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者》一書說實在的很不好啃,一邊閱讀還要一邊複習歐洲複雜的歷史,並且在這樣歷史包袱下,英、法、俄、德、奧匈帝國、奧匈帝國的政治制度對其合縱連橫策略的深遠影響,OT記得東海大學的陳永峰老師常說看事情要有「歷史感」以及「平衡感」,歐洲大陸的外交政策就是在這樣複雜的歷史以及各種平衡的考量下慢慢孕育出來,一直深刻地影響到今日的歐洲大陸。承上一篇,OT跳出本書的內容特地補了英、法、俄、德的歷史以及政治體制,本篇先回歸本書的內容,對於第3章《由多極到兩極,歐洲在一八八七至一九零七年》以及第4章《歐洲在外交政策的多種聲音》。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
本篇文章不僅供OT自我學習,歡迎各位朋友轉載並註明原文網址。
第3章 由兩極到多極,歐洲在一八八七至一九〇七年
這章描述了歐洲在這一時期从多極化向兩極化演變的過程,聚焦於各主要國家之間的複雜關係和戰略互動。不過這邊「兩極」的概念跟現在全球化分為G2的「兩極」不太一樣,當時並不存在像是美國與中共這樣在經濟以及軍事上的超級強權,因此是以集團概念來劃分。但儘管如此,這種分化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對立面的形成:協約國和同盟國。
- 協約國(Entente Powers):主要包括英國、法國、俄國,這個聯盟後來還包括了義大利(雖然義大利最初是同盟國成員之一)以及其他加入的國家,如美國。起初基於英法的《英法協約》(1904年)和英俄的《英俄協約》(1907年),這些協約解決了英法俄之間的殖民地爭端,使得三國能夠在面對德國威脅時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 同盟國(Central Powers):主要包括德國、奧匈帝國,以及加入的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最初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同盟,這個聯盟後來擴展為包括其他支持國。
這種兩極分化的過程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包括國家間的戰略利益、地緣政治競爭、歷史糾紛以及對軍備競賽的反應。兩大集團的形成增加了國際政治的對抗性,各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加入相應的集團,這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對於這部分,本書的作者克拉克分為許多面向來討論這個演變過程,這也是本書內容相當有份量的原因。
1887年的歐洲勢力格局充滿了複雜的聯盟和對抗關係,這些關係反映了各國為維持和擴展自身影響力而進行的精心策劃和戰略平衡。這些聯盟和協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國際政治格局,並為未來的衝突埋下了種子。當時,歐洲的大國通過複雜的聯盟、對抗和地緣政治競爭來維持勢力平衡。這些國家之間的互動非常微妙,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並且頻繁地介入其他地區(如非洲和亞洲)的爭端中。多個國家或利益團體維持彼此間微妙的平衡,各個勢力都得到制衡:英國與法國在非洲和南亞維持競爭關係,英國在波斯和中亞地區與俄國針鋒相對;而法國也費盡心機為1870年譜法戰爭雪恥;巴爾幹地區的利益衝突,使俄國與奧匈帝國的關係日趨緊張;義大利與奧匈帝國在亞得里亞海的爭端由來已久;法義兩國在北非的政策亦存在分歧。
- 德奧義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
- 成員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 簽訂時間:1882年5月20日
- 目的:這個同盟的主要目的是防禦法國的威脅。儘管義大利與奧匈帝國在亞得里亞海和巴爾幹地區有領土爭端,但這個同盟使得兩國不至於撕破臉。德國希望通過這個同盟鞏固其在歐洲中部和南部的影響力,並確保一個穩定的東部邊界。
- 德俄《再保險條約》(Reinsurance Treaty)
- 簽訂時間:1887年6月18日
- 目的:這個條約是一個秘密協定,旨在確保德國和俄國在涉及對方利益的領土問題上保持中立。條約的簽訂有效地防止了法國與俄國結盟,從而限制了法國在歐洲形成反德聯盟的可能性。
- 英國的《地中海協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
- 成員國:英國、義大利、奧匈帝國
- 簽訂時間:1887年
- 目的:這些協定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法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並限制俄國在巴爾幹地區及黑海海峽的勢力擴張。通過這些協定,英國希望保護其在地中海的戰略利益,並維持巴爾幹地區的權力平衡。
與1887年的多極化勢力平衡相比,1907年的歐洲呈現出兩大對立陣營的兩極化格局。這一轉變主要是由各國在這期間結成的不同聯盟所推動的,這些聯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 德奧義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
- 成員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 狀況:雖然三國同盟依然存在,但義大利與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關係已經不再如昔。義大利與兩國在地中海和巴爾幹地區存在利益衝突,義大利在戰前的外交政策中表現出與三國同盟的疏遠。
- 法俄同盟(Franco-Russian Alliance)
- 成員國:法國、俄國
- 成立:1892年起草,1894年正式通過
- 規定:該同盟規定,如果三國同盟或其中一國動員兵力,法國和俄國須立即調遣兵力應對,使德國陷入東西方夾擊的困境。這一同盟增強了法俄之間的軍事合作和相互支持。
- 英法協約(Entente Cordiale)
- 成員國:英國、法國
- 成立:1904年
- 目標:解決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爭端,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這一協約標誌著英法關係的重大改善,為兩國未來的聯盟奠定了基礎。
- 英俄協約(Anglo-Russian Convention)
- 成員國:英國、俄國
- 成立:1907年
- 目標:解決兩國在中亞的殖民地爭端,特別是波斯、阿富汗和西藏的影響力問題。這一協約使英國加入了法俄同盟,形成了協約國三方聯盟(Triple Entente)。
作者先提到了法國與俄羅斯於1892年正式結成軍事同盟,這是應對德國崛起與三國同盟(德、奧、義)的戰略舉措。儘管法俄同盟具有戰略意義,但兩國在意識形態與政治體制上存在顯著差異,使得這一結盟被視為包含風險的合作;而法俄同盟加強了法國對於潛在戰爭的準備,但也增加了對未來衝突可能性的擔憂。
為什麼法國與德國的裂痕會這麼深?要知道英法協約之前,法國及英國可是打了百年戰爭。法國與德國之間的裂痕,特別是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之後,深刻影響了兩國之間的關係,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20世紀初歐洲的政治格局。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導致這種深刻裂痕的幾個關鍵原因:
- 普法戰爭(1870-1871年):普法戰爭是由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策劃的,目的是通過對外戰爭來激發德國各邦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實現德國的統一。結果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並支付巨額賠款。這場戰爭的勝利使德國完成了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而法國則遭受了重大的國際和國內打擊。而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併吞成為法德關係中最具爭議的問題。對法國而言,這是一個民族恥辱和復仇的象徵,而對德國來說,這是一個戰略和經濟上的重要獲得。
- 普法戰爭的失敗和領土的喪失在法國引發了強烈的復仇情緒。這種情緒在法國的政治和軍事策略中佔據了重要位置,並推動了法國尋求報復德國的政策。法國開始重建和加強軍隊,並尋求國際盟友以對抗德國。這導致了後來與俄國結成同盟,並最終形成了協約國的基礎。
- 俾斯麥在統一德國後,通過一系列聯盟和外交手段(如三國同盟)來孤立法國,防止其報復行動。德國的軍國主義和擴張政策,使得歐洲其他國家對其產生警惕和敵意,特別是法國。德國的軍備擴張和世界政策(Weltpolitik)進一步加劇了法德之間的緊張關係。
因此,儘管英法兩國在歷史上有過長期的敵對關係,但面對共同的威脅——德國,兩國決定放下成見,簽訂《英法協約》。這一協約解決了雙方在非洲的殖民地爭端,並為兩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奠定了基礎。英法兩國都意識到,面對德國的軍事和經濟崛起,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保護各自的利益,維護歐洲的勢力平衡。
所以這個時對於英國來說,英國也正逐步放棄長期的孤立政策,通過與其他歐洲大國建立聯盟來保護自身利益;例如《英法協約》及《英俄協約》。
德國快速的崛起在經濟與軍事領域均表現突出,成為歐洲大陸的主導力量之一,但德國的激進擴張政策與軍備競賽引起了鄰國的警惕和反感。歐洲國際關係變得日益緊張,外交危機頻發,使得歐洲的政治格局趨向於兩極化。
戰爭的另一個導火線是民族主義使然,許多國家在面對危機時常常夸大對方的威脅,這種言過其實的態度加劇了恐慌與不信任,推動了軍備競賽和軍事同盟的形成。
第4章 歐洲外交政策的多種聲音
本章從不同的政治中心來探討各國如何制定其外交政策,並考察了不同政治角色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這章節深入分析了在重要歷史時刻,個人領導者、政府機構、軍方和媒體如何形塑了國家的外交行動。
二十世紀初,歐洲的政治格局大多由君主制國家主導,這些國家的政治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們的外交政策和軍事策略。當時的六大列強(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和意大利)中,除了法國是共和國外,其他國家都具有不同形式的君主政體:
- 英國:君主立憲制。英國在這一時期仍由君主領導,但實際的政治權力大多在民選的議會和首相手中。英國的君主主要承擔儀式性和象徵性的角色。
- 法國:共和國。法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後建立了第三共和國,採用共和制政府形式。法國政府由總統和民選議會組成,是當時主要歐洲強國中唯一的共和國。
- 德國:君主立憲制。德國在1871年實現統一後,成立了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國王兼任德國皇帝。儘管德國有一個立法機構(帝國議會),皇帝和普魯士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大。
- 奧匈帝國:雙頭君主制。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帝國,由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共同領導(實際上是同一人在兩個不同的角色)。這個帝國有複雜的政治結構,旨在平衡多個民族和地區的利益。
- 俄羅斯:絕對君主制。俄羅斯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下,基本上仍然是一個絕對君主制國家。雖然在1905年革命後建立了國家杜馬(議會),但沙皇仍保留大量的決策權力。
- 意大利:君主立憲制。統一後的意大利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國王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但政府的運作也依賴於民選的議會。
其中德國、奧匈帝國及俄國這三大帝國,在政治結構、媒體控制以及軍事權力上展現了各自獨特的君主制特色。帝國的皇帝或帝國首腦擁有極大的政治權力,包括任命國家大臣等高級官員的權力。這些官員通常直接對君主負責,而非對議會或公眾負責,體現了強烈的中央集權特性。
德國皇帝(Kaiser)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任命宰相和其他重要官員的權力。儘管存在帝國議會(Reichstag),其權力相對有限,主要政策決策仍集中在皇帝和他的直接顧問手中。奧匈帝國如前面所述是雙頭君主制,皇帝兼有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的身份,通過各自的政府機構在兩個地區進行統治。政府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而俄國沙皇擁有幾乎無限的政治權力,直接控制政府所有層面。即使在1905年革命後建立了國家杜馬,沙皇仍保留了大量的決策權力
此外,政府對媒體有嚴格的控制和審查權,以防止反政府思想的傳播和維護政權的穩定。在軍事方面皇帝或帝國首腦同時也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擁有調動和指揮軍隊的最終權力。在外交方面,國家之間的溝通和外交關係通常是以皇朝之間的關係和直接外交往來來實現,常常通過皇室成員的婚姻、國事訪問或通過外交部的正式通信渠道進行;像是戰前歐洲的君主體制代表人物是三位表兄弟:沙皇尼古拉二世、德黃威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這三位不僅是當時歐洲三個主要強國的統治者,他們也是親屬關係,三位君主的個人關係以及他們分別代表的國家間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戰前歐洲的國際政治氛圍。
作者在書中也解釋了這個複雜的譜系:尼古拉二世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他的母親瑪麗亞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威廉二世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其母親維多利亞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喬治五世同樣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其父親愛德華七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
在君主制下,作者闡述了君主、政治顧問和外交部門是如何互動以及如何影響國家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緊張局勢下,君主的偏好和性格如何直接影響決策。接下來作者剖析了俄、法、德、英的外交政策決策體制,深入探討了在不同政治體制中,外交政策是如何在皇帝(或總統)、首相以及外交部之間的複雜互動中形成的。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略有不同,但都涉及到這幾個核心政治角色以及他們在外交政策制定過程中的權力動態和影響。
在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國家的絕對統治者,他對外交政策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然而,沙皇並非獨自作決定,他會與首相及外交部長協商,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國際關係的問題上。沙皇的個人意願和他對顧問意見的接受程度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情境下有所變化。
比起俄國及德國的專制政體,法國作為一個共和國,其總統在理論上是國家元首並對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實際上外交政策的日常運作和決策更多是由首相和外交部長來負責。這涉及到內閣與總統之間的協商,以及外交部在執行具體政策時的自主性。
OT在閱讀本書後,才對德皇威廉二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原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外交政策有極大的個人興趣和影響力,他經常直接介入外交事務,並對外交決策施加個人意志。然而,首相和外交部也在政策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協調和執行皇帝的指令時。德國的外交政策常常反映了皇帝和政府官員之間的緊張與合作,書中還有提到有些官員盡可能的不讓威廉二世參與其中,以免事態變得更加複雜。算是本書中負面評價頗多的一位人物。
在英國,外交政策的制定是首相和外交大臣(如愛德華·格雷爵士)的職責。國王喬治五世主要承擔象徵性角色,實際的外交政策由政府領導。外交部長在制定和執行政策中具有關鍵的自主性和權力,但他的決策同樣需要得到內閣其他成員的支持。
這些國家的利益主要圍繞在巴爾幹、北非等地,作者在本書中也不斷提及幾個重大的事件,諸如:兩次巴爾幹戰爭、摩洛哥危機等,都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的導火線。
- 兩次巴爾幹戰爭
-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年):這場戰爭涉及巴爾幹地區的幾個國家(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和黑山),它們聯合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以奪取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領土。這場戰爭的結果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進一步衰落,巴爾幹地區的局勢更加動蕩。
-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由於對第一次戰爭後領土分配的不滿,保加利亞對其前盟友發動了攻擊。這場戰爭最終導致保加利亞的敗北,並使得巴爾幹地區的國家疆界再次重劃。
- 摩洛哥危機
-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5-1906年):這場危機源於德國試圖挑戰法國在摩洛哥的影響力,威廉二世公開支持摩洛哥的獨立,引發了國際緊張。最終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達成妥協,確認了法國的特權。
-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1911年):德國派遣軍艦到摩洛哥的阿加迪爾港,再次挑戰法國。這場危機最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德國換取了部分非洲殖民地的權益。
這些事件不僅加劇了各國之間的對立,也強化了盟國間的合作。例如,英國和法國在面對德國的威脅時加強了聯盟,而俄國和塞爾維亞則因對奧匈帝國的擔憂而聯手。這些地緣政治的糾葛最終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導火線,顯示了複雜的國際關係和列強之間的競爭如何導致全球性的衝突。
我們得有個概念,一戰之前的歐洲大陸基本上是個民族主義高漲的巔峰時期,這些事件會進一步對國內政治和社會的穩定構成了重大挑戰。這種民族主義激情不僅在巴爾幹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也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地區如法國、德國、意大利和俄國中廣泛存在。民族主義的推動力量增強了民眾對國家主權和民族自決的渴望,並常常伴隨著對他國的敵意。而隨著報刊和新聞業的發展,媒體成為塑造和反映民族主義情緒的重要工具。報紙和雜誌經常刊登具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文章,既反映了民眾情緒,也進一步激化了這種情緒。基於這樣的事實,作者也很犀利的評斷了當時軍人與文官權利的宮鬥戲碼,以及媒體在這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在許多歐洲國家,尤其是那些君主制國家如德國和俄國,軍隊領導人往往直接向皇帝報告,並在某些情況下直接參與政治決策。這使得軍隊領導人能夠對國家外交政策產生顯著影響,有時甚至超過文官政府。
在德國,軍事領袖對國家政策有深遠的影響,他們強烈主張擴軍和海權擴張,這在德國的「世界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奧匈帝國,軍事領導層對於對外政策,特別是對塞爾維亞的態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最終導致了對塞爾維亞的宣戰。
文官領導層,包括外交部和首相等,常常需要在追求國家外交目標與應對軍方壓力之間找到平衡。例如,英國在愛德華·格雷的領導下,外交政策著重於通過外交途徑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以防止戰爭。
媒體和公眾輿論在這種權力遊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反映了民眾對國防和安全問題的關注,也影響了政府的政策選擇。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背景下,輿論常常偏向支持強硬的軍事政策。
這種軍人與文官之間的權力競爭反映了當時歐洲國家內部對於如何最有效地保護國家利益和國際地位的深刻分歧。這些內部動態加上外部的地緣政治壓力,共同推動了歐洲走向更加軍事化和對抗性的國際環境,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但歐洲大國之間勢力的消長在這段時間變化太快,這樣的局勢如何影響各國的外交策略?並且反過來影響區域和全球的政治平衡。
OT整理了這段時間英、法、俄、德之間的競合關係如下表:
相關文章:
-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序言
-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通往塞拉耶佛事件之路」
-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歐洲的分裂」(上)
-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歐洲的分裂」(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讀《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 「歐洲的分裂」(下):複雜的巴爾幹半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