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冬遊首爾

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帶宸兒去首爾一趟,這是第一次全家人一起出國旅行;雖然跟家人一起旅行本來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過冬天去首爾帶著小朋友可能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這趟行程安排四天三夜的自由行,第一天從松山機場出發,到達首爾大約是下午,因為是住在南大門市場附近,所以我們從南大門市場逛到明洞,在明洞那邊吃晚餐。第二天是去樂天世界。第三天則是請旅行社安排付費行程:上午從酒店出發後先去了格雷萬蠟像館,接著去了景福宮,結束後前往塗鴉秀,最後在仁寺洞吃午晚餐,再回到酒店。

行前準備
因為長輩們千交代萬交代未滿三歲前不能帶出國,不然大部分航空公司兩歲以下嬰兒是不用機票錢的,這樣可以省一個人的機票;不過既然長輩們有交代,只好等宸兒滿三歲了才決定帶她出國去走走。

由於宸兒第一次出國,沒有護照;申請護照之前需要先申請「人別確認」。這件事情處理起來並不複雜,約莫挑個半天的時間帶著小朋友去戶政事務所,帶好兩吋大頭照及戶口名簿就可以辦妥了。不過由於宸兒還不懂怎麼樣拍大頭照,因此要拍成一張「合格」的大頭照這件事情花了許多時間。人別確認辦好了之後,便可以把小朋友送回幼兒園繼續上課,家長則可以拿著人別證明到外交部領事局辦理護照。時間抓得好,應該是半天可以完事。

機票加酒店則是找華航精緻旅遊,因為之前去蜜月旅行也是找華航精緻旅遊,印象還不錯,所以這次也繼續找華航。

在當地
韓國是相當高比例的台灣朋友會去旅行的地方,我跟Feng一句韓文也不會說,憑著蒐集到的資訊判斷當地人應該英文可以溝通,因此很放心的安排好行程以及酒店後就出發了;不過因為有帶小朋友怕住宿可能遇到問題會溝通不便,所以在酒店挑選上盡量選擇以星級酒店為主。這次住的酒店緊鄰南山塔以及首爾火車站,視野及交通算是很方便。

首爾市區環景

韓國使用Google Map有一點不太方便,雖然可以搜尋到目標但無法使用導航;反而是百度地圖暢行無阻,相當準確。交通部分,地鐵很方便;像是第一天從晚上明洞用完晚餐回酒店,以及去樂天世界的那天,都是透過地鐵移動。

電源的部份可能需要注意攜帶轉接頭。

在韓國的幾天氣溫最高大約兩度左右,原本Feng以為跟亞特蘭大差不多,甚至再溫暖一些,但可能最近幾年Feng比較少到寒冷的地方,因此對Feng跟宸兒來說確實挺凍的!女兒在景福宮還一度冷到大哭,吵著要回家。說到這裡嬰兒車真的是帶小朋友出門必備的物品,千萬不要因為鐵齒而折磨自己,這趟真的好在有帶嬰兒車!😨

食物部份可能比台灣的口味應該是差不多的。如果在台灣有吃過韓式料理,也許在韓國當地是比較地道的,但是來到台灣後,OT更認為是讓韓國料理做了某種程度的昇華,特別是海鮮煎餅跟人參雞湯;不過泡菜應該還是韓國本身比較地道。





景點
如同文章一開始所列,本次只安排了明洞、樂天世界、格雷萬蠟像館、景福宮,看塗鴉秀、仁寺洞;OT覺得對於第一次到韓國旅遊的我們來說,都是值回票價的安排。

說明一下參訪後的紀要:

  • 南大門市場:南大門、明洞、仁寺洞感覺都有點像是台灣的市集,有許多小東西以及小吃。面積很大,不過因為時間不夠,我們方向是朝明洞前進,因此走過的區域有限。
  • 明洞:韓文裡面有甚麼「洞」的,表示一個街區。明洞有許多小吃、免稅店、百貨,伴手禮我們多半在這裡採買。
  • 樂天世界:是韓國市內最大的樂園,很適合帶小朋友去玩的地方,特別是冬天;宸兒是玩到精疲力盡最後睡著在嬰兒車上面,我跟Feng才帶得走的。票價相對台灣的樂園來說,樂天世界更顯得物美價廉。
樂天世界環景
  • 格雷萬蠟像館:裡面有豐富的蠟像,從明星到政治人員、運動員都有,還有一些小遊戲。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侵略的遺跡,蠟像館所在的建築物本身的歷史意義也很有看頭。
  • 塗鴉秀:塗鴉秀是結合繪畫、聲光、舞蹈的節目,非常精彩。像是宸兒這種年紀的小朋友看了也是目不轉睛,不會吵著要離開,節目結束之後還一直在大廳有樣學樣的跑跑跳跳。
  • 景福宮:屬於韓國的故宮,庭園景觀很漂亮,不過因為地點空曠,這麼冷的天氣需要做好保暖。景福宮有點可惜的地方是沒有文物展出。
景福宮

第一天在南大門有點迷路,沒想到南大門的遊客服務處,有人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跟我們解說應該怎麼走,並且很熱情的給了我們觀光手冊;OT同時也注意到裡面的服務人員有的也說得流利的日文。就不懂韓文的我們來說,不論是食、衣、住、行幾乎都可以透過中文或英文處理,這樣觀察確實覺得韓國的觀光做得相當道位。

這段期間最多的應該就是來自大陸的遊客了,畢竟是農曆年,大家都利用長假出國走走;付費行程的司機先生也是東北來的,一路上我們交流了許多關於東北風土人情的故事。

結語
平常出差都是來來去去的趕飛機、趕行程,想說哪天可以帶著家人愜意的享受假期;所以首爾行能夠跟家人一起出國旅遊算是圓了一個小小夢想,也是宸兒出生後全家一起出國的第一個回憶。原本想說此行還要去首爾大學以及市政廳參觀,不過礙於時間的關係未能成行;「有遺憾才會再來」 ,希望有朝一日再來探訪韓國。


OTORI
6/16/2019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寫給我的父親 - 家族近況

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十三日,雨... 並且是傾盆而下的大雨!

六月一直是很多事的一個月:悲喜參半的畢業典禮、期末考、考得還行的高中聯考、為了不被留級的補考、考超爛的大學聯考,緊張的研究所放榜,然後您過世了!除了我們生存的小小世界外,您最愛提的諾曼地登陸、天安門事件,今年撼動華人世界的儼然還有一個香港反送中運動,都是在六月。今年G20也是在六月底,誰知道世界會變得怎樣呢?

記得自己研究所學號是九三開頭,所以到了今年六月,您竟然也離開了十五年了,時間過得真得很快!這幾年來,我跟P各自完成學業、服完兵役並投入職場、結婚、生子(P還在規劃...),突然說走就走的去了德國,又因為工作的關係意外地到過中國大陸各個城市;然後P在去年出國念書,現在跟弟妹都在美國生活(優秀的弟妹)。

今年爺爺奶奶的掃墓時間因為出差來不及返台,因而錯過了。想說奶奶去年才過世,怎樣也要回老家祭拜一下,所以回台之後便跟叔叔約了想回老家一趟的念頭。恰恰好那天正是掃祖墳的日子,今年我是第一次掃祖墳,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宗族族人聚在一塊;老一輩的人說著來台祖篳路藍縷的開墾故事;掃墓,也許正是個團聚族人的日子。

那天許多長輩聊天時,擔心到了我們這代還會不會繼續有這樣的日子慎終追遠,凝聚在一起?我想還是會吧!至少我自己當年是想不到曾經覺得苗栗老家陌生的我,如今看到老家的家人是如此開心:三堂弟已經兩個孩子了,這次回去最小的還在襁褓中,大的比宸兒小兩個星期。抱抱這些後輩,陪他們玩,看到他們開心地跑來跑去,可以跟小孩們打成一片,挺有成就感的。而也是這幾天,小叔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比自己小37歲的堂妹,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意外的發現,每次與老家親戚聚會的時候,關於您的故事總也會不斷出現。也因為如此,我發現我們以前真的不太熟... 明明是親子,這麼親密的關係,卻又怎會如此生疏呢?

之前聽文忠叔叔說,才知道原來您以前並不愛讀書,是地方混混;後來不知道受到甚麼樣的啟發,決定讀書,改變生活的現況。其實後來跟您相處後,才想明白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您是個愛面子的人,家裡窮,自然希望別人能瞧得起您;而做地方混混不僅適合您喜歡照顧自己後輩的個性,也是最容易出頭的方式。但畢竟這個方法並不持久,可能也是在這個時候,您覺悟到教育才是改變現在生活的方式,而後來您也確實做到了!

有時候我會覺得事情解決不了,或是找不到解決事情的辦法,多半也是被自己當時的知識所限制吧?

在大堂弟的車上,聽到他說有一次他在玩還是甚麼的,您正巧經過他旁邊,跟他說要好好讀書;這也是以前您常跟我以及P說的話:「認真讀書」,其實那時候真的不懂,您是背負著怎樣的心情才對我們說這種話;希望您能原諒我並沒有體會您當時的心情以及失望。也許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提醒在對孩子講道理時,自己要能把故事說到孩子的心裡去。


願我的父親在天之靈,業障消除、增福增慧。


OTORI
6/13/2019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寫《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書摘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一書作者李弘,畢業於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與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為資深銀行人士,同時也是專欄作家;她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顧問、首席戰略官、董事總經理。

從作者的學經歷以及年齡來看,應該就是中共改革開放後首批海歸的菁英份子。從本書中不僅可以拜讀作者以自身的專業剖析中國自明朝起與西方在國家金融策略上的分野進而造成國力富強的差距外,同時也隱約可以感受到作者感慨於中國近五百年來落後於西方社會發展的那份民族情懷。


本書的副標題是「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作者挑選從明朝萬曆皇帝開始撰寫本書,除了是因為萬曆皇帝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亡國的皇帝,同時卻也是當時世界上擁有最多白銀的帝國國君;不僅如此,相對於當時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皇,兩個國家因為選擇的金融策略不同,而從此走上了國家發展不同的道路。

本書中很大的一個重點是在描寫英格蘭銀行的誕生如何為英國注入生命力,陸續贏得西班牙以及法國戰爭,團結國王與一般人民的士氣,讓國家的生存及利益可以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然而當大清帝國走到末路時,李鴻章等人如何借鏡英國的金融發展從而想打造出屬於大清帝國的金融體系卻功敗垂成。

除了英格蘭銀行外,OT覺得在描述國民政府如何「廢兩改元」,建立了中國近代真正的金融體系,而又如何因為貪婪而讓蔣介石丟了中國大陸的這段歷史,更是台灣教科書沒有提及的精采片段,可讀性很高!不過可惜的是對於中共貨幣改革的部分,僅少少的描述如何成功這段「奇蹟」,對於曾經改革失敗的歷史錯誤卻隻字未提。

最後,關於近代資本社會的形塑,也就是晚近我們所看到的現代金融架構,這如何讓美國從二戰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布列頓森林會議」,凱因斯如何思考重建世界的財金秩序,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章節。

此外在以往教科書中或是新聞中或多或少提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荷蘭西印度公司、匯豐銀行、上海銀行、中國銀行、葛林斯潘、中央銀行、美聯儲,在本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其歷史淵源以及對於金融世界的實質影響。

推薦閱讀本書,不僅可以增進金融知識,同時也可以品味作者對於中華民族如何在大時代的浪潮中蛻載浮載沉的情懷。


本書圖片取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2463



OTORI
6/12/2019



寫書摘與閱讀

剛剛完成「貨幣改變文明」的書摘,其實這本書已經看完近三個月了,為了寫書摘又把書拿起來看了第二次。不得不承認,因為書中內容豐富,巴不得直接用抄的!所以也不得不承認,由此可見OT對於寫「書摘」這件事情,駕馭得並不成熟。

理想中的狀態,應該是書摘的內容言之有物,而不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而言之有物的同時,又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引起想要閱讀該本書的動機。但太過複雜的內容,可能也同時是扼殺別人閱讀慾望的兇手之一;沒錯,我覺得之前寫得太過複雜,而又對於自己想法的陳述過於缺乏吧?

雖然為了寫書摘而將同一本書看得更熟,但是一方面也急於時間有限,不僅想介紹的書多,想看的書也多;時間怎麼平衡,又是另一種考驗。也許1000字的書摘是個可以用來做參考得標準。

期待自己在知識累積的路途上可以更加駕輕就熟。


OTORI
6/12/2019

寫《貨幣改變文明》書摘 - 一體化的世界與資本主義崛起

本書第三章描寫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一體化世界,並且造就了重商主義(資本主義)的崛起。十六世紀起(本書結束於十八世紀),人類文明開始高度發展,經歷了大航海時代、宗教革命、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最終以資本主義的形式建構了現今世界以「西方價值」為主體框架的結構。我們通常所說的近代史,也就是這500年來的歷史,是人類思想上重大變革的時期。
大航海時代與西歐列強登場
作者並沒有多做篇幅說明大航海時代的起源,更加著重於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西方國家金融變化,例如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等國在此時的貿易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做為古絲路終點的義大利,並沒有在大航海時代興起時便隨即沒落;主要原因是還有產自阿拉伯的咖啡等商品須透過義大利商人輸出至歐洲,和一般過往的認知有所差距。

在這個時期,白銀成為流通世界各地的主要貨幣,一個國家是否富有,便是以一個國家擁有多少白銀或是黃金來衡量。

當時十七世紀中國正處於明朝及清朝,與這個時期的西方相比較,中國的安定與繁榮令西方瞠目結舌。包含當時伊斯蘭世界控制的鄂圖曼帝國以及蒙兀兒帝國,作者都相當詳盡的描述白銀如何在歐洲、伊斯蘭世界、中國流通(最後白銀駐足於中國)。

而英國如何在宗教混亂與經濟中,經歷了宗教改革、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並在與西班牙的戰爭中建立史上曾經最強大的銀行「英格蘭銀行」。因為英格蘭銀行的誕生,資本主義開始形塑現代我們所看到西方雛形。英格蘭銀行的歷史對於世界金融的影響,將在往後許多討論資本主義的書籍中不斷被引用。

市民革命與產業革命
進入十八世紀,開始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因為新大陸的發現,為原本歐洲短缺的白銀,注入新的產能,並且有更多的商品可以從新大陸開發輸出至歐洲,形成了大西洋的三角貿易。而此時的中國因為與英國的貿易逆差甚鉅,英國東印度公司便利用鴉片反轉了此一局勢,此書也揭露晚清中國國力的每況愈下,與貿易衝突有絕對的關係。

本書內容豐富,許多關於伊斯蘭世界以及猶太人對於貿易、資本主義的影響都在書中有許多描述。希望本篇文章可以讓對於本書內容有興趣朋友閱讀書中全文。

*本文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699


OTORI
6/12/2019

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寫《貨幣改變文明 》書摘 - 市場擴大與東西交易

進入到第二章之後,可以看到白銀開始在全世界流通,通過維京人、伊斯蘭世界、十字軍東征、蒙古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使得白銀最終成為東西方世界共通的貨幣標準。

伊斯蘭世界與大唐帝國的繁榮
西元八世紀,伊斯蘭世界實現了穆斯林式平等。隨著伊斯蘭帝國擴張,經濟圈也跟著擴大,各種人與貨物往來交錯。東亞則建立了像唐朝進貢的冊封體制。

關於伊斯蘭的部分,對於從小在台灣生長的OT而言是相對陌生的世界。因此第十二小節描述的伊斯蘭世界的經濟,特別引人入勝。伊斯蘭世界從西元七世紀起,藉由穆罕默德串立的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半島的伊朗擴張到伊比利半島、大馬士革、巴格達,到十世紀後移往埃及的開羅。十九世紀後風行的民族主義,或許在這個時帶便已開始在無意識中萌芽。

伊斯蘭第果版圖廣大,其中東方與西方使用的貨幣形成對比。東方以過去波斯帝國所在的東伊斯蘭世界為中心,使用銀幣;另一方便,東地中海沿岸地區受到拜占庭帝國的強烈影響,從這一代到敘利亞、埃及乃至紅海到印度洋間的西伊斯蘭世界,使用金幣。

伊斯蘭世界的網路在這個時帶作者以巴格達為中心化分為四條。

第一條像東北延伸,穿過伊朗北部進入中亞,接著在繼續往東北方前進,抵達北亞(蒙古高原)。像東直線前進的則是人稱的「絲路」,可由敦煌前往長安。由中亞南下,穿過阿富汗及興都庫什山脈,便能抵達印度,這些路線自古就是將印度的寶石、香辛料與中國的捐布運送至西方的道路。

第二條路線向東南方延伸,沿著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順流而下,進入波斯灣。在這裡,路徑一分為二,其中一條通過阿拉伯半島南部,抵達非洲東岸。另一條則是海路,像東方通過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抵達東南亞與中國。這條路線也是自古便開始利用的交通要道。非洲東岸建立的海港都市同時也是後來引導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co da Gama)前往印度的重要地點。

第三條路線穿過非洲大陸,像西通過北非,分為由突尼西亞附近向東南穿過薩哈拉抵達蘇丹,以及取道摩洛哥同樣前往蘇丹的不同路線。

第四條則是向西北延伸,前往俄羅斯,拜占庭與南歐的路線。

從這四條路線可以知道這個時代的伊斯蘭通商網路已經很發達,而上述所列出的地點,如今有些地方可能是經濟上面較為落後的地區,但曾經也是輝煌的帝國的一部分。因此不難想像民族主義所賦予這些國家曾經擁有的驕傲。

因民族移動而動盪不安的歐亞大陸
藉由諾曼人來往歐洲、數次十字軍東征、突厥系王國的誕生與深受北方民族之害的宋朝等各民族交會,培育了貨幣經濟。

從西元九世紀至十世紀,在北歐與東歐發現的貨幣中,以迪拉姆銀幣佔絕大多數,證明維京人將毛皮與奴隸「輸出」至伊斯蘭世界時,向貿易對象要求以銀幣為支付代價。原本由西至東的貨幣流動方向在當時轉為由南至北,這是商業市場的一大變化。

作者在第十一節最後對於維京人為何消失,判斷可能是基督教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落地生根:『這代表北歐成為歐洲(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人們不再保有維京人時代的觀念,不再認為北歐與西歐或伊斯蘭屬於不同的經濟圈。』

在第十三節中,作者深入說明宋朝基礎於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所發展出來的高度經濟實力,包含農業生產力的提升、都市發展、稅法的改良、匯票與紙幣的使用、絹織等手工藝品的發達,都是這個時帶繁榮的佐證。特別是紙幣需要政府的保證與背書,否則無法流通。歐洲直到十七~十八世紀才發行紙幣,相較之下,中國經濟領先歐洲多達五百年以上。

在第十四節作者描述了「十字軍經濟學」。十字軍的旅程充滿「掠奪」,風評甚差。作者提到『歷史上常強調十字軍出征的目的是奪回耶路撒冷,拯救因領地被伊斯蘭教徒與土耳其人佔領而艱困辛勞的基督徒。在學者間則有另一個說法,認為支援拜占庭帝國才是十字軍東征的主要目的,解放耶路撒冷只是其次』。

132頁介紹了中世紀歐洲形成的貨幣體系,到了西元十三世紀,也就是十字軍東征的後半期,歐洲開始大肆鑄造高額金幣。十字軍的遠征雖是『戰爭』,但同時也讓伊斯蘭世界與歐洲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合而為一的歐亞大陸
蒙古帝國成為空前絕後的世界帝國。蒙古侵略各地後,保護伊斯蘭商人,並修整海陸交通路線,歐亞大陸也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圈。在蒙古帝國的時代,白銀體制傳至東方,使得過去以銅幣為主流的中國開始儲存白銀。到了明代,中國漸漸轉為白銀本位制。

在第十七節中,作者認為「神聖羅馬帝國」代表的就是德國,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中滅亡。據傳,西元十世紀前後,德國共擁有多達一百六時各貨幣鑄造所,反映了德國分裂的現象。在十六世紀後,當時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波希米亞(現在的捷克)鑄造出體積較大、品質佳的塔勒銀幣,成為後來歐洲各地貿易使用的基準通貨。
 

*本文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699


OTORI
5/26/2019

寫《貨幣改變文明 》書摘 - 經濟活動起源與貨幣誕生

讀歷史不可避免的要與當代地圖做對照,而閱讀本書方便之處在於作者精心繪製了許多地圖,據此描繪了當代貨幣與貿易的關係。作者在章節編排上是依據時間序列,從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開始說起,並結束於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書中最前面的附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也是依循這個原則做編排。

本書約250頁,將各文明的精華加以濃縮,每一章節獨立出來都是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歷史故事。

古代文明誕生
古代文明發展出城市國家後,便衍生出納稅與勞役等治理法規。東方也創造出規定商業交易等事項「漢摩拉比法典」。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蘇美人為首的多個民族建立起國家,歷經興亡盛衰。蘇美人是第一個建設都市的民族,蘇美時代也持續了數百年。

地中海世界則因希臘、腓尼基等地區促成人與貨物流通經濟發達,並開始使用貨幣。在中國,戰國時代的各國也各自鑄造錢幣,之後由秦始皇統一。第一個打造鑄造貨幣的國家是米底亞王國(另一則說是亞述)。當時的鑄造貨幣雖然有區域性,但也成為該區域、該時代的交換(價值)基準,造就了經濟活動的穩定。據說,呂底亞第一個製造貨幣的人,便是實際創建這個國家的蓋吉茲。首先使用的是黃金與白銀的合金「琥珀金」,之後才鑄造金幣。

古代流通經濟開始
中國的貨幣經濟則是「從貝殼開始」。中國貨幣的原型,在周朝就已出現。這個時代的貨幣不是金屬製,而是由具有咒語意涵的南方產子安貝充當。貨幣、購買、販賣等與商業、經濟相關的文字中都有「貝」字,說明了貝殼對經濟活動有極大的影響。

中國貨幣的一大特色,是它們與包括印度在內的西方世界不同,材質不是黃金或是白銀,而是青銅。理由有二,其一是現代中國雖然具備全球首屈一指的黃金礦藏與生產量,但在古代社會,黃金生產量卻極為稀少。期二是中國人認為黃金與白銀地位崇高,不能將之當成貨幣使用。

第七節「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描述發生在西元前十三至前五世紀的這一小節,OT覺得是第一章可讀性很高的一節。以往我們常聽到許多關於地中海在古代戰爭的(神話)故事,在作者的筆下都與商業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波西戰爭(希臘V.S.波斯)與布匿戰爭(迦太基V.S.羅馬)。

西元前一千兩百年前後的地中海及東方世界是古代世界的變化期。這個時期相繼出現許多歷史上的轉捩點,例如愛琴海周邊以克里特、邁錫尼與特洛伊等地為中心發展的愛琴文明毀滅,小亞細亞的西臺帝國國勢衰微,希臘新王國時代也步入了終點。之後,在這個區域,腓尼基人、、阿拉米人與希伯來人的活躍逐漸開始以人注目。亞述人在美索不達米亞日漸強大,西元前九世紀,在東方世界建立起巨大的「世界帝國」。幾乎同一時期,西元前八世紀,希臘人建立城邦,開始出現在世界史的大舞台上。

包含現在的黎巴嫩在內,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約旦統稱為「歷史上的敘利亞」。這個地區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與小亞細亞之間,常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

從作者描述「歷史上的敘利亞」這件事情,可以了解今日中東世界的複雜情勢,其實是從西元前便開始播下的種子。

羅馬、漢朝的繁榮與東西貿易
羅馬帝國統治地中海地區,邁向繁榮時代。中國的漢朝國勢穩定,東方與西方透過陸上及海上絲路活化貿易往來。當時全球的人口約為三億人,中國(東漢)人口約有六千萬人,羅馬五賢帝時代結束時約有六千萬人,也就是說,全世界有四成的人口集中在羅馬與中國。

第九小節描述了經濟穩定的和平羅馬,從建設及軍備的完備,讓農業及礦業有了高度的經濟發展。作者也從稅金制度、軍餉、貨幣制度的惡化導致通話膨脹等角度,說明了複合性的危機導致羅馬帝國的滅亡。

*本文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699


OTORI
5/26/2019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 - 同性婚姻合法化

今天(5/17)看到Deutsch Wetter以醒目的通知推送台灣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彷彿外媒非常讚賞台灣對於同志議題的處理很進步。同時也看到很多朋友在臉書上面為這件事情感到歡欣鼓舞。但,I'm sorry!我實在無法感受這些朋友們的喜悅。

2018年在公投總共開出了10個議題,如下:



以上圖片轉載自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1618>

其中第10~12、14~15案是分別討論同性婚姻以及性平教育。這次「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即是依據公投第12案以及2017年大法官的第748號解釋。

同性婚姻在台灣社會當然是還存在很大爭議的議題,看2018年的公投結果即可明白即便反對同婚的公投案通過,卻也同時有幾百萬人贊成同性婚姻。對於2018年公投的第12案也許很多朋友跟OT一樣,是本著尊重同性交往的觀念而投下了贊成票,希望社會不要歧視這些同性交往的朋友們,讓他們在原本民法上所無法給予權益方面,能夠適度的合法或讓這些朋友們獲得保障;卻不料如今被偷渡成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工具,也讓原本的善意就此被扭曲。

OT明白在這個社會氛圍,已經很難找到理由反對同性婚姻。反對同性婚姻,可能讓人覺得你在歧視同志。回歸宗教性仰、倫理道德,也容易被人貼上「食古不化」的標籤。說到對生育率沒幫助,就更扯了!現在連男人都可以懷孕生小孩!

但這社會上就是有一群人喜歡簡單的世界,例如這個世界就是陰陽調和、一男一女合法婚姻的世界,而這些人現在是多數。我相信再單純的世界都有例外,而文化及民主素養可以超越價值觀的隔閡包容這些例外,卻並非代表非得要鼓勵例外吧?

所以,中華民國108年5月18日,我被很人工的強迫認同了同性婚姻。

OTORI
5/18/2019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寫《貨幣改變文明》書摘-序

2018年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許多學者專家類比於1985年日本的廣場協議,此後日幣大幅升值,造成日本經濟泡沫,「平成」年代所謂「消失的三十年」即由此而來。也例如「格雷厄姆・艾利森」的著作「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援引西方歷史上既有大國面對崛起中的國家,發生戰爭的歷史。

藉由這個東西方權力更迭歷史變遷的重大歷史時刻,開始好奇金融史是如何構築現代世界。也跟各位網友交流閱讀心得。這次分享的書籍是「貨幣改變文明」,作者為關真興(Seki Shinkou),由智富在2018年出版。


(以上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699)


歷史跟地理在以前學校念書時是分開的兩個科目,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歷史跟地理是一體兩面的知識。本書一開始即以西元前2000年到西元18世紀的帝國、朝代的更迭,說明經歷活動的變遷,以及貨幣的流動。其中最重要的貨幣當然就屬白銀。「貨幣改變文明」試圖由經濟系統與通貨的演變來解讀世界史。依照作者所說,本書根據大時代劃分成三個章節:

第1章「經濟活動起源與貨幣的誕生」從古代文明誕生至帝國支配東西方世界為止。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商業活動愈加興盛,貨幣也隨之誕生。

第2章「市場擴大與東西交易」是由七世紀開始至十四世紀。伊斯蘭商人的大範圍商業網路以及支配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登場,使東西方的貿易更加興盛。

最後,第3章的「一體化的世界與資本主義崛起」則是從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大航海時代揭開序幕後,世界各國的利害關係錯綜複雜,近代國家與資本主義的制度也隨之成形。

本書內容僅至法國大革命為止,並未講述十九世紀後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逐步形成時的經濟狀況。

從國小開始我就對於歷史故事相當有興趣;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名字跟某位三國英雄同樣發音,一方面應該也想對於「鑑古知今」做個實踐派的試驗。也期許自己能有著更寬廣的歷史觀,豁達地欣賞著也正處於歷史浪潮的這個時代。


OTORI
5/15/2019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母親節快樂

今年女兒就讀的幼兒園安排母親節活動,要爸爸們準備一段1~2分鐘的短視頻。趁著假日的時間,匆匆完成這段影片,也跟各位網友分享下。

說到家庭關係,2012年跟Feng交往至今,女兒也滿三歲了。因為自己工作的緣故,自從女兒出生以來,我挺常不在她身邊,而大部分照顧者的角色都由Feng分擔。我覺得Feng不僅是女兒心目中的超人媽媽,也是我心目中的超人老婆!

因為常出差的緣故,為了不讓自己在家庭參與邊緣化,同時也是體諒Feng一個人帶小孩的辛苦,所以只要是在家裡,自然而然會主動把家事擔下來,像是洗衣、煮飯、接送小孩自然不在話下;假日帶孩子去玩、孩子生病看醫生、打預防針、學校戶外活動這些,哪怕工作再忙,也一定要親力親為。即便是能多讓Feng休息一秒,就盡量讓她休息;而這其實同時也是爭取多陪伴孩子的機會。

我確實很難以想像,當我不在家裡,Feng如何一個人獨自收拾這一關又一關的瑣事,然後還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真的很了不起!

2018年因為孩子突然得了川崎氏症住進加護病房,我跟Feng不分晝夜分工輪流守護女兒,曾經以為我們更加緊密,然而卻因為後來我更常加班及出差,導致夫妻感情失和更為嚴重。「婚姻是否就此走到盡頭」這樣沮喪的念頭時常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那個晚上,如同以往冷戰持數月的狀態,我一語不發的把晚餐煮好後離開家裡到公司加班,正當不知道這段婚姻該怎麼走下去時,一面拖著身心俱疲的殘軀回到家裡,而人生總在不經意的時刻峰迴路轉。回到家裡時,我發現不僅家裡收拾乾淨,多煮的飯菜Feng也幫我裝好便當,我知道我稱為老婆的這位女強人已經做了最大的讓步,內心徹底融化。走進房間看著她跟孩子都已經睡著,我悄悄的走到她們床邊親了Feng一下說:「老婆,對不起,我最近是不是對妳太兇了?」Feng平淡的說:「你才知道喔!」

就這樣,一場婚姻危機解除了!雖然不容易,但卻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以往都以為兩人都有願意一起走下去的心,難關才比較容易可以克服吧;但似乎其實是要自己願意走下去,機會才會出現。
  
在家庭關係裡面,至少我常常覺得自己事情已經做得很到位,但是Feng似乎總是不領情(衣服沒洗乾淨、菜煮的不對胃口...);而一方面,Feng也常覺得我不了解她,老是誤解她。但是後來慢慢明白,家庭關係的重點不在於誰對誰錯,也不是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而是自己想維持一個怎樣的關係。若覺得這段關係是重要的,那就儘管熱情的付出就好!能得到正向的反饋很好,得不到其實也不用太失望,因為能夠成為家人已經是上天最大的祝福了。
  



母親節的前一天,帶著女兒在公園玩了一整個上午,下午再帶著她一起加班、吃晚餐、洗澡、刷牙、說故事。對我來說是幸福的一天,希望對Feng來說也是難得清閒的幸福。

OTORI
5/1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