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歐洲的分裂」(下):複雜的巴爾幹半島

作者克拉克在第5章《複雜的巴爾幹半島》,回溯了1900~1913年這段歷史,寫作手法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作者不是像歷史課本一樣,把所有的事情都依照時間線排序混在一起講述,而是透過不同的主題,例如:用義大利空襲利比亞點出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但是立場卻常與德國及奧匈帝國不同,成為俄國制衡德國與奧匈帝國的支點;或是例如透過第一次與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說明一戰之前大國勢力版圖的變化,例如原本是奧匈帝國看管的塞爾維亞,以及立場原本與俄國相同的保加利亞,如何巧妙的成為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俄國與塞爾維亞走在一起。當然,也透過相同的時間線,分別描述了各國決策者對巴爾幹局勢的戰略思考與角力:,除了前面幾章提到的俄皇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外,還有主要決策者如俄國的首相科科夫佐夫、外交大臣薩佐諾夫、陸軍大臣蘇霍林諾夫,塞爾維亞首相帕西奇、法國外交大臣也成為後來總統的普恩加萊,還有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也因為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爭奪,原本應該僅侷限於巴爾幹的政爭,最終無可挽回的一步步走向席捲整個歐陸戰爭;第五章整合前面幾章原本零散的佈局,逐漸進入一戰開戰前條理清晰的輪廓。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在閱讀完本書第五章之後,會開始理解本是一戰發起戰爭的國家—德國,作者並沒有太多的篇幅著墨在德國上面;反而是依照不同的主題:例如民族主義、戰略考量、歷史背景來描述了當時諸多大國的關係,在德國方面僅止於因為俾斯麥成功整合了日耳曼民族成為一個單一的國家,緊接而來的工業、經濟、軍事等急起直追英、法、俄等國,造成英、法、俄長期以來便視統一後的德國為重大威脅;加上德皇威廉二世對於外交事務的熱衷,造成德國許多外交政策前後矛盾,但德國「並沒有意願發動一場戰爭」,則是作者寫完第五章為止一直在暗示的潛台詞。在細讀之後,這樣的觀點確實也讓OT對於一戰的歷史背景有很大的改觀。

克拉克將焦點放在巴爾幹半島這個複雜的地區,詳細描繪了民族主義、國家戰略考量和歷史背景,並分析了各國的互動關係,而並非僅僅圍繞德國這個「戰爭發起者」。克拉克在書中通過一系列主題,如巴爾幹半島的民族運動和大國之間的權力博弈,勾勒出了當時的歐洲局勢。他強調了巴爾幹民族主義和地區權力鬥爭,讓讀者了解當時的衝突是多層次、多方面的,而並非由單一國家引發。這種敘述方式引導讀者重新審視了「誰發起戰爭」的問題,使德國的角色不再像傳統觀點中那樣扮演「唯一的罪魁禍首」。

克拉克在描述德國的部分,簡單提及了俾斯麥的功績以及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崛起,確實使英、法、俄等國感到威脅。但他也在暗示,德國在當時並未真正有意願主動發動戰爭。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雖然經常表現出前後矛盾和不穩定,但這更多地反映了德國內部複雜的戰略考量,而非明確的侵略意圖。這種觀點讓讀者看到了更為全面的歷史背景,也質疑了傳統上將德國視為一戰的主要發起者的說法。透過這種多重視角的描繪,克拉克讓人們看到了當時歐洲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而為理解一戰的起源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這種寫作方式強調了國際局勢的動態性和多樣性,使讀者更深入地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否真是某個國家的「意圖」,還是多個國家錯綜複雜的互動所造成的結果。

不得不佩服作者從許多的外交文件、私人信件中做了耙梳不同主題的時間線,雖然因為人名以及關係的複雜有時會讓人不斷重新閱讀某些段落,但也因為這樣的閱讀,反而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會引起讀者更多延伸閱讀的興趣。例如前面OT會想知道到底鄂圖曼的興起與衰敗、一戰前各國的經濟以及工業... 這些都會是十分有趣的主題。

傳統上來說,在德國尚未完成統一之前,俄國是歐陸國家最大的威脅,俄國與歐陸國家的競合關係,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開始;甚至可以理解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正在進行這戰爭,不過是這300多年在一次重複的歷史:從原本二戰後的冷戰軍事對抗,到蘇維埃解體後能源的合作,而在俄羅斯再次富強後又走向了軍事對抗,歷史總在不斷的輪迴中。在一戰之前,俄國時而考慮與法國合作牽制統一後的德國,時而想與德國合作牽制法國與英國的同盟,但大多都是因為俄國為了巴爾幹半島的利益。

俄國自彼得大帝時期起,便成為歐洲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參與者,並時常被視為歐陸國家最大的威脅之一。這種「競合」關係在19世紀的拿破崙戰爭、普俄戰爭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衰退過程中開始凸顯出來。進入20世紀,特別是在一戰之前,俄國與歐陸國家之間的競合關係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在德國完成統一後,隨著其工業和軍事力量的崛起,英、法等國逐漸感受到來自德國的壓力。而俄國則時而扮演平衡者的角色,為自身在歐洲和巴爾幹的利益服務。俄國與法國在1894年簽訂了法俄同盟,這一聯盟的形成主要是為了牽制德國和奧匈帝國,並防止其進一步的軍事和政治擴張。這使俄國成為當時英法協約的一部分,從而達到了牽制德國的目的。而俄國對巴爾幹半島有著深厚的戰略和民族利益,尤其是作為斯拉夫民族的保護者,俄國希望在該地區擴展影響力,並防止奧匈帝國和德國的進一步滲透。巴爾幹的地緣政治是俄國外交政策中的核心問題,促使其在塞爾維亞問題上不斷與奧匈帝國進行博弈。這也是為何一戰前俄國在多次外交和軍事行動中,時而與法國和英國合作,時而尋求與德國的暫時協作。

在俾斯麥時代,德國與俄國保持著相對友好的關係,雙方簽訂了「再保險條約」以避免在巴爾幹問題上發生衝突。然而,在俾斯麥卸任後,德國外交政策的搖擺使得俄國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歐洲的戰略地位。隨著德國海軍的崛起和「世界政策」的實施,俄國開始將其與德國的競爭視為對自身利益的威脅,尤其是在巴爾幹和東歐地區。

巴爾幹半島一直是俄國與奧匈帝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爭奪的重要地區。俄國在該地區的主要目標是維護和擴展斯拉夫國家的利益,特別是塞爾維亞。這導致俄國在外交上時而與法國、英國合作,反對奧匈帝國;時而又考慮與德國和奧匈帝國達成協議,以謀求自身在巴爾幹的利益。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競合關係在300多年來反復出現。從一戰前俄國在巴爾幹的謀略,到二戰後冷戰時期與歐洲的對抗,再到21世紀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都可以看作是這歷史不斷循環的一部分。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與歐洲國家建立了密切的能源合作關係,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興和軍事實力的增長,它再度轉向強硬的軍事對抗,試圖維護和擴張其在東歐和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

第五章作者許多的故事圍繞在俄國首相科科夫佐夫、外交大臣薩佐諾夫、陸軍大臣蘇霍林諾夫,如同上面所說,因為對於國際形勢的考量以及國內勢力的權力分配,科科夫佐夫與薩佐諾夫常常與霍林諾夫採取不同的策略及視角,再加上蘇霍林諾夫在許多外交政策地不明確或是搖擺不定,導致俄國與奧匈帝國的形勢越趨凶險。

科科夫佐夫傾向於更加謹慎和務實的外交策略,避免俄國與奧匈帝國及德國陷入直接衝突。他認為俄國需要專注於國內的現代化和經濟發展,因此在巴爾幹問題上主張保持克制,避免輕率介入可能引發大規模戰爭的事務。薩佐諾夫則持不同立場,他認為俄國應該在巴爾幹問題上積極參與,特別是保護和支持斯拉夫民族主義運動,以維護俄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薩佐諾夫與科科夫佐夫不同,他更關注俄國在歐洲權力格局中的地位,並認為支持塞爾維亞是遏制奧匈帝國擴張的關鍵策略;但大抵上來說薩佐諾夫和科科夫佐夫算是比較偏鴿派立場,對於衝突的部分比較願意透過外交手段處理。

蘇霍林諾夫則是代表了俄國軍方的意見,他主張俄國應該準備以軍事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特別是在巴爾幹半島。他有時對科科夫佐夫和薩佐諾夫的策略表示懷疑,擔心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的立場過於軟弱,無法有效威懾奧匈帝國。

這種內部的矛盾和分歧導致了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的政策時常前後矛盾、搖擺不定。科科夫佐夫的謹慎、薩佐諾夫的積極干預,以及蘇霍林諾夫的軍事主義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反映出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缺乏統一的戰略。這樣的外交政策導致俄國與奧匈帝國的局勢日趨緊張,為未來的衝突埋下伏筆。

克里斯多福·克拉克通過這一章節揭示了俄國內部各權力中心在面對巴爾幹局勢時的不同考量。這種複雜的內部權力博弈,使俄國的外交政策顯得模糊和不確定,最終加劇了歐洲的緊張局勢。這一視角讓讀者看到,不僅僅是單一國家的意圖或行動導致了一戰的爆發,而是多重權力和利益的錯綜交織使得局勢走向失控。



民國113年9月16日
OTORI 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