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料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料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冬遊亞特蘭大 No. 2 - 「Daily」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趣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 陶淵明『飲酒詩』

雖然是請了兩個星期的假期休假,但是因為Feng還需要工作,所以也沒想著太多關於玩樂的事情;況且因為自己也卡了許多公事,因此在茲念茲的還真的只有「好好休息」!

我們居住的地方是位於Atlanta Station附近的一個區域,在Marta的Arts Center站可以搭乘接駁車抵達。這塊區域也是Georgia Tech學生活動的範圍,有不少GT的學生在這附近租屋,所以除了黑人及白人外,也不時可以看到亞洲面孔。而GT的接駁車也會在此停泊。

第一天抵達亞特蘭大,降落時的興奮很快就被時差的副作用以及長途飛行的疲憊所取代。亞特蘭大的時間比台灣慢了13個小時,白天黑夜與台灣顛倒;因此類似熬夜時胃腸翻滾的噁心感覺,讓人非常不舒服。在經過一晚的調整之後,總算得以適應新的日夜變化。

Atlanta Station的環境令人感到舒適,除了街道整齊清潔外,還有一個大型的購物商圈,從食物、日常生活用品、餐廳、休閒服飾到奢侈品,應有盡有。因為常在家裡開伙,食物消耗的速度也算挺快的,所以每隔兩三天就得採買食物;位於Atlanta Station的Publix,大概是每兩三天就會去一次的地方。

租屋的中庭有座游泳池,白天的陽光順著中庭的開口射入游泳池,藍天白雲與波光粼粼互相呼應,常讓人對室外的氣溫產生錯覺;若非有座天寒地凍到早已凝結成冰的噴水池,想必泳池內應該擠滿了泳客。

租屋內的設備相當齊全, 其中最令人開心的就屬廚房了!雖不意外歐美廚房的標準配備似乎就是四個火爐、烤箱、微波爐、洗碗機; 但因為有這些設備,讓這幾天做起飯來感覺得心應手許多。想想哪天買新房,一定要仔細規劃廚房配備。

白天起床之後,稍微盥洗,趁著Feng還在賴床準備早餐。煮咖啡的程序最簡單,因此它總代表著一天的開始:準備好濾紙將咖啡粉倒入1/2滿,加入水5分,按下開關,便可在隱隱約約的咖啡香中準備其他餐點。

通常早上準備的餐點也不複雜,烤吐司配上起司以及火腿片是基本樣式。有時候也會做歐姆蕾(Omelette)為新的一天加油打氣。

Feng出門之後,我會做些基本的運動,像是拉筋、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稍稍鍛鍊一下先前因為忙於工作而疏於照顧的身材。雖說是人夫,還是要趁著身材沒嚴重走樣之前,得空好好保持。

運動完後,喝著咖啡,有時是收發郵件、處理一下公事,有時則是寫文章或是閱讀,總之盡量讓自己處於一個思考的狀態,一邊回首曾經錯過的事情,一邊努力朝著未來前進。

Feng在亞特蘭大的工作比想像中忙碌太多,常常忙到8點才回到家吃晚餐。因此此趟最有意義的事情,便是讓Feng回到家就可以有東西吃。這件事情我在台北已然無法實現,但願起碼在這短暫的假期裡可以勉強彌補一下。

在Publix看到的品項很充足,跟當時在柏林逛Karstadt的超市時一樣令人興奮;雖然Publix比不上Karstadt擺放數百種的起司以及火腿,不過蔬菜以及海鮮卻比Karstadt豐富許多。

第一次逛Publix時,發現新鮮去殼的白蝦每磅9.99美元;以1磅換算成0.75台斤的方式,其實跟台灣比起來還稍貴一些。不過由於樣子肥美,還是令人忍不住買了一磅回家品嚐。

將烤盤預熱後,抹上奶油,再將白蝦平鋪於烤盤上,灑上鹽巴、胡椒粉,以550度F烤上7分鐘左右。此時白蝦已呈鮮嫩的紅色,肉汁若隱若現,打開烤箱香氣撲鼻而來,令人食指大動;入口時彈牙的肉身,更令人確信這些白蝦的新鮮成度。

原本想說奢華的餐點還是留到除夕夜再吃,沒想到就在小年夜的這天,小尾龍蝦從每尾11.99美元變成4.99的特價,荷包依舊招架不住失血了!

Publix的工作人員先替我將小尾龍蝦剖開後,回到家的料理變得簡單許多。與白蝦的調理方式雷同,只是這次還將奶油塗在龍蝦身上,再放上檸檬葉;同樣550度F烤了約莫15分鐘,又是一道令人欲罷不能的料理上桌。


Overture Y. Chao
20/02/2015

PREV 1 2 3 NEXT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走過的城市 Vol. 2 - 「食」

"I think careful cooking is love, don't you? The loveliest thing you can cook for someone who's close to you is about as nice a valentine as you can give." ~ Julia Child

2011年的夏天,當時沒有工作,為了節省生活在台北的開銷,開始學著如何料理食物。在2011年之前,唯一的料理經驗是煎荷包蛋,當時的產物還是難以辨識的焦黑色環狀物體。因此,決定自己烹調食物也算是逼不得已的勇氣。


第一次到市場買豬肉,目標是實作最常見的蒜泥白肉。雖然網路上也可以查到許多關於蒜泥白肉的調理方式及部位的選擇,不過保險起見,還是很仔細詢問肉攤老闆關於調理方式以及如何選擇部位等問題。


同時,家裡的菜刀因為長時間沒有使用,擔心不夠鋒利所以也順道買了磨刀石。當然,在2011年以前,我從沒用過磨刀石;所以關於磨刀石的使用方式,也很仔細詢問五金行老闆。

將蒜頭、青蔥以及辣椒清洗乾淨後,依序是要把蒜頭切丁、青蔥切成蔥花、辣椒切片。雖然看著料理節目並在心裡演練過許多次,但實際把食材放在粘板上面作業,才突然莫名其妙發現多了許多讓人憂慮的念頭:像是擔心切到手、擔心刀子沒拿穩、擔心切的大小不一、形狀不好看等等... 因此動作相當謹慎而緩慢,非常不自然。

完成佐料後,依照肉攤老闆的建議,將水煮滾後轉成文火,保持水在沸點但又不至於太滾;接著放入五花肉慢煮7分鐘。起鍋後的五花肉已散發誘人的香氣,外表看來熟透,不過內裡還是未熟的粉嫩狀態。

切片、擺盤,灑上蒜泥、蔥花、辣椒後再蒸上5~7分鐘左右。辛苦了一個上午,雖然只是一小盤蒜泥白肉,但是聞著食物的香氣,加上疑似可口的擺盤,倒也令人有著相當扎實的成就感!

從當時的身不由己開始,意外開啟喜歡作菜的基因;而其實料理除了實用價值外,最大的意義還在於分享。名廚茱莉亞·蔡爾德(Julia Child,電影「美味關係」的主人翁)曾經說過:

我想... 仔細的烹調是種愛,不是嗎?你可以為親密的人做的最可愛的事情就是為他做料理,就像是可以給予的最棒的情人節禮物。」(Julia Child)

因為可以自己親手做菜的這件事情,讓原本生活上沒有交集的Feng,開始產生美好的交集。還記得當初她來家裡時,我跟她是這麼說的:

看我現在的廚藝不怎麼樣,會的菜色很少,但隨著交往的時間越長,菜色也會越厲害!

時值今日,我仍努力學著越來越厲害的料理。

文章兩側的照片,記錄著從2011年完成第一道蒜泥白肉開始,陸續學會了培根高麗菜、蒜炒香腸等。2012年到德國旅行學會享受食物,而跟Feng交往後學會分享味蕾的體驗:從第一次慶祝生日、開始一起做料理、完成婚後第一次的年夜飯,然後在許多不同的城市尋找觸動舌尖的感動。

曾經獨自一人在德國不同的露天餐廳,吃著在台灣沒吃過的餐點,喝著在台灣沒喝過的啤酒;有時候是令人難忘的美好體驗,有時則像是踩到地雷般令人難以下嚥。我曾也學著當地的人們在低溫的戶外慵懶著享受陽光,聽著音樂、看著書,寫著明信片或是隨筆的手札;偶而目光偷偷落在身旁的人群,在陌生的國度,享受一個人的愜意自在。在那個曾經短暫的時刻裡,我曾懷疑是否一個人真的比較開心?

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從台北的西華、喜來登、潮品集、三井... 到台南的虱目魚粥、鱔魚意麵,再到南方澳的海產、花蓮的液香扁食;從夏威夷特產鳳梨香檳、龍蝦大餐,再到最新加入清單的亞特蘭大的肥厚漢堡、自製龍蝦餐... 我跟Feng陸續在不同的城市用食物堆疊回憶。也許,起碼就「吃」而言,獨享真是不划算!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亞特蘭大度過了農曆新年,中國人所謂「民以食為天」,即使人在國外也不能馬虎。在亞特蘭大的超市,可以看到許多新鮮的海鮮;同樣的物價,以亞特蘭大來說相對便宜許多。所以今年的年夜飯,就是以海鮮為主要食材。


相較於2012年的年夜飯是一個人在德國度過,這幾年因為多了Feng的陪伴,不僅飯菜香了許多,煮飯時的笑聲也讓寒冬的夜晚洋溢奢侈的溫暖。當年像是逃命似的離開台灣,隻身出發,年夜飯是與語文學校的同班同學一起吃的;雖然新鮮有趣,隨著酒足飯飽曲終人散,反而更強烈的提醒我所失去的人生。那天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經營接下來的生活,跟所愛的人互相扶持這輩子!

意外的是,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竟然是在亞特蘭大陪著新的家人過著新的年,已截然嶄新的不同生活;驀然回首,是走這麼遠了... ... 也許人生之所以是人生,大概就是總在最莫名其妙處轉彎吧?然後那些曾經奮不顧身挺身而出的勇氣,終在最峰迴路轉處漸漸獲得回報。

年夜飯是由Feng及她的同事Vivi擔綱;看著Feng流暢的處理食材,這些年來不斷進步的又豈只是我?年夜飯的菜色很好,又累積了一個與食物有關的故事。文章最後的幾張照片是2015年豐盛的年夜飯。祝福大家洋洋得意,新年快樂!









Photograph by Yi-Feng
Text by Overture Y. Chao


PREV  1  2 3 NEXT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新北市政府「飲食男」特展

孔子說過「君子遠庖廚」,也許意味著孔子本人不擅廚藝,但孔子對食物料理絕對是非常講究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論語「鄉黨」篇中有著這樣一段記錄: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

藉由對食物是否精緻、刀工、色、味、食材的時間、調味、食量等等的要求,可見得孔子對飲食的重視。

中國對於飲食文化的講究,不僅從論語中可窺見一斑,北宋詞人蘇軾、陸游本身也就是美食家,常在文章中透露出享受烹調食物的樂趣。吃素的陸游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中描述了甜羹的作法,說明即便是素食也可以很有樂趣:

溪友留魚不忍烹,直將蔬糲送餘生;二升畬粟香炊飯,一把畦菘淡煮羹。
 莫笑開單成淨供,也能捫腹作徐行;秋來更有堪誇處,日傍東籬拾落英。

搭著型男主廚正夯的潮流,新北市政府在捷運永安市場站的永安生活館2樓舉辦「飲食男特展」,展期是5/3~7/6。有別於電視上看到皆是職業廚師談料理,飲食男特展參展的不僅有料理職人,也有話題性極佳的非料理職人;這些不同背景的廚師、作家、雜誌總編輯、建築師,勾勒出對飲食的興趣及熱忱。職業廚師有來自「滿載屋」的一夜干達人林琛威、「Seasons」主廚洪守成;非職業廚師有來自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知名作家劉克襄、建築師鍾秉宏(也是此次策展單位Archicake Design負責人)。

走進展場會讓人喜歡這樣的空間配置。從入口處走進,右手邊「飲食男參見」是這次參展的五位參展人全身照並為這些參展人賦予不同的主題。左手邊的空間可以看見一個以透明玻璃圍成的教室,木頭做的中島兀自站立在展場中央,壓克力板製作的展品則懸掛在牆上,空間營造上讓視覺很放鬆。

在木色地板與黑色天花板之間,主色調為白色調系的壓克力板搭配內容或許是五彩繽紛的食材,呼應著水墨畫般豪邁的留白則讓人產生好奇的衝動著想一窺究竟!

展場主要分為五個區域再加上一間活動教室。五個展區為「飲食男參見」、「男人採買散策」、「愛菜羅密歐」、「美味關係」和「主廚推薦」;而教內室從6/7到6/29每週末共有12場左右的相關活動會在這舉行。當天跟Feng去參觀展覽時,教室內正在舉行啤酒品嚐,教室內的喧嘩聲迎合時而飄來的酒香與靜謐展場內沉思中的參觀人群相映成趣。

「男人採買散策」是訪問了五位參展人常去的市場,以及他們所推薦的餐廳;這些市場及餐廳對於他們的生活以及經營的事業各有不同的情感連繫。「美味關係」以影片形式錄製五位參展人制作料理的過程,在過程中參展人也侃侃而談了自己對於烹調食物的理念。位於中島的「主廚推薦」則陳列五位參展人蒐集的素材,其中劉克襄老師的手繪稿令人印象深刻

最五彩繽紛的就屬「愛菜羅密歐」了!策展單位運用巧思將不同的食物素材透過切片的方式拍攝,紋理結構顯而易見;即便只透過靜態照片呈現,彷彿這些食材也能活靈活現在眼前舞動著。

在寫這篇文章時,剛好在出差的路上看到「波登不設限」(Anthony Bourdain: No Reservations)。在第八季裡的某集他跟妻子Ottavia來到巴西里約,主要是陪他的格鬥家妻子參加巴西柔道比賽。

在看這個節目時,一邊構思著這篇文章,體會到美食跟其他藝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美食是基礎於一個分享的概念。料理並非只為了自己單一的飽足感而存在,而大部分的意義是為了分享食物的美感... 可能是香氣、味道、形狀或是色澤,然後跟愛人、家人或是朋友們分享這種烹調食物的樂趣。

波登在跟訪問中不時透露為妻子準備食物的快樂,而這種快樂確實也感染到當時在異地的我... 難得週末假期,也好好為老婆烹製食物吧!

歡迎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趁著展期還沒結束也去看看這個有趣的展覽。

【展覽資訊】
官方網站:http://www.yalac.ntpc.gov.tw/
展覽日期:103/05/03(六)-07/06(日)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 11:00 am-19:00pm
展示地點:美麗永安生活館 (捷運永安市場站二樓)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展覽策劃:archicake design
攝影:陳敏佳、汪德範
動態影像:參喜映畫
參展人:杜祖業、林琛威、洪守成、劉克襄、鍾秉宏


Overture Y. Chao
(Photograph by Yi-Feng)
28/06/2014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年夜飯 - mit Liebe zu kochen (下)


自己做菜除了衛生健康外,重點是可以決定自己想吃的菜色,而不是由餐廳決定可以吃什麼樣的菜。

離開上一份工作後,在外頭閒晃一段時間,也許是為了省錢,也許是純粹覺得有趣,大概是從那時開始學著自己料理食物;而真正開始比較頻繁的下廚,則是在德國遊學的那段時間。回國後迅速結束了一段以走到盡頭的緣份,更在那之後遇到YiFeng,謝謝她給我機會:不只是交往,還願意陪我一起下廚,教我處理食材,還有一起學習新的料理。

2012年六月第一次下廚給YiFeng,那次也是這輩子第一次煮飯給女孩子吃;儘管之前已有不少實驗品(ex: PKaz還有德國不知情的室友們),但還是盡量假裝很有經驗的處理食物。可惜當時的絲瓜漏了陷,沒想到YiFeng對於處理絲瓜很有心得,不過她還是很不挑嘴的吃完那道菜。


後來只要假日有空閒,我們常會一起煮飯,能和YiFeng一起煮飯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也許一開始會手忙腳亂,但是經過幾次合作後,我們開始能夠在廚房找到各自的位置:有時候YiFeng切菜,有時候我切菜,有時候她做這個、我做那個。煮飯的時間越來越短,做事情也越來越有效率;兩個人在廚房裡一邊談笑風生,一道道的料理便不知不覺間弄好了。


只要每次有煮飯,隔天一定會順便帶的便當。能為身邊重要的人帶便當,很幸福。這樣子半年過去,累積了不少料理的經驗,感謝不挑嘴的YiFeng,今天才有自信幫忙準備年菜。


對我們來說,一起做飯應該會是交往過程中最有趣的畫面之一。回顧一下我們有故事的「家常便飯 Top 10」。

No 1. 花椰菜
家常便飯的第一名是花椰菜,這道菜出現的頻率鐵定是最高的。因為每次去大賣場,只要看到花椰菜的價格還可以,我們都會帶兩顆回去。最喜歡的烹調方式是水炒,據說這樣比較可以保存花椰菜的養分。


No 2. 醬爆肉絲
和一般鐵板燒或是便當店吃到的醬爆肉絲略有不同。肉絲同樣需事先醃漬,不過在炒之前會先以洋蔥提味,並且加入九層塔提升香氣。這道菜非常下飯,也是親朋好友來作客時常會被端出來的一道菜。



No 3. 蕃茄炒蛋
這是YiFeng很喜歡的一道菜,也是因為她我才學會如何將蕃茄炒蛋處理得好吃。剛開始做的時候,常會讓炒蛋的部份變得乾燥,吃起來不滑嫩;後來YiFeng提醒在炒的過程中要加入適量的水,而且可加入些許蕃茄醬調味,OT的蕃茄炒蛋才開始進入狀況。(雖然是還比不上YiFeng啦...)



No 4. 桂圓紅棗茶
第四名是每個月都會出現的桂圓紅棗茶。這是和YiFeng剛開始交往時便訂好的約定:再忙,也要親手為她煮碗櫃圓紅棗茶。桂圓紅棗茶用到的許多材料,像是白木耳、紅棗等,產地大多是在大陸;為了安全起見,這些材料都要先泡水一兩個小時後,才會繼續被處理。



No 5. 咖哩
我們煮過咖哩雞肉以及咖哩豬肉,兩個味道我們都很能接受,真是不挑嘴二人組!不過由於對肉的口感挑剔程度不同;還是稍微比較龜毛一點的我,如果是使用豬肉的話,都會堅持先煮過。咖哩是沒有時間開伙時很好的選項之一,而且咖哩的料可以很豐富。我們常用的材料除了雞肉、豬肉外,還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



No 6. 皮蛋豆腐
皮蛋豆腐是夏天常被拿出來的冷盤。將皮蛋混著醬油、麻油、橄欖油、烏醋等醬料預先攪碎,再均勻的淋在豆腐上:這個撇步是向扶輪獎學生聯誼會的友人學來。皮蛋本身也是OT喜歡的食材之一。



No 7. 蕃茄豆腐
蕃茄是很好的食材,12月到隔年的6月是蕃茄產季,這段時間蕃茄價格便宜,而且也比較不含農藥。豆腐用的是我們愛吃的板豆腐。板豆腐的功用很多,可蒸、可煎、可煮,相當好用。特別推薦豆腐的選擇,市面上大多數豆腐所使用的黃豆,是基因改良過的;基於健康的考量,雖然非基因改良的豆腐價格較高,但我們還是會購買。這道菜同樣加入少許的蕃茄醬,風味也會大為提昇。



No 8. 蔥爆肉片
名字是叫蔥爆肉片沒錯,不過蔥是用洋蔥,而且也不能「爆」。基本上我們的料理是不開大火的,頂多用中火,所以這道菜的顏色看起來是健康的顏色。雖然味道不重,不鹹也不油,但是肉片散發洋蔥的香氣中伴隨著青蔥的味道,也是常讓這道菜成為餐桌上佳餚的原因之一。


No 9. 大味滷
自從有了砂鍋之後,料理上面就變得比較多元,開始有滷味的出現。如此一來廚房的四個火源:兩個瓦斯爐、一個烤箱、一個電鍋,可以各自使用蒸、煮、煎、炒、烤、滷等五種不同的烹調方式,菜色多元外,也加快上菜速度。豬肉塊和大白菜是砂鍋裡的常客,特別是大白菜,它的甜味以及香氣,還有同時也身為當季的食材,讓我和YiFeng情有獨鐘



No 10. 鱸魚湯
鱸魚湯的作法也是來自YiFeng傳授,加入枸杞、黃杞、當歸等中藥材,可以作為很好的要膳。上網查一下可以發現鱸魚的功效不少: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預防感冒、抗癌、增強體力、幫助鈣質吸收、健脾、補氣、益腎。鱸魚是很好的食材。


說來說去,雖然一開始提議下廚的人是我,一路以來還真是挺多食材的處理要跟YiFeng學習
。(笑)

接連介紹了年夜飯以及和YiFeng的幸福料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是不是也想來自己下廚一下?如果激不起你一絲絲想下廚的欲望,但會讓你口水直流或是肚子餓的話,那這篇文章某方面而言也發揮了點價值。說到肚子餓,專心寫作還真耗體力,OT要去祭祭五臟廟了!祝大家新年快樂,金蛇如意。

能做料理給重要的人是幸福的,能跟重要的人一起做料理也是幸福的。人不能自己選擇的事情已經太多了,但起碼要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幸福方式。

<<    1    2    >>

O.T.
201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