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流竄在城市的脈搏

在一個城市裡穿梭可以有許多形式。像大多數台北人是捷運和公車,有些人騎機車,而有些人開車;最近幾年興起的腳踏車,人數也與日俱增。

在德國旅行時,因為預算上考量,步行是最常採用的方式。步行可以是種運動,原始的穿梭方式,透過真切的踩在土地上,與錯身而過的行人,成為品味一種生活型態的縮影。

第一次出差惠州,每天來往客戶跟酒店之間的交通工具是計程車。計程車雖然方便,但也有它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在惠州招計程車,有時需要跟其他乘客搶... 也就是即便先到候車地點,招得到也未必上得了。另一個不方便的地方,是來往客戶與酒店間的道路「仲凱大道」,因修築鐵軌的緣故,上班時間常會塞車;也因此許多司機聽到要前往仲凱,臉色往往不好看。此外雖然交通費是實報實銷,但每天要花上兩、三百元在通勤上面,擔心自己食君之碌卻沒耽君之憂,想想如果換成是老總,他也會想辦法降低交通費的開銷!

每次等計程車的時候,就在候車格旁十步之遙有個公車站。不同路線的公車在那兒來來往往,許多乘客扶老攜幼提著大包小包跟著擠上擠下;雖然公車外型遠遠比不上台北,但確實令人非常好奇公車裡面是怎樣情境。

我喜歡在一個城市間穿梭,一邊希望能窺見城市的風貌,一邊期待可以真切感受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形式。我是工程師,但也有著不折不扣的旅者靈魂。在這股熱忱驅使下,某天終於開始認真研究起公車站裡的每條路線,嘗試搭乘公車。

頭兩次搭乘公車真是吃盡苦頭,原本搭乘計程車只要20~30分鐘的路程,花了兩個小時才抵達!其實搭乘公車到達仲凱的車程大約是20分鐘左右,與計程車相若,而且起碼有三條路線可以到達;但是問題是如何從仲凱外圍進入倒位於內側的客戶處?第一次搭乘26路到達LG Innovet下車,如果方向對了,步行20分鐘可以到達;但就是弄錯方向,硬是花了40分鐘。第二次更慘,連公車都搭錯方向,最後沒辦法,只好招計程車。

怎麼辦呢?自古以來有道是「路在口中」,第三次我開始嘗試在仲凱下車的地方只要看到公車就招手攔車,攔下後再問,久而久之也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原來仲凱因為還在發展中,所以很多公車站牌都是臨時的,甚至是沒有站牌,因此公車是隨叫隨停;某種程度上也相當「便民」!老天爺賜給我們嘴巴果然不僅是用來吃飯,還得靠它說對話、問對問題。

此後關於從酒店搭乘公車來往客戶那,終於得出個結論:
【去程】:搭乘5、11、25路從平湖門(即西湖步行街)到達海關(仲凱外圍)。在路口招322路、惠州旅遊車到半山別苑。到海關後,如果真的招不到公車,就招計程車,再不行起碼可以用走路的,順著和暢五路走到底便是。如果單程都搭公車到仲凱是2塊人民幣,從海關到半山別苑是1.5塊人民幣,計程車是7~8元人民幣,走路免費。
【反程】:可搭乘客戶廠車到達惠州汽車站後,再搭乘5、11、25或其他可達平湖門的公車回到酒店,這樣只要1.5塊人民幣。

搭乘公車到仲凱的路程上,常會發生些有趣的事情。因為修築輕軌的關係,仲凱大道的其中一段路變得相當窄;有一次公車在行駛的時候,有輛小轎車從旁邊竄出,公車努力的想超車,沒想到小轎車不僅不讓,還反而直接檔在公車前面停了下來。由於是上班時間,正好是運輸量的巔峰,後面的車全被堵住了,猛按喇叭,也害得裡面的乘客下車對著小轎車駕駛破口大罵!最後沒辦法,小轎車硬是不讓,只好調度另一台公車支援,將車上的乘客載走。我想這種事情在台灣已經很難發生了,如果真的有,也會被廣大的網民們肉搜吧!

經過和另一個工程師兩個月來輪流駐點在客戶端技術支援,專案總算完成了第一個里程碑,進入第一批量產階段。星期五收拾完東西準備從客戶處離開時,才不過下午六點不到,辦公室已是人去樓空;比起特別是近一個月來大夥每天挑燈夜戰的情景,頗有雪盡馬蹄輕的瀟灑。趁著移動到深圳的早上,特地搭乘公車繞到江北。聽惠州人說江北開發的很不錯,所以便搭車前往。繞行的途中一面估摸著搭乘公車在城市間遊晃這件事情,對我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以前剛到台北念書,假日沒錢沒地方去,也曾買了張捷運票,沿著淡水線、木柵線到處看看;超過20分鐘同一站進出,總之就是收20元。後來大一點去了德國,因為有月票這種優惠,沒有上課的時間總會搭著公車或是地鐵到處看看。這樣的移動方式是省力但卻被動,彷彿是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告訴你說哪些地點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我的意思是,你不要說話,就靜靜的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好像是可以聽得到這個城市在跟你說它的歷史。很有趣!你會看到哪些站會有很多人上下車,哪些站很漂亮,哪些站則有點老舊。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一點一滴增進對一個城市的了解。

夜晚,坐在深圳的酒店,混搭著計程車、客運、地鐵,城市間移動;我是過客,流竄在城市的脈搏中。

註: 此篇文章完成於深圳寶安機場。

Overture Y. Chao
13/04/2014
20/04/2014 修改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年輕人要一起加油!

  去年有段時間跟Feng看房子看得很勤。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位於汐止的一個物件,賣方是一對年輕夫妻,有個出生不到3個月的小Baby。物件位於汐止小巷內,雖然是五年的新屋,可惜的是除了新,關於物件位置、空間配置都與我們的需求大相逕庭。

  算一算這對夫妻的年齡跟我和Feng相若。臨走前,太太很客氣的送我們下樓,順便帶我們認識附近環境。我好奇問她為甚麼想賣這裡,太太很客氣的說:「當初買房子時沒有考慮到小孩子,現在有了小朋友,覺得空間不夠,也還想再生第二胎,因此想換到(汐止)更裡面;雖然那裏比較舊,但空間更大。」也許是互相體諒現在高房價的辛苦,她用勉勵的語氣說道:「現在買房子真的很辛苦,年輕人要一起加油!」

  最近幾個月比較常到大陸出差,今年開春以來,待在大陸的時間已經比回老家省親的時間多出許多。能到大陸出差,來自於客戶及老闆們信任,對此我非常感激。

  這個客戶在大陸汽車電子界耕耘許多年,卻是頭一回接到來自日本客戶的單子。日本客戶的難以應付是眾所皆知。他們能夠用半年、一年的時間長期派駐員工在供應商,每天檢視進度;然後等到快要出貨時不僅會緊急更改需求,同時也有許多新功能在此時才提出。以專業的軟體開發而言,雖然不允許這樣的行為,但是面對長期的商業合作,也只得妥協。

  而大陸客戶這端對應到他們日本客戶的,其實也正是跟我同年紀的「同學」,大陸所謂的80後新生代。不論是專案管理者(PM)、系統架構工程師(SA)、團隊領導(PL),都是由這群年輕人負責。不知不覺之間,在大陸已經開始由這群80後展頭露角了。同樣是幫助客戶以最低的成本達成他們客戶對產品的期望。利用合理的分析、殷切的懇談,再加上專業的精神;然後動用團隊的力量,以妥善的資源達成與客戶間許下的承諾。

  雖然30年來我跟這群「80後」生長在不同環境,說著同樣語言卻受著不同教育,對世界懷著不同想望,對於國家的意識形態更加大不相同。但是站在開發產品的專業立場,對於達成商業目標的精神,我們並無二致。

  看著這群80後努力往前衝刺的同時,身為同一個世代又怎能對這股近在眼前的漩渦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同樣是年輕人,要從這股潮流中獲得些甚麼,自然也要去對等的付出與爭取。

  「年輕人要一起加油!」借用那位緣一面太太的話,不僅僅跟這群合作夥伴互相勉勵,因為這個專案,要走得更前面;也送給台灣的7年級生,不要被生活打敗,大家一起加油!

(註:本篇文章寫於深圳寶安機場。因為大雨緣故機場關閉,地面作業無法進行。等待行李之餘完成此篇文章。)


30/03/2014
O.T.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無限感謝

  偶而沒賴床的周末早晨,捨棄包子饅頭,我會試著做些比較耗時的早餐,比如蔥抓餅之類的。因為忙著婚禮,一連好幾個星期未曾親自下廚,新婚的第一個蔥抓餅,更是全神貫注著火侯。這次特意不加一滴油,嘗試憑藉著炒鍋本身的溫度以及火侯的控制完成蔥抓餅的烹製。

  用手指輕觸鍋邊,是測試鍋溫的好方法,雖然原始卻很精準;這個技巧樸實無華,全賴分寸是否拿捏得當。當鍋子的溫度恰到好處,將蔥抓餅放入,時而不時地翻翻面,讓餅皮慢慢煎至金黃。餅皮開始略為焦黑時,拿起筷子隨意擠壓幾下餅皮,壓力的作用使得它一層層綻開。最後將蛋打入,然後翻轉餅皮覆蓋於蛋上,完成!

  仗著炒鍋厲害,總算是沒有失手。趁著Feng盥洗時間準備早餐,是再熟悉不過的程序,只是這個早晨洋溢的味道不僅是食物與火侯間曼妙組合,同時也是新婚的幸福。

  籌備將近半年的婚禮,在上周末圓滿結束。期間安排父母見面、與雙方父母溝通結訂婚流程的大小事、拍婚紗照、訂飯店、訂婚、結婚... 一件件處理下來,無不都是和Feng胼手胝足完成。說到底,最感謝的還是Feng。

  雖然我們盡量事事親力親為,但過程中還是麻煩許多親友們幫忙;沒有這些親友幫忙,便無法有完整的婚禮流程呈現。再加上當天飄著陣陣小雨又逢低溫時節,看見那些依約前來的賓客,心中無比溫暖。

  趁著週末假期的空檔,一一感謝了這些重要的人。如果有遺漏的朋友,請原諒OT的失禮;但是你們知道,因為有了你們的祝福,這場婚姻才更加圓滿!

  「謝謝!」 ... 簡單一句話,道盡我無限感激。


Overture Y. Chao
05/01/2014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婚紗照拍攝 - 「翱翔」

  如同往常一樣,起床後盥洗完成,接著便開始準備早餐。周末的早晨總是比較悠閒,泡了杯咖啡,完成沒有寫完的文章。約莫09:00,房間裡傳來鬧鐘聲響,本想再讓Feng多睡一會,不過想到還有許多婚禮的事情要處理,掙扎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叫醒她。

  進到房間看到Feng捲成一團,一副還想再多躺一會的樣子。我搖搖Feng,試圖叫醒她。

  「嗚... 我還想多睡一下,衣服還沒有買完...

  「咦?買甚麼?」

  「噢,我夢到我在買衣服,還有一條絲巾還沒買,好漂亮,還沒逛完說...」說完,Feng又繼續轉身「shopping」去了,留下哭笑不得的我乾坐在床邊。

  昨天開始有些傢具陸續到位,整修工程也正緊鑼密鼓的籌畫,再加上這兩週趁著周年慶採買了六禮用品,日子真的近了。雖然錢像流水般的灑出,不過我想Feng這幾個周末應該逛街逛得很開心,而且看到她這樣買到欲罷不能,身為一個男人,倒覺得有點意思。

  一年來,上班時透過工作調整生活步調,充實專業技能;下班後則是透過做家事,學習如何成熟的照顧一個家,也能因此和Feng交換許多經營家庭的概念。原本以為這樣會累得無法負荷,雖然不得不承認剛開始數度想放棄,但是熬了一陣子之後,事情慢慢上手,卻也樂在其中。我覺得目前的生活,心很自由。

  經歷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特別是在面對婚姻時,會讓我思考「自由」是甚麼?人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可以稱為自由?婚姻對相愛的兩人是場囹圄或是一種解放?我在德國的時候一個人無憂無慮,是種自由;但是跟Feng一起承擔生活,同樣感到自由。但這兩者的自由,很不一樣,不是嗎?

  對於未來,我們希望可以隨心所欲地看看世界,透過不同角度反思自己的存在。旅行,也許會成為往後我們生活中另一項重要聯結。


【後記】
  感謝板橋法緹新絲路協助婚紗拍攝,從挑禮服、拍攝、修片、美編,過程中對於我們的要求都能夠盡力達成。不過站立中立的立場,如果是同樣的價格應該會有更好的選擇,希望大家在挑婚紗時還是可以多比較。

  「大器」一篇中,照片是在監察院拍攝。監察院為新開放的景點,可提供民眾免費申請。

  完整婚紗照相片可至15/03/2013婚紗照相簿觀賞。

<<    1    2    3    4    >>

Overture Y. Chao
10/20/2012

婚紗照拍攝 - 「大器」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全的絕望不存在一樣。」這段話引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聽風的歌」-作品裡的一句話。

  因為Feng買了不少村上春樹的作品,如果想要了解Feng的想法,讀她所閱讀的書籍是很有效率的方式,所以我也開始讀起村上春樹。因為這個契機,當我們跟攝影團隊討論拍攝方式時,扣除掉婚紗基地這個絕對不允許的選項外,還萌生一個奇妙的念頭:「能不能拍出有村上春樹風格的婚紗照呢?」

  看在攝影團隊眼中,也許這只個荒誕不羈的想法,甚或是不知道我們所指的「村上春樹風格」是甚麼;但是我們能夠笑談自己婚事的當下,其實背後不知需要克服多少心理障礙,做足多少準備。

  在「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這部電影中,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飾演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之一的約翰奈許(John Forbes Nash Jr.)。電影的其中一幕,晚年的Nash上完課後正從教室內走出,此時他的同事已在教室外面準備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獎提名;這時年老的Nash知道自己仍未走出精神分裂症的陰霾,隨手抓住身邊的學生問道:「你有看到我身邊的這個人嗎?」

  即便沒有精神分裂,有時候事情過得太順利,也會讓人感覺很不真實。有一天開車上班的路上,我看著Feng心中頓時有種疑惑:「這一切是真的嗎?」我曾經懷疑過Feng是不是真實存在,會不會只是我對幸福的一種投影?想不到人在絕望時恐懼,面對幸福的降臨亦是戰戰兢兢。

  愛情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即便再契合的兩人,都需經過時間洗鍊;相對於自己只是在一無所有中求進步,Feng卻是賭上了所有來支撐這段感情。能讓她選擇我,是我的福氣。

  文章寫到這裡的同時,正好KKBox在播放林凡和郁可唯演唱的「聽你說」,恰到好處的讓我陶醉和Feng的相處時光:

  我們很開心因為努力生活 和你們分享榮耀的那一秒鐘 如果難過你肩膀最寬闊 你幫我帶走烏雲滿布的天空
  如果生活少了有你陪我 我整天開著手機也感到失落 因為我們都最想看到 彼此燦爛的笑容
  ... ...
  我唱的歌只希望你快樂 其他的我也不想要想的太多 因為我們都最想擁有自己最真的感動
  聽你說 聽你說 我們同時擁有一個真心的朋友 聊日出日落因為有夢 所以更認真的生活
  ... ...


  愛情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需要經過時間洗練;當人生不斷前進,工作的成就、家庭的經營,現實生活的變化會一直考驗兩人的關係。好比我們即將從情人成為夫妻,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就有許多事情必須學習;例如和雙方父母的相處與溝通、禮俗的準備、賓客的安排、尋找適合的婚宴場地、購買禮品、整修家裡、拍婚紗照等等。如何有效率地達成目標,而且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尊重不同意見,我們仍在不斷學習。

  當我們決定攜手走下去,望著遙遠的未來,步步為營每一步,然後還要大方優雅地走著。



<<    1    2    3    4    >>

Overture Y. Chao
20/10/2013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婚紗照拍攝 - 「書香」

  每次提筆準備寫新文章時,如何破題總是傷透腦筋;雖然早已預設好重點,可是破題的手法往往出乎意料地影響文章走向。破題固然是個問題,但是比起文章發展過程中面對自我的質疑,似乎又簡單許多。因此常常來來回回將文章修改千百遍,才能勉強寫出一篇合意的文章;但更多時候,情願是放棄了寫作的念頭。

  好比寫文章,從題材準備、破題,然後發展文章;在文章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融合別人的觀點,也要詰難自己的想法。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例如書寫技巧或是心境不連續;有些人放棄,然後有些人則成就屬於自己的篇幅。想想經營婚姻的道理也不惶多讓:認識是一回事,戀愛是一回事,但是真的步入經營家庭,當茶米油鹽醬醋柴、養兒育女等等事情逐漸加入,又更是另一回事了!

  前段時間MOD在播「犀利人妻」的電影,由於當初沒看過電視劇,所以對於人物的關聯以及事件的前因後果不了解;也許是出自於好奇,Feng跟我開始看起了這部電視劇。雖然這部電視劇目前看到第22集,不過有時因為忙於工作,有些劇情是東拼西湊而來。

  這部電視劇主要是利用第三者來探討婚姻關係以及愛情,劇情鋪陳高潮迭起,演員豐富的戲劇張力讓我們看了都有許多心得。對於「不要怕」的那段劇情,還真是似曾相似。人在越是艱難的時刻,越需要勇氣做正確的決定!

  比起喜歡透過寫作幫助思考,Feng善於從閱讀中淬鍊自我。如果要用怎樣的畫面比擬閱讀時的Feng,那麼隋棠在劇中曾有段閱讀書籍的知性扮相應該可以比擬。然而知性不該只是女孩的一種裝飾品。打開Feng平常閱讀的書籍,扣除專業書籍,從旅遊、散文、小說(包括原文小說)、財經都有涉略。這樣的閱讀習慣,從談吐中可以感覺到她的思考敏捷、學富五車,而且還能於許多從不同的面向探討問題。

  很多人都說聰明的女孩很難相處,但其實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真正聰明的女孩是在不知不覺間才讓你感受到她的聰明」;可惜的是以上兩句話都不足以完整形容Feng的聰明。如果要更精確地描述,我想應該是Feng的性格是鮮明的,所以她在外人面前會毫不猶豫地展現自己的專業及見解;然而私底下的相處,她也可以毫不掩飾她的天真與浪漫。



  以上並非說明我和Feng一定就是完美合拍,但起碼我們有一同為生活努力的共識;藉由書籍,我們還能夠產生不同層次的聯結。如同寫作般的鋪陳,Feng的這一頁也是寫了好幾個峰迴路轉才寫到。


<<    1    2    3    4    >>

Overture Y. Chao
19/10/2013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婚紗照拍攝 - 「邂逅」

  自從婚紗照拍完之後,一直有計畫寫篇以拍婚紗照為主題的文章。但是想到每每開啟Google搜尋「婚紗照」這個關鍵字,其實早就有不少婚紗公司或是部落客們大力分享如何拍出好看的婚紗照。在這樣的條件下,會覺得自己寫起同樣類型的文章,未必會比較精彩。所以第一個問題來了:「究竟可以寫些什麼呢?」

  婚紗照若用記敘文的方式書寫,雖然可以鉅細靡遺描述婚紗照拍攝的過程;但對於拍攝婚紗照這種難得的經驗來說,不探索箇中的辛苦與樂趣,未免有些可惜。但若是導入論說文式的結構,雖然可以理性分析、清楚指出其中所得到的成長;但同時似乎也很容易變成批判拍婚紗照這件事情。然而,單單只為了強調自己在拍攝時的情緒,過於澎湃的情感,也許會讓人讀起來覺得虛情假意吧。

  2012年遊學回來之後,就像是從巨人國回到地面的傑克;雖然帶著許多寶藏,卻也得重新面對現實生活。歷經找工作、建構新的社交網路、重新累積資產,然後在愛情裡展開新的冒險... 事情排山倒海般的接踵而至,也讓我經歷此生最貧窮的一年。但隨著事情一件件的處理完,反而更能體會爭取每一個機會的勇氣,砥礪自己不服輸的的志氣。誰說人窮就一定志短?

  假若以婚紗照這種主題作為延伸,反思自己所經歷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也許這樣的想法能恰到好處的註解出屬於我跟Feng的靈魂。我決定將婚紗照分成四個主題來寫,就如同我們對外景設定:「邂逅」、「書香」、「大器」、「翱翔」,總結我們對短中程生活的結論與期待。


  外景其中一幕是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我們拍婚紗照的季節,是天候狀況不算穩定的三月。當天飄著雨,天氣濕濕冷冷的,這種時候女孩子穿禮服拍攝,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故宮博物院遊客很多,雖然已經避開假日,但是還是一車一車湧進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

  故宮算是台北很有指標性的景點,建築也算是有特色;不過放眼四周,當天除了我們這對新人外,好像沒有其他人在這邊拍攝婚紗。也許就像是攝影師大哥跟我們說的:「現在年輕人都已經不來這邊拍婚紗了」。停車困難以及人潮眾多,或許都是令人望之卻步的原因。

  但是這個景點對我和Feng深具意義,所以一定要來... 因為我們是從這邊開始的!

  「人脈」這件事情對人生究竟有什麼影響似乎永遠說不清。有時候認識某些人,對生命的確是增添了許多色彩,但有時候情況卻恰恰相反。扶青團(Rotaract)是一個伴隨我四年多的地方,在這邊認識了許多朋友,藉由這些朋友也擴展了一些視野。也許是世間緣份往往冥冥中早已註定,交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那些不同的人,藉由扶青團這個媒介發酵,竟能同時勾勒著一段最沈痛的道別,以及最溫暖的邂逅。

  回到故宮這個空間,仿古的建築內四海遊客雜沓依舊熙攘;約莫一年前,與我們在此初次相遇時變化實在不大;但誰也沒想到一年前素昧平生,今日舊地重遊,轉眼間已決定共譜此生。


<<    1    2    3    4    >>

2013/10/17
O.T.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Using GIMP Edits Photos

    Using a software to edit your photos is unavoidabl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you may need to corp, paint, or adjust the panel size, white balance,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In advanced usage, sometimes applying some appropriate effects on your photos will make them more striking.

    I'm a software engineer and I'm very glad to find useful open source to resolve my problems. For editing photos, I recommend GIMP. And in this article,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GIMP and functions of it in common use.

What is GIMP?
    GIMP(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 is an open source which means it is free and you can have its source code if you want. It is maintained by GNU. The official site of GIMP is http://www.gimp.org/. You can download a copy and get its source code here. They offer different version for installation on Window, Linux and Mac OS. The documents cane be found on http://www.gimp.org/doc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elp you understand GIMP.

Auto-Colorizing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some auto-colorizing functions first. Those functions are very useful if you want to stress color. Besides, they are very easy to apply to images. Thus I recommend those functions to people who just get starting with photograph.

    You can find these two functions in the path of Colors->Auto. The following figure is taking for reference. I think functions such like Equalize, White-Balance and Color Enhance are common in use. After applying them, your photo's RGB level will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This is the original picture:

    After applied auto equalizer:

    This is an example before applied with auto white-balance.

    Applied auto white-balance:

    Let's see the last example which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pplied auto color enhancing and the result.

    The result applied auto enhance: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Sometimes auto colorizing would not be able to work good, especially your photo is too dark or contains people. At this moment, you can try to adjust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manually. The following figure shows the path of this function (Colors->Brightness-Contrast tool).

  Original:

  after adjusted Brightness-Contrast:

Colorize
    To make photos looks like old fashion, normally speaking, it is a good idea to use Colorize to reach this goal. You can find Colorize in the path Color->Colorize.


    This is the original pciture:

    You can adjust Hue, Saturation and Lightness properly to make it look like as following:

Desaturate
    Besides applying Colorize, another to make photos old I suggest to use Desaturate. This function can be found under Color->Desaturate. With using Desaturate, there are three algorithms you are allowed to use. They are Lightness, Luminosity and Average.

    Original:

    After applied Desaturate:

Overutre Y. Chao
06/10/2013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盍各言爾志?

蓮花詩人本月在太魯閣遊客中心辦書畫個展,如果到她的網誌上流覽,不難看出她對這次的展覽相當滿意。


雖然已步入耳順之年,詩人潛心字畫幾年下來,也累積許多不錯的作品;再加上透過不斷的精鍊,一步步邁向藝術更高的境界。然而在做晚輩的眼中,看到她追求的不單純是美感,也在嘗試攀越著人生另一座高峰。

星期五下班時,聽老闆分享這趟商務旅行的收穫... 也許是師出同門的關係,老闆似乎總把我當成小老弟般看待更勝於一位工程師。在陽台上,俯瞰著內湖大大小小的建築,他一邊抽著菸,一面描述著旅程中去了哪些地方、見了哪些人、獲得什麼情報、公司下一步該怎麼走,眼神堅定的望著未來。我明白,他正在做著一件他覺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清楚知道這就是他想要的。

月底一個朋友要結婚了,搶在喜宴之前,三五好友聚一聚,簡單吃個飯,也順便聊著各自的終生大事。有人是月底結婚,有人是年底結婚;有些人是家庭革命,有些人是小倆口決定就好;有些人是遠距離戀愛,有些人是希望婚後仍保有自由空間。聽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卻同樣都是不斷努力著進階自己的人生。

季路有次問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接著又問孔子死亡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生須臾,生老病死一下子就過去了;活著,總得有個理由... 為理想也好,是責任也罷,總得給自己一個理由,是吧?

論語中有段記載是孔子與學生們討論各自的志向。子路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則說:「願無伐善,無施勞。」最後子路孔子「願聞子之志」時,孔子回答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而這個志向在「禮運大同篇」闡釋更加明確: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段描述曾經發生在周朝的美好年代,當時大道奉行,選賢與能,人民注重品德與才學;社會繁榮穩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之所,遠離恐懼。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季路的回答。如果活著的時候都不能好好活著,又何必談論死亡?所以孔子終其一生,想到的、說出口的、做出來的,都是以一貫之;君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

問問自己的理想是什麼呢?自己是否有認真的生活過呢?載浮載沉了三十多年,仔細檢視自己的人生,說真的,我曾認為自己是幸福的:起碼有過不錯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可惜那樣的時光並無法維持多久... 接著便陷入是非對錯的泥沼裡,然後在愛與復仇間掙扎著。

在德國徘徊的時候,我到了一個叫做Bonn的小城市,貝多芬的故居在此。我走在Bonn一條條簡單而樸素的街道,小鎮內大多是由石頭鋪成的道路,雜踏著來往旅者的足跡,刻劃歷史的洗練;整個城市以淺黃色系為延伸,兩排的建築不帶有多餘的線條,略帶冰冷的空氣,呼應著萊茵河的歲月悠悠。我喜歡這樣簡單卻將優雅內斂的品味!從建築到態度,從飲食到衣著,大多數的德國風格隱含著簡約的生活格調。

「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當我想到中庸裡的一段話時,竟是意外發現自己如此喜歡簡約態度的當下。

也許是因為發現自己對於生活訴求是簡單的,想想與其繼續在負面情緒中顛倒夢想,倒不如勇往直前。這樣的體悟,讓我在訴訟的最後關頭選擇諒解,獨自重新譜著嶄新人生。然而不論提出告訴或是豁然諒解,都是艱難的決定;也許唯有離開當下的境,才能勘破因緣合和。


現在,簡單的看書,簡單的寫文章,聽著單純的好聲音,心無旁鶩的追求工作表現,享受兩人的獨處。


2013/06/13
O.T.