路線穿越青藏高原,途經都江堰、汶川、映秀、茂縣、松藩,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

青藏高原沿途風景實在很難令人忘懷!高原上靜靜躺著一條孤獨的公路,兩旁高山覆蓋白皚積雪,清澈的藍天又堆疊在積雪之上... 回到台灣後,總夢想有天可以在相同的路線騎著機車,也許武嶺到思源啞口沿途風景恰可比擬相同的感動;然而此刻在Haleakalā National Park的道路上卻也同樣喚起這溫暖的記憶!

Haleakalā是一座休火山,也許是1790年左右噴發後留下許多火山岩,形狀獨特,令人驚奇;裊裊山嵐時而籠罩,高海拔再加上土壤的特性,植匹稀疏的景象,可謂「千山鳥飛絕」,遺世獨立。

大約開了一個小時,我們抵達遊客中心,下車後才發現衣服穿得不夠保暖,此時車外的氣溫約莫只有十多度。看看時間也已經下午四點,迫使Feng跟我開始討論是否要回程下山。

我們冒險試著再往上多開一段路,但因為強風的關係,我們決定將小小的冒險在這裡畫下句號。下山時雲霧時而散去,俯瞰Maui也相當美麗。後來聽Helena說Haleakalā National Park是看日出的著名景點,因此也列入了我們的未完成清單。若真有緣分再來Maui,一定要開租台夠力的車子。



(Thanks my dear wife Yi-Feng Huang for photos)
Overture Y. Chao
01/06/2014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