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歐洲的分裂」(上)

本書的第二部「分裂的歐洲」,作者梳理了複雜的歐洲情勢,主要以俄、德、法、英為主軸,論述了其君主體制對外交政策的影響、複雜的聯盟關係、利益的衝突,資訊量相當厚重。OT在閱讀本書時,發現裡面有許多需要先備的知識,這是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及的。所以這第二部分的讀後心得,OT會分成兩個篇幅來寫,本篇OT先整理時序在本書之前,俄、德、法、英政治制度的演進,以及帝國的崛起,這樣更能理解其複雜的關係。裡面OT意外也不是很意外的地方是,俄、德、法、英當時一個很大的利益衝突的地方,是時值清末的中國;雖然不能說在中國的利益是促成一戰的主因,但也因為當時這些帝國為了瓜分在孱弱的中國,造成其合縱連橫的錯綜複雜。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本篇不僅供OT自我學習使用,也歡迎各位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連結。

作者在第二部中描繪的重點國家是俄、德、法、英,其中俄國跟法國都是歐陸老牌的陸權帝國,德國則是剛完成了統一,英國就顯得與這些國家很不同:英國是一個海權國家。作者將比較多的篇幅花在發動戰爭的兩個核心帝國:俄、德,法國則是稍微少一點,篇幅最少的要屬英國。不過從歷史上來看透過海外殖民成為近代第一大的帝國,OT比較想先從英國開始介紹。

英國

18世紀末到19世紀,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經歷工業革命的國家,這一過程徹底改變了生產方式,推動了科技進步和社會變革,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和經濟中心。伴隨著工業革命,英國在金融領域也進行了重大革新,如建立現代銀行系統、發展保險業和證券市場等。倫敦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之前OT在閱讀《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時,作者徐瑾對倫敦金融城的成立對於英國的海外擴張有清楚的介紹;閱讀的有趣之處也在於此,許多知識彼此之間是可以互相驗證或是反詰。

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發展與英法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與拿破崙戰爭期間(1803-1815年)的一系列事件相關。當時英國為了應對與法國的戰爭,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援軍事開銷。這促使英國政府和私人銀行家尋找更有效的融資方式,加速了金融市場的發展。為了籌集戰爭資金,英國政府大量發行政府債券,這些債券主要在倫敦市場上銷售。倫敦股票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在這一時期的作用日益重要,成為全球主要的資本市場之一。儘管戰爭導致一些直接的經濟損失,但英國的海軍力量確保了其貿易路線的安全,使倫敦能夠繼續作為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的中心。此外,倫敦也成為了歐洲大陸戰爭中斷貿易時的安全避風港。而倫敦的銀行和金融服務行業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除了政府債券,銀行業務擴展到了國際貿易融資、個人儲蓄和投資等領域。英國利用其海權優勢和金融創新能力,在倫敦建立了堅實的金融基礎,這對後來倫敦金融街(也就是倫敦金融城)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段歷史強調了戰爭、政治決策和金融創新如何共同作用,推動了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國際化。

而能夠促成倫敦金融城蓬勃發展的背景,就不得不提到當時的英國政治制度。一直到近代,金融都是作為一個「特許行業」的存在,在500年前的英國更是如此,英國的政治穩定性和先進的立法環境為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英國的政治制度從1688年的「光榮革命」開始,標誌著英國從絕對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這一事件確立了議會在英國政治體制中的主導地位,並通過《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為現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這樣政治體制的演變使得英國享有較高的政治穩定性,為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創造了有利環境。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經濟政策的核心,推動了其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政治制度是基於君主立憲制和內閣制,具有上下兩院制的議會。這種政治體制的基礎在17世紀的光榮革命後逐步確立,並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進一步發展完善。在君主立憲制度下,君主(國王或女王)仍然是國家的正式元首,但其權力被憲法和法律所限制。實際的執政權力主要由議會和內閣行使。相對的,內閣的權利就相對大了一些;內閣由首相領導,成員主要由下議院的多數黨領袖組成。首相和內閣負責日常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並需要得到下議院的支援和信任。首相通常是下議院中最大黨的領袖,被君主正式任命。首相的主要任務是領導內閣,制定政府政策,並在議會中爭取對這些政策的支持。

英國的議院又分為上議院及下議院。上議院(House of Lords)主要由貴族組成,包括繼承貴族、主教以及一些終身貴族。上議院的作用主要是修訂和審議由下議院提出的法案,其權力在20世紀初通過一系列改革有所減弱。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則是由普選產生的議員組成,是英國政治制度中最具權力的機構。下議院負責立法和監督政府工作,內閣必須得到下議院的支援。

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通過一系列選舉改革,擴大了選舉權,使更多的成年男性(後來包括女性)有了投票權,下議院的代表性和權力進一步加強。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度。這種制度平衡了君主、貴族和民眾的權力,為英國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英國身為老牌的帝國,英國殖民主義的擴張可以從16世紀末期開始說起;殖民地的利益衝突,也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這點《夢遊者》的作者克拉克在書中有詳細的爬梳。英國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從一個歐洲島國發展成為「日不落帝國」,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國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開始了早期殖民活動,初期主要集中在北美東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區。1607年建立的詹姆士城和1620年的普利茅斯殖民地是英國在北美建立的早期定居點。在這一時期,英國與西班牙和荷蘭等海上強國在加勒比海和北美進行了激烈的競爭。

在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在北美稱為法印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爭奪全球霸權的關鍵衝突;這場戰爭結果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之一,英國獲得了加拿大、印度的更多地區和加勒比海的幾個島嶼。但隨即在1775年至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導致英國失去了13個北美殖民地,這是英國殖民帝國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捩點。

19世紀的工業革命為英國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支持了其在全球的殖民擴張。英國利用其海軍優勢,確保了其貨物在全球的流通。19世紀英國的殖民重點轉向亞洲和非洲,特別是在印度,英國逐漸擴大其影響力,最終將其納入帝國的直接統治之下。此外,英國還在中國、馬來半島和中東地區建立了影響力。在非洲,英國參與了所謂的「分割非洲」競賽,確立了對埃及、奈及利亞、南非等地的控制。

到了20世紀初,英國的殖民帝國達到了頂峰,控制了地球表面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但同時,英國也面臨著來自其他列強的競爭,尤其是德國的崛起,以及在其殖民地內部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些因素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法國

法國身為歐陸老牌的帝國,法國對於歐陸文明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法國從君主制到革命,再到成為一個現代民主國家,法國歷經了許多重要的轉變和事件。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法國長期處於君主絕對統治之下,社會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神職人員,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三等級是平民(占大多數)。稅收和社會責任主要由第三等級承擔,而前兩等級享有特權。此時法國因為還參與了多場外部戰爭,包括美國獨立戰爭,導致國家財政陷入困境;而皇室在嘗試解決財政危機的努力失敗,加上農作物欠收引起的饑荒,最終激發了民眾不滿。

1789年,第三等級代表在巴黎召開的三級會議上宣佈自己為國民議會,標誌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這場革命導致了君主制的廢除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但是雖然推翻了君主制,但是在革命過程中,極端派別奪取了權力,羅伯斯庇爾領導的雅各賓派通過恐怖統治試圖鞏固革命成果,成千上萬的人被處決。

到了1799年,拿破崙·波拿巴通過政變掌權,最終自立為皇帝,開啟了法蘭西帝國時代。拿破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頒佈拿破崙法典、改革教育系統和行政機構,同時通過戰爭擴展了法國的領土。但眾所周知的,拿破崙的征服欲引發了歐洲各國的聯合反抗,最終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中被擊敗,法蘭西帝國結束。在拿破崙時代之後,法國經歷了波旁王朝的短暫復辟、多次革命(1830年、1848年、1870年)以及政體的多次更迭。1870年普法戰爭後,法國建立了第三共和國,儘管面臨內外的多重挑戰,這一政體維持了近7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納粹德國政府取代。

法國第三共和國的特色是沒有一部正式的成文憲法,而是基於一系列憲法性法律,尤其是1875年通過的三部憲法法律,這些法律建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體制。立法機構是兩院制的,包括參議院(Sénat)和眾議院(Chambre des députés)。這兩個機構共同組成了法國的國會,負責制定法律。行政權力則是由總統和內閣共同行使。總統主要擔任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成員間接選舉產生,而實際的政府運作則由首相(或稱為總理)領導的內閣負責。首相和內閣成員需要得到國會,特別是眾議院的支持。

第三共和國時期,法國的政治生活由多個政黨和派系組成,這導致了政府經常更迭和政治上的不穩定。政府的組成和生存往往依賴於國會中不同政黨和派系之間的聯盟和妥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外交政策集中於與德國的關係,特別是關於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爭議,該地區在普法戰爭後被德國併吞。為了對抗德國的威脅,法國加強了與其他大國的聯盟,特別是與俄國的同盟,以及與英國的協約(協商三國協約)。不過根據《夢遊者》的作者克拉克所爬梳,在法、德、英、俄的結盟過程中,也是充滿著許多不穩定以及複雜的國策思考。不過總得來說,根據作者的理解,法國跟英國是一戰前政策制定及執行相對穩定的國家(可見第二部第4章的《歐洲政策的多重聲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經濟活動主要包括農業、工業、礦業和服務業,其中農業仍然是大多數人口的主要生計來源,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也逐漸加快。農業在法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法國是歐洲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麥類、葡萄(特別是在勃艮第、香檳和波爾多地區)、甜菜和馬鈴薯是主要作物。此外,法國也有一個發達的畜牧業,特別是牛和羊。

雖然法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但到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特別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法國的工業已經取得了顯著發展。重要的工業部門包括紡織業、鋼鐵製造、機械製造、化學工業和汽車製造(雷諾和皮寶)。法國北部和洛林地區因其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成為工業中心,洛林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是歐洲最重要的鐵礦產地之一;此外,法國北部的煤炭礦區也對工業化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些礦產資源為法國的重工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漸增加,包括銀行業、保險業、旅遊業和零售業等。巴黎成為國際金融和文化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投資。並且法國通過其海外殖民地擁有廣泛的國際貿易網絡,出口包括葡萄酒、奶酪、奢侈品(如時尚產品和香水)和工業產品,進口則包括原料、熱帶農產品和礦產資源。

關於法國的殖民歷史,在本段中也稍微說明一下。法國在16世紀和17世紀對加拿大的探索和殖民建立了「新法蘭西」,包括今天的魁北克地區;此外,法國還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區進行殖民,試圖建立一個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灣的巨大殖民地。法國在加勒比海地區也建立了幾個重要殖民地,包括海地(當時稱為聖多明哥),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之一,主要生產糖和咖啡。很難想像身為中華民國少數邦交國的海地,是當時最富有的殖民地之一,曾被稱為「天堂之島」,現在則是貧窮與災難並至的國家,也許之後OT可以寫一篇來介紹海地。

法國在亞洲也建立了不少據點,像是在印度,如本地治里(Pondicherry),雖然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競爭中處於劣勢。19世紀後期,法國積極參與對非洲的殖民分割,建立了在西非和中非的大片殖民地,如塞內加爾、科特迪瓦和剛果等。在19世紀後期則進行了對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殖民,這些地區後來組成了法屬印度支那。

法國對其殖民地實行了不同形式的統治,從直接統治到設立保護國。在一些地區,法國試圖推廣其文化和語言,進行所謂的「文明使命」,這點與英國相當不同。在經濟上,法國也從其殖民地大量提取資源,並將這些地區納入其全球貿易網絡;這對法國本土經濟帶來了利益,但也經常引發殖民地的抵抗和反彈。

俄國

與其說中國是神祕的東方大國,但OT反而覺得俄羅斯更加神秘;藉由本書OT也引起了對於俄羅斯歷史的好奇。補充說明一下,OT這裡說的中國,指的並不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而是地理的中國、文化的中國;因為在本書中作者也花了不少篇幅提到在中國的利益牽涉到了俄、日、德在海外的殖民利益,這裡的中國,指的就是從清朝末年到中華民國初年的這段時期,同樣意味著是地理上以及文上的中國,並不是特別指政治上的「中國」。

俄羅斯帝國的擴張主要是通過陸地征服實現的,從莫斯科大公國時期開始,經過數個世紀,尤其是在羅曼諾夫王朝期間,俄羅斯成為一個跨歐亞的龐大帝國。到了18世紀,在彼得大帝和後來的凱薩琳大帝的統治下,俄羅斯進行了西方化改革,增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領土,包括對波羅的海地區、波蘭、以及對黑海北岸的控制。

這邊值得一提的是,在17世紀時,隨著俄羅斯帝國向東擴張到達西伯利亞,俄羅斯探險者和皮毛貿易商開始進入今天的遠東地區,與當地的原住民進行貿易,並建立了一些據點。這一過程中,俄羅斯人與清朝的邊境衝突日益增多。為了避免衝突升級,清朝和俄羅斯帝國決定通過談判來解決領土爭端,便訂定了「尼布楚條約」。條約內容明確了中俄之間的邊界線,大致沿阿穆爾河(黑龍江)和外興安嶺山脈劃定,確認了清朝對該地區的主權,同時要求俄羅斯人撤離阿爾巴津(今日赤塔市附近)和其他在黑龍江流域的據點。條約還規定了兩國之間的貿易條件,允許俄羅斯人在界河以北的地區進行貿易活動。尼布楚條約在一定程度上確立了清朝在遠東的主權地位,但在後續歷史中,隨著俄羅斯實力的增強,中俄邊界再次成為爭議和調整的對象,特別是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

俄羅斯儘管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但在19世紀的俄羅斯社會仍然主要是農業社會,大部分人口是農奴。直到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才廢除了農奴制;到了19世紀末,特別是在財政部長維特的推動下,俄羅斯開始經歷快速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尤其是在鐵路建設、煤炭和鋼鐵產業方面。

在政治制度方面,俄羅斯帝國一直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沙皇擁有絕對權力,因此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參與,社會改革進展緩慢,導致了廣泛的不滿和社會緊張。雖然在1905年俄羅斯經歷了一次重大革命(1905年革命),迫使尼古拉二世承諾政治改革,包括成立立法機構——國家杜馬。但這些改革未能根本解決俄羅斯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不過,如歐陸許多國家彼此之間透過聯姻的方式鞏固政治關係,這點在俄羅斯也是相同的。例如俄羅斯帝國的統治家族——羅曼諾夫家族(Romanov),在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成為沙皇後開始其統治,持續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羅曼諾夫家族在其統治期間與許多歐洲皇室建立了聯姻關係,使得俄羅斯皇室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皇室血緣密切相連。

  • 丹麥皇室: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是德國—赫塞的阿麗克斯(Alix of Hesse),她通過她的母親,也是丹麥的公主,與丹麥皇室有著直接血緣關係。
  • 英國皇室:亞歷山德拉的姐姐維多利亞與英國的約克公爵(後來的喬治五世)結婚,使得俄羅斯與英國的皇室也建立了聯繫。尼古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表兄弟。
  • 德國皇室:通過多次婚姻,俄羅斯皇室同樣與普魯士王室(後來的德國皇室)有著血緣關係。例如,彼得大帝的孫女——俄羅斯的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本身就是德國安哈特-策爾布斯特公國的公主。

宗教信仰「東正教」,也使得俄羅斯與歐陸國家的淵源密不可分。東正教,或稱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是基著基督教的一支,其歷史和信仰傳統可以追溯到耶穌基督的使徒時代,尤其是通過使徒安德列在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傳播基著教義。但東正教與西方的羅馬天主教在理論、禮儀、神學和教會管理上卻有著顯著的不同。

1054年,基督教會發生了重大分裂,即「大分裂」時代,形成了東西兩大教會:東方的正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牧首為中心)和西方的羅馬天主教會(以羅馬教皇為中心);分裂的原因包括對教義的解釋差異、聖事禮儀的不同、以及教權的爭議等。東正教強調聖像崇拜(尊重並使用聖像),這一點在第七次普世宗教會議(787年)上得到確認,反對了拜占庭帝國內的偶像破壞運動(圖像破壞運動);並且東正教的禮儀和神學強調神秘主義,重視傳統和聖父們的教導。自西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領導基輔羅斯皈依東正教以來,東正教就成為俄羅斯文化和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

德國

和英、法、俄這些老牌的帝國不同,直到19世紀,現在我們所稱的德國地區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許多獨立的邦國組成的,這些邦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各自為政,它們的聯合體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有所變化,比如神聖羅馬帝國和後來的德意志邦聯。

德國地區的這種政治分割狀態與其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德國位於歐洲中心,東臨俄羅斯帝國,西接法國;這個中心位置使得德意志地區成為歷史上多次衝突的焦點,同時也因為這一地理位置,周邊的強國往往希望德意志保持分割狀態,以避免出現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威脅到它們的安全。

  • 法國:歷史上,法國一直擔心東邊出現一個強大的統一德國,這會直接威脅到法國的安全。因此,法國在很多時候都試圖維持德意志地區的分裂狀態,或者至少是一個弱聯邦狀態,以確保其東部邊境的安全。
  • 俄羅斯:俄羅斯對德意志地區的態度更加複雜,既有合作的需要,也有遏制的考慮。俄羅斯希望通過在德意志地區保持影響力,來平衡其他歐洲大國的力量。
  • 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內的一個強大邦國,奧地利(奧地利帝國,後來的奧匈帝國)自身也有成為德意志領導者的野心,因此對其他德意志邦國的統一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普魯士崛起成為競爭對手後。

而德意志邦聯(1815-1866)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平衡和緩衝的需要,它既不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也不允許外部強國直接干預德意志內政,為德意志地區的各邦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權。

拿破崙戰爭後,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建立的德意志邦聯,是一個由德意志各邦組成的鬆散聯盟,普魯士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成員。19世紀中葉,德國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想興起,促進了對統一德國的渴望。1848年,歐洲各地爆發了革命,德國也試圖通過法蘭克福議會實現統一,但最終失敗了。而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是成為了德國統一過程的關鍵人物,他通過外交策略和三場關鍵戰爭(丹麥戰爭、奧地利-普魯士戰爭和普法戰爭)實現了對德國的統一,並贏得「鐵血宰相」的稱號。

發生在1864年的丹麥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對抗丹麥,最終獲勝,獲得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接著在1866年的奧地利-普魯士戰爭中,俾斯麥擊敗奧地利,確立了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中的領導地位,並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聯。最後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各邦與法國的戰爭,以德國的勝利告終;戰爭結束後,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鎮鏡廳宣佈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被宣佈為德意志皇帝。

因為這樣的歷史背景,統一後的德國政治制度融合了君主立憲以及邦聯制的精神,這一制度是在俾斯麥的主導下形成,旨在維持普魯士在新統一的德國帝國內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試圖平衡快速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變革壓力。帝國是由普魯士國王兼任德意志皇帝的君主制國家,皇帝擁有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力,包括對外交、軍事和帝國政府的主導權。但同時德意志帝國也是一個由多個邦國(Bundesstaaten)組成的聯邦制國家,每個邦國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權,尤其是在文化、教育和宗教事務方面;不過普魯士作為最大的邦國,在帝國事務中自然擁有顯著的影響力。

德意志帝國的立法機構是兩院制的,包括聯邦參議院(Bundesrat)和帝國議會(Reichstag),聯邦參議院代表各邦政府,其成員由各邦政府指派,反映了帝國的聯邦特性。帝國議會是通過普選產生的,代表了帝國公民的利益,對財政和法律有立法權,但在外交和軍事政策方面的權力有限。

而德意志帝國還擁有其他歐陸國家所沒有的宰相制,帝國的政府由皇帝任命的宰相領導,宰相負責政府的日常運作;俾斯麥是第一任且最著名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他通過強有力的領導和外交政策,鞏固了帝國的統一和國際地位。

不過雖然帝國議會的存在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原則,但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仍然高度集中,皇帝和普魯士的統治精英在國家事務中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所以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試圖在保持傳統君主權威和應對現代社會變革之間尋找平衡。這一制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帝國垮台後,才給位於更為民主的魏瑪共和國政治體制。

德意志統一之後到一戰之前的這段時間,德國經歷了迅速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強國之一;雖然起步較其他帝國晚,但在工業上還是達到了超乎其他帝國的水準。

德國的重工業,特別是鋼鐵和煤炭產業。魯爾區(Ruer)成為歐洲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大量生產鋼鐵、煤炭和化學產品。在化學和製藥領域也取得國際領先地位,拜耳和巴斯夫等公司在染料、藥品和化學製品的生產上。除此之外,在機械製造、電氣工程和汽車製造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西門子和克虜伯等公司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儘管德國的工業化進程迅速,但農業仍然是德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北部和東部地區。德國農業生產高度發達,小麥、大麥、馬鈴薯和甜菜是主要農作物。

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德國成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國,其製造品、化學品和機械設備遠銷世界各地。德國還透過其先進的鐵路網絡和海運,加強了與國際市場的聯繫。

而在殖民地的掠奪方面,雖然德國在殖民擴張方面起步較晚,但它在非洲(如東非、西南非洲)、亞洲(如青島)和太平洋(如新幾內亞)擁有一些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為德國提供了原料和新的市場。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經濟快速的發展中,在俾斯麥和之後的領導人下,德國也實施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包括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保險體系,這在當時是相對創新的舉措,旨在改善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穩定國內社會秩序。


民國113年4月6日
OTORI 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